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7 16:58:4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风力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麦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 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睹其壮观景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有关钱塘潮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 B.有时会造成灾害
C.台风对其起到助推作用 D.农历的初八前后,潮势最猛
4.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波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潮汐—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2021高一上·砚山期末)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洋流 C.海啸 D.潮汐
6.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养殖 B.发电 C.观潮 D.捕鱼
7.(2021高一上·阜新期末)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
B.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C.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D.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
(2021高一上·辽宁期末)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M地海域附近(  )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度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
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
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
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洋流现象 B.风暴潮现象 C.潮汐现象 D.涌浪现象
11.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月球的引力 B.海风的吹拂
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阳的引力
12.(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下图为大连市某海域某日潮汐时刻表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一月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一次大潮,一次小潮
D.一日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涨潮,两次落潮
14.此日,如果你的外地朋友来大连海滨旅游,请你给出合理的游玩建议(  )
A.07:00观船进出港 B.10:00观涨潮
C.12:00去海边游泳 D.18:00去赶海
二、综合题
15.(2020高一上·荆门期末)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   ,②和④   ,③和⑥   。
(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与 A 处相比,纬度相同的 B 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16.(2020高一上·铜仁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   (顺、逆)时针流动。
(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中为寒流的是   ,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   作用。
(3)图中①处为   渔场,形成原因是   。
17.(2020高一上·酒泉期末)读世界某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⑤⑥⑦⑧四支洋流构成的大洋环流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按洋流性质分类,④⑤洋流属   ,⑥⑨洋流   。
(2)①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③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
18.(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其原因。
(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图中纽芬兰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鲳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简述纽芬兰渔场的成因。
(4)D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请你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三、图文分析题
19.(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宁波一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2)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我国在杭州湾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1.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如海蚀崖、海蚀柱等,A正确。海啸也可以由台风引起,B错。波浪包括风浪和海啸,风力不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C错。潮汐是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故D错。故答案为:A。
2.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②③④正确;麦田灌溉需要淡水,潮汐为咸水,不能灌溉,①错。故答案为:D。
【答案】3.D
4.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潮汐在日、地、月呈直线时潮势最猛,所以一般在农历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为大潮出现的时期,是观潮的最佳时间;同时潮汐的势力强弱还与海湾形状以及风力及风向等因素有关。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例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表层洋流平均流速约1米/秒,越向深处流速越小,至180米深处,几乎已无表层洋流的迹象。
3.根据材料,“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睹其壮观景象”说明它是一种旅游资源,不合题意。钱塘江大潮使海水大量涌入陆地,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有时会造成灾害,不合题意。台风会造成风暴增水现象,风暴潮会加剧钱塘潮大潮,不合题意。日、地、月呈直线时的农历八月十五、六潮势最猛,而上弦月(农历初八前后)、下弦月(农历二十二前后)时,日、地、月成直角,为小潮,符合题意,D正确。故答案为:D。
4.由所学知识可知,波浪及风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的海水运动形式,因此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A错误,C正确;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巨浪,B错误;潮汐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有关,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5.D
6.B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潮汐能和风能,太阳能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但是关注度却远不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比较小。我国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浙江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
5.该诗句描述的是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6.钱塘江潮汐蕴藏能量惊人,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电,B正确。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不适合养殖和捕鱼,A、D错误。观潮与“蕴藏能量”关系不大,C错误。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海水的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潮汐、波浪和洋流三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所以潮汐电站每天能发电四次。故答案为:C。
【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答案】8.B
9.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8.根据图片,M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大于20℃小于25℃,①错误。
M位于赤道附近,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是海水吸收太阳辐射,②正确。
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③错误。
该地海水温度的变化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对该海域的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④正确。
故答案为: B.
