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地球的历史 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地球的历史 课件(4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09: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地质历史的年代划分。
2.理解地层与化石研究对地球历史认识的主要作用。
3.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
地球的演化历程
2
第 1 课 时
地球演化过程视频(视频来自网络)

点击图片播放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01
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叫地层。
1.地层——研究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冰岛兰德曼纳劳卡地层
美国纪念碑岩(白垩纪岩层)
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1、研究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地层
地层是指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1、地层——研究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地层是指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理环境。
2、化石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
形成化石,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特点: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
?作用:化石相当于书页中的“文字”,依据化石可以推断当时的地理环境。
例如:含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古生代地层;
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
2.化石特点与作用
大羽羊齿化石
鱼化石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地层和化石的指示作用
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会打上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发现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归纳拓展】
地层层序法确定沉积岩层
的新老关系
就是根据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来确定其相对新老关系的基本方法。沉积岩形成后,如未经剧烈的变动,则下面的岩层较老,而上面的岩层较新,即有下老上新的规律。如图,A、B、C、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合作探究】
地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地层中还保存有各种化石,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恢复地球历史,确定地质年代。下图示意某地地层和化石状况。请小组合作探究:
为什么地点3缺失B层,有哪几种可能?
(1)当B层形成以后,地点3由于地壳运动而被抬升,地层B遭受
风力强烈侵蚀,组成地层B的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
(2)地层B形成后,地点3曾经成为河流,流水将组成地层B的
物质搬运到别的地方,以后流水侵蚀作用减弱,继续沉积
形成地层C;
(3)地层B形成后,气温下降,地点3被冰川覆盖,地层B被冰川
侵蚀和搬运,气温回升后继续沉积形成地层C;
(4)地点3地处海滨,地层B被波浪侵蚀和搬运而缺失。
“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梁龙所属的侏罗纪属于什么代?
中生代属于什么宙?
地质年代
4.地质年代表
时间表述单位:
地层表述单位:












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 和顺序。
思考: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0
1
2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0
0
1
2
3
4
5
6
7
8
90
:
:
凌晨4点,海洋中产生了最初的生命——蓝藻
0
1
2
0
1
2
3
4
5
6
7
8
91
0
1
2
3
4
51
0
1
2
3
4
5
6
7
8
94
0
1
2
3
4
5
0
0
1
2
3
4
5
6
7
8
90
:
:
之后整整一个白天都过得很漫长无聊,直到晚上21:14,多细胞动物爆发式地出现,世界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2
0
1
2
3
4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22:07分,肉鳍鱼爬上了岸,最早的爬行动物出现了;
2
0
1
2
3
4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0
:
:
23:00,恐龙出现
2
0
1
2
3
4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23:40,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2
0
1
2
3
4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23:58:40,也就是仅仅1分20秒之前,南方古猿开始直立行走
0
1
2
3
4
50
2
0
1
2
3
4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两秒钟之前,直立人学会了用火
2
0
1
2
3
4
0
1
2
3
4
50
0
1
2
3
4
5
6
7
8
9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
:
人类什么时候学会了书写,开始用文字传承文明呢?0.11秒之前。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考古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化石以藻类、软体动物的遗迹为主,生命形态简单,显生宙动物化石数量和种类都呈现爆发式增长,出现大量硬体生物,因此,将其划分为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此前漫长时期,称为前寒武纪。
地球的演化历程
02
(一)前寒武纪
(二)古生代
(三)中生代
(四)新生代
1、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至5.4亿年前)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
地球诞生
36亿年前
冥古宙
25亿年前
太古宙
5.4亿年前
元古宙
约占地球历史的90%,在此期间,地球形成大气层、海洋、陆地,地球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是地球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等
①冥古宙:出现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迹象。
36亿年前
地球诞生
② 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
距今36~25亿年前,持续约11亿年
此时大气圈及水体缺氧,海洋广阔,火山活动频繁,后期出现原核生物
36亿年前
25亿年前
③ 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氧气)改变,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距今25~5.4亿年前,持续19亿年
藻类繁盛,出现真核生物绿藻。晚期出现第一次无脊椎动物大发展。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等都在此时期形成。中晚远古代含氧量增加。
25亿年前
5.41亿年前
冥古宙
1
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
元古宙
3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太古宙
2
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太古宙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
总结: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90%。
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
①大气含氧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
②海洋、陆地初步形成。
③前寒武纪是重要的金属矿成矿期。
特点
2、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意为“远古生物时代”
①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②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
地壳运动剧烈,海陆变迁,地球各块大陆联合成一个整体。
5.41亿年前
2.52 亿年前
古生代
早古生代:
5.41亿年前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海洋面积大,出现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出现低等的植物。
2.52 亿年前
早期鱼类大量繁衍,海洋面积缩小;
中期鱼类进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两栖类;
晚期,气候变干旱,一些两栖动物进化成能适应干燥气候的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形成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物种大灭绝,95%的物种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晚古生代:
早古生代
1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早期:出现三叶虫、笔石、鹦
鹉螺等。
后期: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
2
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
早期:鱼类繁盛;
中期:出现两栖类;
晚期: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总结:古生代
显生宙指寒武纪以来的时期。显生宙依次划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早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间跨度约
1.22亿年。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
①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到古生代后期出现联合古陆。
②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③古生代末期,出现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95%的物种消失。
特点
3、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
01 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解体,位置漂移。
02 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
03 中后期—出现鸟类、小型哺乳动物
04 裸子植物兴盛,主要的成煤期
05 末期,物种大灭绝,绝大多数物种消失,恐龙的消失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2.52亿年前
6600万年前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4、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是“最近的生物时代”
01 联合古陆完全解体,大陆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基本的地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02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03 第四纪人类出现,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生物向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低洼地。
6600万年前
至今
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1. 海陆的演变
(1)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形成最初的海洋、陆地分布状况。
(2)古生代,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3)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4)新生代,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代地
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大气层的演变
(1)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缺少氧气。
(2)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3)演变原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因此地球上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中氧气的增多密不可分。
[合作探究]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险电影,于1993年6月1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 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在哈蒙德带孙子孙女首次游览时,恐龙发威了。
思考:
1 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 恐龙早已灭绝了,我们人类是如何认识这种早期的爬行动物的?
3 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6 600万年。
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
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
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说该时代的茂密的植物,为我们目前的
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