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 常见的地貌 同步测试(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 常见的地貌 同步测试(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7 17:11:4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 常见的地貌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上·昆明期末)由于风力的影响,沙漠之中多沙丘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幅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B
2.C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流动沙丘是根据沙丘移动性划分的沙丘类型之一,也是分布最广的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 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风速及其变率、下垫面的状况等有关。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一带。
1.移动沙丘在迎风一侧的坡度缓,根据图中箭头表示风向,图A、图D在迎风一侧坡度陡,A、D错。沙丘移动,迎风侧被侵蚀,背风侧沉积,最终沙层倾斜方向与背风侧一致,C错。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B,B对。故答案为:B。
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缓坡是迎风坡,被不断侵蚀,植被不易存活。陡坡一侧是背风坡,不断沉积,植被埋的深,易存活。因此防护林应建在陡坡一侧,①错,②对。背风坡一侧,③错,④对。C对,A、B、D错。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下图为渭河平原及渭河某段河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河床横剖面的是(  )
A. B.
C. D.
4.与图中渭河平原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
A.汾河谷地 B.洞庭湖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5.有关渭河水参与水循环特点,正确的是(  )
A.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只参与内陆循环
6.就水循环而言,渭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7.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B.塑造地表形态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答案】3.D
4.A
5.B
6.D
7.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3.从左图可以看出E位于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深较深;F位于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较强,水深较浅,D选项正确。故排除A、B、C。
4.渭河平原由于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的,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为汾河谷地,A选项正确;洞庭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主要是流水沉积形成,B、C错误;黄土高原为风力堆积形成,D选项错误。
5.渭河是黄河的支流,黄河最终注入海洋,因此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B选项正确;故排除A、C、D。
6.渭河是地球表面流动的河流,在水循环环节中属于地表径流,D选项正确;排除A、B、C。
7.水通过各环节在地表各圈层中进行循环运动,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描述正确,排除A选项;水循环促进地表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描述正确,B选项排除;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水循环许多环节,如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降水等,但对水汽输送、海洋蒸发、海洋降水等环节影响不明显,因此人类活动并不能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描述错误,C选项正确;通过水在各环节的循环运动,可以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不断更新,描述正确,D选项排除。
8.(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近年来,台湾地区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内力侵蚀 D.海浪侵蚀
【答案】D
【知识点】海岸地貌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图中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D正确;流水堆积地貌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要包括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地貌,A错误;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如沙丘、沙垄等,B错误;侵蚀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表现,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
(2021高一上·遵义期末)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文,呼吁人们重视对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科学界关注。有研究者在某喀斯特地区部分洞穴发现15种稀有的洞穴生物类群。喀斯特洞穴内生境特殊,又相对隔离,所以大多数典型洞穴生物仅仅局限存在于某个独立山丘或单一洞穴。如今,当地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自然体验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喀斯特洞穴内环境特征的是(  )
A.光线昏暗 B.湿度大
C.食物供给充足 D.温度波动小
10.下列体验活动所观赏到的景观中,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  )
A.石钟乳 B.暗河 C.石柱 D.石笋
【答案】9.C
10.B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 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karst topography)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为辅,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形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9.喀斯特洞穴内光线昏暗,岩溶作用较强,湿度较大,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温度波动小,ABD正确;洞穴内生物数量少,食物供给不足,C错误。本题选择不符合的,故答案为:C。
10.石钟乳、石柱、石笋是由于淀积作用形成的;暗河是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所以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暗河,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2.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
【答案】11.B