9.图示海域位于南美洲西部,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温度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增加,AD错误。
图中表层海水自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B错误。
西海岸地区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C正确。
故答案为: C.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潮:早晨出现的海水涨落;汐:傍晚出现的海水涨落
2.潮汐规律
时间 规律
一天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一月中 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海水涨的最高,落的最低
10.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涌浪是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 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水与月球相关,“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
故答案为:C。
11.AD、潮汐是海水主要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 月球引潮力比太阳引潮力大,A正确,D错误;
B、海风的吹拂与洋流最密切相关,B错误;
C、江河水的涌入与涌浪最密切相关,C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A.海水密度与深度有关,同等情况下,深度越大密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海水密度相对较低,B不符合题意;
C.纬度增加,海水的温度变低,密度变大,C符合题意;
D.海水中的“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的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 ;(或kg/m ;),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的重量与3.98℃的蒸馏水重量之比值。或者是密度的比值。(在离开地球不远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数值变化不大,密度和比重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是物体的重量有变化。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形成潮汐现象。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海水出现升降、涨落与进退,由此出现潮汐。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称为引潮力。
13.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B错误;在白天的海水涨落称潮,夜间的海水涨落称汐,总称“潮汐”,A错误;一月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二次大潮,二次小潮,C错误;一般来讲,一日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涨潮,两次落潮,D正确。故答案为:D。
14.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7:00时,高潮的水位最高,最有利于观船进出港,A正确;1:00~7:00、14:00~20:00都是涨潮,是观涨潮的时间,B错误;12:00是低潮,水浅,不适合去海边游泳,C错误;18:00处于涨潮,落潮时适合赶海,D错误。故答案为:A。
15.【答案】(1)盐度曲线;蒸发量曲线;温度曲线
(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
(3)B 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海洋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最高,两极最低;故③和⑥表示温度曲线。海水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海水蒸发量与气温和天气有关,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且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蒸发量最大,两极地区气温低,故蒸发量极小,甚至接近为零。故②④为蒸发量曲线。①⑤为盐度曲线。(2)③和⑥代表海水温度曲线,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或者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一致。(3)B位于北半球,大致位于北纬75度附近,位于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陆地上大量的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加上北冰洋的海冰融化起到了稀释作用,故盐度较低。
【点评】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低。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即赤道附近低,北回归线附近最高,中纬度海区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高纬度海区最低。概括地说,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递减。
16.【答案】(1)顺
(2)②;降温减湿
(3)纽芬兰;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流动。(2)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中,大洋东部为寒流,即②是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3)图中①处位于北太平洋加拿大附近海域,为纽芬兰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点评】 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7.【答案】(1)顺;暖流;寒流
(2)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3)海轮顺着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反之,逆着洋流航行,浪费燃料,减慢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⑤⑥⑦⑧四支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④为北赤道暖流,⑤为南赤道暖流,属于暖流;⑥为加利福利亚寒流,⑨为千岛寒流,属于寒流。(2)①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③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3)首先,海轮顺着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次,逆着洋流航行,浪费燃料,减慢速度;再次,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运;最后,某些洋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携带冰山,从而影响航行安全。
【点评】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8.【答案】(1)A地受寒流影响,降水少、温度低。C地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有利影响:顺流可节省时间成本
不利影响:遭遇冰山(在纽芬兰岛附近会遇到海雾)
(3)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4)D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D海域附近气候湿润,将水量较大;D海四周有大量河流汇入;D海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都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因此D海域海水盐度低。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AC的纬度大约是60°N附近,A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形成极地苔原;C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形成的是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由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可以借助于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因而是顺风顺水,节省燃料。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在纽芬兰岛附近有随洋流南下的冰山,在纽芬兰群岛附近因寒暖流交汇,容易出现的海雾,会对航行安全产生威胁。(3)在纽芬兰群岛附近,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4)海水盐度主要受大气降水、陆地径流、地面蒸发、与周边海域水体交换能力等因素影响。D海域为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受盛行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域附近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四周有大量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都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因此D海域海水盐度低。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9.【答案】(1)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2)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多,推高潮势)。
(3)杭州湾潮汐能丰富;沪宁杭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轮船进港、出港时应选择高潮位,此时航道较深,有利于航行;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以便充分利用潮汐涨落,既节省燃料,也有利于航行安全。
(2)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分析,农历八月十八日时日、地、月三者一线,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的叠加,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根据图示,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在近岸湾口处推起的潮位高;夏秋季节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水位高,杭州湾潮水受河水的顶托作用强,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将潮水推向杭州湾,加强了潮势。
(3)杭州湾潮汐能开发的原因可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杭州湾(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可蓄积大量海水,潮汐涨落幅度大,潮汐能蕴藏量大;杭州湾临近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人口与城市密集,常规能源短缺,对能源需求量大,故潮汐发电的市场广阔;本区社会经济发达,资金、人才充足,技术先进;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开发潮汐能,能缓解能源缺乏的状况,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等。
【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夏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海水的运动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0高一上·辽宁期中)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海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B.海啸只能由地震、火山爆发引起
C.风力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
D.海浪主要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
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①麦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D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1.海浪是由风吹拂海面而形成的,主要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如海蚀崖、海蚀柱等,A正确。海啸也可以由台风引起,B错。波浪包括风浪和海啸,风力不是形成波浪的唯一动力,C错。潮汐是由地、日、月三者的相互吸引产生,故D错。故答案为:A。
2.潮汐现象指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巨大,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候潮进港、潮汐发电、滩涂养殖,②③④正确;麦田灌溉需要淡水,潮汐为咸水,不能灌溉,①错。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上·长春月考) 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睹其壮观景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有关钱塘潮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旅游资源 B.有时会造成灾害
C.台风对其起到助推作用 D.农历的初八前后,潮势最猛
4.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波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潮汐—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答案】3.D
4.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潮汐在日、地、月呈直线时潮势最猛,所以一般在农历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为大潮出现的时期,是观潮的最佳时间;同时潮汐的势力强弱还与海湾形状以及风力及风向等因素有关。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又叫海流。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例如,墨西哥湾暖流的流量相当于世界陆地径流总量的20多倍。表层洋流平均流速约1米/秒,越向深处流速越小,至180米深处,几乎已无表层洋流的迹象。
3.根据材料,“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争睹其壮观景象”说明它是一种旅游资源,不合题意。钱塘江大潮使海水大量涌入陆地,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有时会造成灾害,不合题意。台风会造成风暴增水现象,风暴潮会加剧钱塘潮大潮,不合题意。日、地、月呈直线时的农历八月十五、六潮势最猛,而上弦月(农历初八前后)、下弦月(农历二十二前后)时,日、地、月成直角,为小潮,符合题意,D正确。故答案为:D。
4.由所学知识可知,波浪及风浪是一种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的海水运动形式,因此其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A错误,C正确;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巨浪,B错误;潮汐的形成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有关,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砚山期末)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洋流 C.海啸 D.潮汐
6.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养殖 B.发电 C.观潮 D.捕鱼
【答案】5.D
6.B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潮汐能和风能,太阳能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但是关注度却远不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比较小。我国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浙江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
5.该诗句描述的是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6.钱塘江潮汐蕴藏能量惊人,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电,B正确。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不适合养殖和捕鱼,A、D错误。观潮与“蕴藏能量”关系不大,C错误。故答案为:B。
7.(2021高一上·阜新期末)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
B.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C.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D.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
【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海水的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潮汐、波浪和洋流三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所以潮汐电站每天能发电四次。故答案为:C。
【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这是潮汐的名称的由来。
(2021高一上·辽宁期末)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M地海域附近(  )
①表层海水温度在25度以上
②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③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④海水温度的变化对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
A.表层海水温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由南向北递增
B.表层海水由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温度升高
C.因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
D.沿岸人类活动是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大致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答案】8.B
9.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海水温度递减;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海水温度
②海水深度: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不均匀降低
③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经过海水温度高,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海水温度低
8.根据图片,M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大于20℃小于25℃,①错误。
M位于赤道附近,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是海水吸收太阳辐射,②正确。
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③错误。
该地海水温度的变化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对该海域的气象、捕捞业等影响较大,④正确。
故答案为: B.