12.B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 因干缩裂开, 风沿着裂隙吹蚀, 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11.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为湿润区,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区,A、C、D错误;塔里木盆地为西北干旱区,是雅丹地貌分布区,B正确,故答案为:B。
12.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东北风携带砂石对所经过地区产生侵蚀,垄、槽的伸展方向会和盛行风的方向一致,即呈东北-西南走向,故答案为:B。
(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四幅图中,属于流水沉积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貌景观多分布在气候湿润地区
B.④地貌景观为海积地貌
C.③地貌景观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D.②地貌景观的典型地区多溶洞、峰林
【答案】13.C
14.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13.①为风蚀蘑菇,属于凤城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A选项;②为喀斯特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③为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④为海蚀拱桥,为海岸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14.①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多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选项;④地貌景观为海蚀地貌而不是海积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③地貌景观是冲积扇,一般分布在山前,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②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典型地区多溶洞、峰林,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15.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读“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形成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2)图中(  )
A.仙安岭上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B.五指山岩石中存在生物化石
C.仙安岭上球状风化地貌广布 D.五指山上冰川侵蚀地貌广布
【答案】(1)A
(2)A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仙安石林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因为是喀斯特地形,则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为石灰岩,该地区降水多,位于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因此形成了针状、剑状形态,A正确;位于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不受海浪、冰川侵蚀,BD错误;该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侵蚀较弱,C错误。(2)仙安岭上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A正确;五指山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没有化石,B错误;球状风化地貌主要形成于花岗岩分布区,仙安岭上岩石为石灰岩,C错误;五指山位于热带,海拔不足2 000米,没有冰川地貌,D错误。
【点评】流水侵蚀的概述:侵蚀作用包括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2)B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3)C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4)上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   图,位于出山口的是   图(填字母)。
(5)B图中迎风坡坡度较   ,背风坡坡度较   。
【答案】(1)三角洲;流水堆积
(2)沙丘;风力堆积
(3)冲积扇;流水堆积
(4)A;C
(5)缓;陡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根据学过的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A图地貌为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的。
(2)根据风成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可知,B图为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3)根据学过的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C图地貌为冲积扇,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4)根据上题的分析,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是A图,位于出山口的是C。
(5)B图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地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点评】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在5-20度,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倾角在28-34度。沙丘高度都不大,一般为1-5米,宽度可达100-300米。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方向的风或两种相反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
17.(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新月形沙丘又叫移动沙丘,下图为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图及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新月形沙丘的陡坡是   (填字母)
(2)该地貌是   作用形成的,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表现为   。
(3)新月形沙丘的危害   。
(4)新月形沙丘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5)下列与新月形沙丘成因一致的地貌是(  )
A.黄土高原 B.风蚀蘑菇 C.喀斯特地貌 D.冰碛湖
【答案】(1)西北;B
(2)风力堆积(风力沉积);(气候)干旱
(3)掩埋农田村舍;破坏交通;使沙漠范围扩大;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4)D
(5)A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由此判断,A是缓坡,B是陡坡;根据沙丘缓坡一侧是迎风坡,陡坡一侧为背风坡,并结合指向标判断风向为西北风。
(2)新月形沙丘是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背风坡呈新月形的丘状沙地。是风力堆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表现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缺乏。
(3)新月形沙丘又称是移动沙丘,在地表缺少植被的情况,会继续向下风向流动,掩埋农田、村舍、道路;阻断交通;同时会扩大沙漠范围,威协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4)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地区,故排除ABC三项,选D。