9.图示海域位于南美洲西部,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温度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增加,AD错误。
图中表层海水自西向东距离陆地越来越近,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B错误。
西海岸地区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C正确。
故答案为: C.
(2021高一上·辽源期末)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洋流现象 B.风暴潮现象 C.潮汐现象 D.涌浪现象
11.与“春江潮水”现象的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月球的引力 B.海风的吹拂
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阳的引力
【答案】10.C
11.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潮:早晨出现的海水涨落;汐:傍晚出现的海水涨落
2.潮汐规律
时间 规律
一天中 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一月中 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海水涨的最高,落的最低
10.洋流是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涌浪是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 或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潮汐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其中月球引潮力最为主要)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水与月球相关,“春江潮水”,指的是潮汐现象。
故答案为:C。
11.AD、潮汐是海水主要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 月球引潮力比太阳引潮力大,A正确,D错误;
B、海风的吹拂与洋流最密切相关,B错误;
C、江河水的涌入与涌浪最密切相关,C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0高一上·长春月考)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答案】C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A.海水密度与深度有关,同等情况下,深度越大密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海水密度相对较低,B不符合题意;
C.纬度增加,海水的温度变低,密度变大,C符合题意;
D.海水中的“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的安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 ;(或kg/m ;),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的重量与3.98℃的蒸馏水重量之比值。或者是密度的比值。(在离开地球不远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数值变化不大,密度和比重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但是物体的重量有变化。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21高一上·大连期末)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下图为大连市某海域某日潮汐时刻表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一月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一次大潮,一次小潮
D.一日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涨潮,两次落潮
14.此日,如果你的外地朋友来大连海滨旅游,请你给出合理的游玩建议(  )
A.07:00观船进出港 B.10:00观涨潮
C.12:00去海边游泳 D.18:00去赶海
【答案】13.D
14.A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点评】潮汐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由于天体是运动的,各地海水所受的引潮力不断在变化,使地球上的海水发生了时涨时落的运动,形成潮汐现象。人类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发生在早晨的高潮叫潮,发生在晚上的高潮叫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海水出现升降、涨落与进退,由此出现潮汐。大洋潮汐是在月球、太阳等天体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月球对地球上的海水有吸引力,人们把吸引海水涨潮的力称为引潮力。
13.由所学知识可知,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B错误;在白天的海水涨落称潮,夜间的海水涨落称汐,总称“潮汐”,A错误;一月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二次大潮,二次小潮,C错误;一般来讲,一日内,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涨潮,两次落潮,D正确。故答案为:D。
14.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7:00时,高潮的水位最高,最有利于观船进出港,A正确;1:00~7:00、14:00~20:00都是涨潮,是观涨潮的时间,B错误;12:00是低潮,水浅,不适合去海边游泳,C错误;18:00处于涨潮,落潮时适合赶海,D错误。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5.(2020高一上·荆门期末)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   ,②和④   ,③和⑥   。
(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
(3)与 A 处相比,纬度相同的 B 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盐度曲线;蒸发量曲线;温度曲线
(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
(3)B 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
【知识点】海水的性质及作用;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海洋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最高,两极最低;故③和⑥表示温度曲线。海水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海水蒸发量与气温和天气有关,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且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蒸发量最大,两极地区气温低,故蒸发量极小,甚至接近为零。故②④为蒸发量曲线。①⑤为盐度曲线。(2)③和⑥代表海水温度曲线,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或者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一致。(3)B位于北半球,大致位于北纬75度附近,位于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陆地上大量的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加上北冰洋的海冰融化起到了稀释作用,故盐度较低。
【点评】海洋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海洋表层的温度状况是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纬度海区的水温低;在同-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些,冬季的水温低;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高;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低。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盐度按纬度呈"马鞍形”分布的规律,即赤道附近低,北回归线附近最高,中纬度海区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高纬度海区最低。概括地说,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递减。
16.(2020高一上·铜仁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   (顺、逆)时针流动。
(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中为寒流的是   ,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   作用。
(3)图中①处为   渔场,形成原因是   。
【答案】(1)顺
(2)②;降温减湿