(5)新月形沙丘主要由于风力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风力沉积,A选项符合题意;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所以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评】沙丘是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是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18.(2021高一上·绍兴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C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   (填序号,下同),乙   ,丙   ,丁   。
(2)分别指出图C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   、③   ,若两类地貌在图B中均有分布,则②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③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
(3)试写出图C中①的地貌特征   ,③的地貌特征   。
【答案】(1)①;②;④;③
(2)冲积扇(或洪积扇);河口三角洲;F;E
(3)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或“V”形谷);平坦(或地势低平)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甲地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以下蚀为主,多V型谷,对应①;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多冲积扇地貌,对应②;丙位于河流中游,河道弯曲,河曲发育,多冲积平原,对应④;丁位于河流入海口,多河口三角洲地貌,对应③。
(2)根据上题分析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②地貌为冲积扇(或洪积扇),③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多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带,即图B中的F处,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即图B中的E处。
(3)图C中①为V型谷,河谷较深,岸壁陡峭,谷底狭窄,河谷呈“V”字型;③为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点评】冲积扇是指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9.(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下面图1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及甲、乙两地的景观图,图2为丙地局部地形分布图及A到B一线地质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景观的主要成因分别是   、   。
(2)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按黄土颗粒大小可分为黏黄土带、沙黄土带和典型黄土带,根据①、②、③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出①是   ;②   ;③   。
(3)随着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建设,使丁处地貌的生长速度   (加快或减慢)。
(4)描述从A到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
【答案】(1)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2)黏黄土带;典型黄土带;沙黄土带
(3)减慢
(4)分布特征:从A 到B 的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沉积颗粒物从粗到细;原因:河流流出山口后,从 A 到 B 流速逐渐减慢;先沉积的物质多且颗粒粗大,后沉积的物质少且颗粒细小。
【知识点】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甲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乙为黄土高原的沟壑,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从图中看,由③到①距盛行冬季风源地越来越远,风力越来越小,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可推测出由①为黏黄土带、②典型黄带、③为沙黄土带。
(3)黄河中下游水利工程建设,大坝有拦水拦沙功能。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是 流水堆积地貌,由于上游来沙量减小生长速度减慢。
(4)从图中看,AB一线沉积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为冲积扇,结合图可看出从A到B一线沉积物厚度变薄,沉积颗粒物从粗到细。原因是河流流出山口后,从A到B流速逐渐减慢,颗料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点评】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气流的含沙量随风力的大小而改变,风力越大,气流含沙量越高。气流中的含沙量过饱和或风速降低,土粒或沙粒与气流分离而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垅。土 (沙)粒脱离地表、被气流搬运和沉积的3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穿插进行的。
三、图文分析题
20.(2021高一上·海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地貌景观图,①景观常见于山区,②景观常见于地势平缓地区。
(1)分别说出①②两种景观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种类型。
(2)分别说明两种地貌景观的形成需具备的自然条件。
【答案】(1)①为“V”形河谷,②为河曲(或牛轭湖)。
(2)“V”形河谷: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下蚀作用强。
河曲(或牛轭湖):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河道两侧深厚沉积物比较松散,易被侵蚀;流水侧蚀作用强,下蚀作用弱。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①景观常见于山区,图中两壁较陡,谷底狭窄,属于为“V”形河谷,②景观常见于地势平缓地区,图中河流弯曲程度较大,并且有牛轭湖分布,为河曲地貌。
(2)“V”形河谷形成条件:地壳抬升地形起伏大,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下切侵蚀能力强,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有利于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的形成。河曲地貌是地势平坦地区常见的河流形态,河岸有凹有凸,常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所以其形成需具备的自然条件是地势相对低平,河流的落差较小,河流流速慢,流水多表现为沉积性,并且河道两侧深厚沉积物比较松散,容易发生侧蚀,导致河道弯曲;就河道而言,侧蚀作用要强于下蚀作用。而弯曲河道一旦形成,弯道内侧多表现为沉积性,而弯道外侧多表现为侵蚀性,随着河曲的进一步发育,河流会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点评】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1 常见的地貌 同步测试(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一上·昆明期末)由于风力的影响,沙漠之中多沙丘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幅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下图为渭河平原及渭河某段河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河床横剖面的是(  )
A. B.
C. D.
4.与图中渭河平原在成因上相似的是(  )
A.汾河谷地 B.洞庭湖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
5.有关渭河水参与水循环特点,正确的是(  )
A.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
C.只参与海上内循环
D.只参与内陆循环
6.就水循环而言,渭河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7.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B.塑造地表形态
C.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8.(2021高一上·乾安期末)近年来,台湾地区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内力侵蚀 D.海浪侵蚀
(2021高一上·遵义期末)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在《科学》杂志上发文,呼吁人们重视对喀斯特洞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科学界关注。有研究者在某喀斯特地区部分洞穴发现15种稀有的洞穴生物类群。喀斯特洞穴内生境特殊,又相对隔离,所以大多数典型洞穴生物仅仅局限存在于某个独立山丘或单一洞穴。如今,当地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开展自然体验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喀斯特洞穴内环境特征的是(  )
A.光线昏暗 B.湿度大
C.食物供给充足 D.温度波动小
10.下列体验活动所观赏到的景观中,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  )
A.石钟乳 B.暗河 C.石柱 D.石笋
(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2.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
(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下面四幅图为不同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四幅图中,属于流水沉积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貌景观多分布在气候湿润地区
B.④地貌景观为海积地貌
C.③地貌景观一般分布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D.②地貌景观的典型地区多溶洞、峰林
15.仙安石林位于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读“海南省沿109°E的地形剖面及岩石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形成仙安石林形态成针状、剑状的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2)图中(  )
A.仙安岭上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B.五指山岩石中存在生物化石
C.仙安岭上球状风化地貌广布 D.五指山上冰川侵蚀地貌广布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吉林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2)B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3)C图地貌为   ,是   作用下形成的。
(4)上图所形成的地貌,位于入海口的是   图,位于出山口的是   图(填字母)。
(5)B图中迎风坡坡度较   ,背风坡坡度较   。
17.(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新月形沙丘又叫移动沙丘,下图为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图及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新月形沙丘的陡坡是   (填字母)
(2)该地貌是   作用形成的,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表现为   。
(3)新月形沙丘的危害   。
(4)新月形沙丘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5)下列与新月形沙丘成因一致的地貌是(  )
A.黄土高原 B.风蚀蘑菇 C.喀斯特地貌 D.冰碛湖
18.(2021高一上·绍兴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C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   (填序号,下同),乙   ,丙   ,丁   。
(2)分别指出图C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   、③   ,若两类地貌在图B中均有分布,则②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③最可能位于   处(填字母)。
(3)试写出图C中①的地貌特征   ,③的地貌特征   。
19.(2020高一上·浙江期中)下面图1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及甲、乙两地的景观图,图2为丙地局部地形分布图及A到B一线地质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景观的主要成因分别是   、   。
(2)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按黄土颗粒大小可分为黏黄土带、沙黄土带和典型黄土带,根据①、②、③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判断出①是   ;②   ;③   。
(3)随着黄河中下游的水利工程建设,使丁处地貌的生长速度   (加快或减慢)。
(4)描述从A到B一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
三、图文分析题
20.(2021高一上·海南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地貌景观图,①景观常见于山区,②景观常见于地势平缓地区。
(1)分别说出①②两种景观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种类型。
(2)分别说明两种地貌景观的形成需具备的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流动沙丘是根据沙丘移动性划分的沙丘类型之一,也是分布最广的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 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风速及其变率、下垫面的状况等有关。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一带。
1.移动沙丘在迎风一侧的坡度缓,根据图中箭头表示风向,图A、图D在迎风一侧坡度陡,A、D错。沙丘移动,迎风侧被侵蚀,背风侧沉积,最终沙层倾斜方向与背风侧一致,C错。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B,B对。故答案为:B。
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缓坡是迎风坡,被不断侵蚀,植被不易存活。陡坡一侧是背风坡,不断沉积,植被埋的深,易存活。因此防护林应建在陡坡一侧,①错,②对。背风坡一侧,③错,④对。C对,A、B、D错。故答案为:C。
【答案】3.D
4.A
5.B
6.D
7.C
【知识点】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河流地貌