(3)纽芬兰;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流动。(2)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中,大洋东部为寒流,即②是寒流。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3)图中①处位于北太平洋加拿大附近海域,为纽芬兰渔场,是由于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点评】 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7.(2020高一上·酒泉期末)读世界某大洋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⑤⑥⑦⑧四支洋流构成的大洋环流呈   (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按洋流性质分类,④⑤洋流属   ,⑥⑨洋流   。
(2)①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③洋流对沿海地区气候起到   的作用。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
【答案】(1)顺;暖流;寒流
(2)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3)海轮顺着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反之,逆着洋流航行,浪费燃料,减慢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⑤⑥⑦⑧四支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④为北赤道暖流,⑤为南赤道暖流,属于暖流;⑥为加利福利亚寒流,⑨为千岛寒流,属于寒流。(2)①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③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了降温减湿的作用。(3)首先,海轮顺着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次,逆着洋流航行,浪费燃料,减慢速度;再次,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影响海上航运;最后,某些洋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携带冰山,从而影响航行安全。
【点评】综合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影响 案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输送与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 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陆地沿岸气候 暖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
寒流对陆地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沿岸寒流对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海洋生物(形成大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 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的形成
上升流 秘鲁渔场的形成
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 南、北极海洋动物体内发现了低纬度地区使用的农药
海洋航运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最佳航线的选择
18.(2020高一上·河西期末)读下图,回答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其原因。
(2)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3)图中纽芬兰渔场曾流传着“踩着鲳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简述纽芬兰渔场的成因。
(4)D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请你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答案】(1)A地受寒流影响,降水少、温度低。C地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有利影响:顺流可节省时间成本
不利影响:遭遇冰山(在纽芬兰岛附近会遇到海雾)
(3)寒暖流交汇,带来营养物质,饵料丰富
(4)D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D海域附近气候湿润,将水量较大;D海四周有大量河流汇入;D海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都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因此D海域海水盐度低。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AC的纬度大约是60°N附近,A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形成极地苔原;C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形成的是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2)由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可以借助于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因而是顺风顺水,节省燃料。但是在冬季的时候,在纽芬兰岛附近有随洋流南下的冰山,在纽芬兰群岛附近因寒暖流交汇,容易出现的海雾,会对航行安全产生威胁。(3)在纽芬兰群岛附近,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而形成世界性大渔场。(4)海水盐度主要受大气降水、陆地径流、地面蒸发、与周边海域水体交换能力等因素影响。D海域为波罗的海,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受盛行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域附近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四周有大量河流汇入,稀释作用强;海区封闭,与外海的通道窄,盐都高的海水不易进入,因此D海域海水盐度低。
【点评】洋流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三、图文分析题
19.(2021高一上·柳林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宁波一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
材料二: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
(1)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
(2)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
(3)试分析我国在杭州湾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答案】(1)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
(2)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多,推高潮势)。
(3)杭州湾潮汐能丰富;沪宁杭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知识点】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解析】【分析】(1)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轮船进港、出港时应选择高潮位,此时航道较深,有利于航行;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以便充分利用潮汐涨落,既节省燃料,也有利于航行安全。
(2)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分析,农历八月十八日时日、地、月三者一线,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的叠加,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根据图示,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在近岸湾口处推起的潮位高;夏秋季节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水位高,杭州湾潮水受河水的顶托作用强,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将潮水推向杭州湾,加强了潮势。
(3)杭州湾潮汐能开发的原因可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杭州湾(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可蓄积大量海水,潮汐涨落幅度大,潮汐能蕴藏量大;杭州湾临近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人口与城市密集,常规能源短缺,对能源需求量大,故潮汐发电的市场广阔;本区社会经济发达,资金、人才充足,技术先进;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开发潮汐能,能缓解能源缺乏的状况,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等。
【点评】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由于夏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潮汐现象是月亮起主导作用,以月相变化为依据的夏历是古时指导海事活动指南。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