【解析】【点评】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会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3.从左图可以看出E位于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深较深;F位于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较强,水深较浅,D选项正确。故排除A、B、C。
4.渭河平原由于岩层断裂下陷而形成的,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为汾河谷地,A选项正确;洞庭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主要是流水沉积形成,B、C错误;黄土高原为风力堆积形成,D选项错误。
5.渭河是黄河的支流,黄河最终注入海洋,因此既参与海陆间循环,又参与内陆循环,B选项正确;故排除A、C、D。
6.渭河是地球表面流动的河流,在水循环环节中属于地表径流,D选项正确;排除A、B、C。
7.水通过各环节在地表各圈层中进行循环运动,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描述正确,排除A选项;水循环促进地表不断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描述正确,B选项排除;人类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水循环许多环节,如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降水等,但对水汽输送、海洋蒸发、海洋降水等环节影响不明显,因此人类活动并不能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描述错误,C选项正确;通过水在各环节的循环运动,可以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不断更新,描述正确,D选项排除。
8.【答案】D
【知识点】海岸地貌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图中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D正确;流水堆积地貌分布在河流中下游,主要包括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地貌,A错误;风力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如沙丘、沙垄等,B错误;侵蚀作用是外力作用的表现,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
【答案】9.C
10.B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 喀斯特地形(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karst topography)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为辅,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地形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9.喀斯特洞穴内光线昏暗,岩溶作用较强,湿度较大,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温度波动小,ABD正确;洞穴内生物数量少,食物供给不足,C错误。本题选择不符合的,故答案为:C。
10.石钟乳、石柱、石笋是由于淀积作用形成的;暗河是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所以成因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暗河,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答案】11.B
12.B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点评】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 因干缩裂开, 风沿着裂隙吹蚀, 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11.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为湿润区,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区,A、C、D错误;塔里木盆地为西北干旱区,是雅丹地貌分布区,B正确,故答案为:B。
12.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东北风携带砂石对所经过地区产生侵蚀,垄、槽的伸展方向会和盛行风的方向一致,即呈东北-西南走向,故答案为:B。
【答案】13.C
14.D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点评】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建筑、道路桥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河运航道等均有重要意义。流水作用包括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河流上游大多地处山地和高原,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13.①为风蚀蘑菇,属于凤城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A选项;②为喀斯特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③为冲积扇,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④为海蚀拱桥,为海岸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D选项。故答案为:C。
14.①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多分布在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A选项;④地貌景观为海蚀地貌而不是海积地貌,不符合题意,排除B选项;③地貌景观是冲积扇,一般分布在山前,不符合题意,排除C选项;②地貌景观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典型地区多溶洞、峰林,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
15.【答案】(1)A
(2)A
【知识点】喀斯特地貌
【解析】【分析】(1)仙安石林属于罕见的热带喀斯特剑状、针状石林,因为是喀斯特地形,则组成仙安石林的岩石为石灰岩,该地区降水多,位于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因此形成了针状、剑状形态,A正确;位于七百多米高的仙安岭上,不受海浪、冰川侵蚀,BD错误;该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侵蚀较弱,C错误。(2)仙安岭上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A正确;五指山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没有化石,B错误;球状风化地貌主要形成于花岗岩分布区,仙安岭上岩石为石灰岩,C错误;五指山位于热带,海拔不足2 000米,没有冰川地貌,D错误。
【点评】流水侵蚀的概述:侵蚀作用包括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16.【答案】(1)三角洲;流水堆积
(2)沙丘;风力堆积
(3)冲积扇;流水堆积
(4)A;C
(5)缓;陡
【知识点】河流地貌;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根据学过的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A图地貌为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的。
(2)根据风成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可知,B图为沙丘(新月形沙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3)根据学过的河流地貌的类型和分布特点,C图地貌为冲积扇,三角洲是河流携带泥沙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堆积形成的扇状堆积体。
(4)根据上题的分析,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是A图,位于出山口的是C。
(5)B图为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地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的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点评】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坡度在5-20度,背风坡凹入而较陡,倾角在28-34度。沙丘高度都不大,一般为1-5米,宽度可达100-300米。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方向的风或两种相反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
17.【答案】(1)西北;B
(2)风力堆积(风力沉积);(气候)干旱
(3)掩埋农田村舍;破坏交通;使沙漠范围扩大;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等
(4)D
(5)A
【知识点】风沙地貌
【解析】【分析】(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由此判断,A是缓坡,B是陡坡;根据沙丘缓坡一侧是迎风坡,陡坡一侧为背风坡,并结合指向标判断风向为西北风。
(2)新月形沙丘是定向风的作用下,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背风坡呈新月形的丘状沙地。是风力堆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表现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缺乏。
(3)新月形沙丘又称是移动沙丘,在地表缺少植被的情况,会继续向下风向流动,掩埋农田、村舍、道路;阻断交通;同时会扩大沙漠范围,威协当地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4)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地区,故排除ABC三项,选D。
(5)新月形沙丘主要由于风力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的组成物质主要来自风力沉积,A选项符合题意;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冲积平原属于流水沉积地貌,所以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评】沙丘是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是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18.【答案】(1)①;②;④;③
(2)冲积扇(或洪积扇);河口三角洲;F;E
(3)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或“V”形谷);平坦(或地势低平)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甲地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以下蚀为主,多V型谷,对应①;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多冲积扇地貌,对应②;丙位于河流中游,河道弯曲,河曲发育,多冲积平原,对应④;丁位于河流入海口,多河口三角洲地貌,对应③。
(2)根据上题分析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②地貌为冲积扇(或洪积扇),③地貌为河口三角洲;冲积扇多位于河流出山口地带,即图B中的F处,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即图B中的E处。
(3)图C中①为V型谷,河谷较深,岸壁陡峭,谷底狭窄,河谷呈“V”字型;③为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点评】冲积扇是指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19.【答案】(1)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2)黏黄土带;典型黄土带;沙黄土带
(3)减慢
(4)分布特征:从A 到B 的沉积物厚度逐渐变薄;沉积颗粒物从粗到细;原因:河流流出山口后,从 A 到 B 流速逐渐减慢;先沉积的物质多且颗粒粗大,后沉积的物质少且颗粒细小。
【知识点】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1)图中甲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乙为黄土高原的沟壑,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2)从图中看,由③到①距盛行冬季风源地越来越远,风力越来越小,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可推测出由①为黏黄土带、②典型黄带、③为沙黄土带。
(3)黄河中下游水利工程建设,大坝有拦水拦沙功能。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为三角洲,是 流水堆积地貌,由于上游来沙量减小生长速度减慢。
(4)从图中看,AB一线沉积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为冲积扇,结合图可看出从A到B一线沉积物厚度变薄,沉积颗粒物从粗到细。原因是河流流出山口后,从A到B流速逐渐减慢,颗料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点评】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气流的含沙量随风力的大小而改变,风力越大,气流含沙量越高。气流中的含沙量过饱和或风速降低,土粒或沙粒与气流分离而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垅。土 (沙)粒脱离地表、被气流搬运和沉积的3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穿插进行的。
20.【答案】(1)①为“V”形河谷,②为河曲(或牛轭湖)。
(2)“V”形河谷: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下蚀作用强。
河曲(或牛轭湖):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慢;河道两侧深厚沉积物比较松散,易被侵蚀;流水侧蚀作用强,下蚀作用弱。
【知识点】河流地貌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①景观常见于山区,图中两壁较陡,谷底狭窄,属于为“V”形河谷,②景观常见于地势平缓地区,图中河流弯曲程度较大,并且有牛轭湖分布,为河曲地貌。
(2)“V”形河谷形成条件:地壳抬升地形起伏大,河床的纵比降和流水速度大,下切侵蚀能力强,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有利于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的形成。河曲地貌是地势平坦地区常见的河流形态,河岸有凹有凸,常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所以其形成需具备的自然条件是地势相对低平,河流的落差较小,河流流速慢,流水多表现为沉积性,并且河道两侧深厚沉积物比较松散,容易发生侧蚀,导致河道弯曲;就河道而言,侧蚀作用要强于下蚀作用。而弯曲河道一旦形成,弯道内侧多表现为沉积性,而弯道外侧多表现为侵蚀性,随着河曲的进一步发育,河流会截弯取直,形成牛轭湖。
【点评】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