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12: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大气运动
第三章
一、常见天气系统
二、气压带、风带形成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
5月下旬
7、8月
10月
次年1月
5月下旬开始迁徙?10月又开始迁徙返回?
气压带影响气候
任务一
晴朗
30°:热高压
90°:冷高压
不同气压带控制,气候特点不同
1、热带雨林气候
阴雨
赤道:热低压
60°:冷低压
高温:年均温26°C以上
多雨:降水量2000mm以上
赤道低压带
南美洲亚马逊平原
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
亚洲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
Q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巴西东南、北美洲南部?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西侧:安第斯山脉
南北:两侧高原
东向:大西洋敞开
澳大利亚东北热带雨林气候
高温:地处热带(回归线)
多雨:东南信风迎风坡
暖流增温增湿
炎热
干燥
副热带高气压带
2、热带沙漠气候
我国南方夏季伏旱
西太平洋副高控制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小结1
分布 气流方向 气候特征
赤道附近 上升 高温多雨
30°S/N 下沉 炎热干燥
60°S/N 上升 温和湿润
极地附近 下沉 严寒干燥
【找金版】
风带影响气候
任务二
风的来向决定了温度、湿度
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温带海洋气候
欧洲西部、加拿大太平洋沿岸
南美洲智利南部
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小部分
Q2: 30°-40° 完全西风控制?
温暖:冬暖夏凉,温差小
湿润:降水量7-1000mm
常有暖流经过
低→高
海→陆
合作探究
1、描述
欧洲、北美洲
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特征
2、分析
分布差异原因
欧洲大西洋沿岸,分布广,向纵深发展
北美太平洋沿岸,分布小,南北狭长
欧洲西部为平原,并受暖流影响
北美西风带受洛基山脉影响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小结2
风带 方向 性质 影响
低纬信风 高纬→低纬 干热 干燥
中纬信风 低纬→高纬 暖湿 湿润
极地东风 高纬→低纬 干冷 干燥
海洋→陆地 降水多
陆地→海洋 降水少
【抄笔记】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影响气候
任务三
30°N
40°N
副热带高压
赤道
夏季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
受盛行西风控制
低纬海风吹来
欧洲: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
非洲:南非西南部
北美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南美洲:智利中部
大洋洲:澳大利亚西南部
30°-40°之间大陆西岸
4、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特点季节差异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小结3
地区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南北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10°~25° 热带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两季
【找金版】
气候是多因素影响形成
任务四
气压带、风带及其他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5、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赤道低压、季风控制,高温多雨
冬季:东北季风控制,高温少雨
分布:10°至23°26N的大陆南岸
7、亚热带季风气候
6、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少
9、高原山地气候
地势高,气温低
地形、洋流
8、温带季风气候
太阳辐射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赤道
赤道低压带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5-10月低气压控制,降水集中
11到4月信风控制,干旱少雨
北半球
10、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少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
热带雨林

10°
赤道低压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
地中海
温带海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西岸
东岸
中部
20°
40°
60°
30°
70°
90°

10°
25°
50°
35°
70°
90°
副高压
极地高
副极地低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赤道低压
极地高
副极地低
极地东风
季风环流
【找金版】
一点一练
气候类型名称与特征对应





热带季风、热带雨林、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极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合作探究
北部:热带草原气候
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
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形的原因
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
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经过
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部:温带海洋气候,西风控制
南部: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交替控制
向内陆过度为草原、沙漠
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副高控制,降水少
要考虑洋流、地形
一点一练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及图示的季节
A、副高 冬季 B、副高 夏季
C、副低 夏季 D、副低 冬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⑤在北美洲不明显是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⑥⑦不同是大气环流不同
D、①②③④⑦变化是水分影响
地貌
气候
水文
生物(动、植物)
土壤
气候与自然景观
任务五
景观:各种具有空间位置的地理要素组成的,包括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人类及其创造物。
气候,对自然景观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1、气候影响地貌
年均温较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
降水少,蒸发大,气候干燥
光照强,多大风
风沙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
2、气候影响水文
我国第二大胡杨林分布区
世界三大胡杨林分布区之一
额济纳河(黑河)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
高山积雪融水
一株胡杨树发育着多种形态的叶片
自下而上依次是披针形、扇形叶片,且叶片厚,表面有蜡质层。
3、气候影响生物
叶片形状适应夏季高温、降水少、蒸发大、光照强
冠层叶片大:
遮挡阳光,减弱下层光合作用;
下层叶片小:
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蒸发;
蜡质层厚:减少水分蒸腾
3、气候影响生物
影响生物空间分布及空间的改变
贫瘠
肥沃

温带大陆性气候
沙漠
热带雨林气候
4、气候影响土壤
影响、控制土壤分布规律,中国五色土
温带沙漠:气候干燥,风化作用强,岩石易物理风化,植被稀少贫瘠;
热带雨林: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气温高有机质分解快,土壤积累少;
5、气候影响景观变化
水文:湖泊消失、河流断流
生物:森林面积减小、物种减少
土壤:沙化、盐碱化
地貌:沙漠面积扩大
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增大改变景观
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调水工程
课堂小结
气压带
赤道低压
副高
副低
极地高压
影响
气候
低纬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风带
地貌
水文
生物
土壤
同一纬度,景观不同
热带沙漠-亚热带季风
不同纬度
不同时期景观相同
热带草原
焚风效应、雨影效应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
我国多发的气象灾害
多发地区 时间 成因 特点和危害
寒潮 除青藏、云南南部以外地区 冬半年 春秋季危害大 冷空气入侵 大风、降温、冰冻、雨雪
沙 尘 暴 西北、华北 春季 冷锋、地表裸露、干燥、土地沙化 大风、沙尘、影响交通、荒漠化
春旱 华北 4/5月份 气温回升、大风、蒸发旺、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 干燥、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伏旱 长江中下游 7/8月份 副高控制 炎热、干燥
夏涝 东部季风区 夏季 连续性降水,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淹没农田、人员、财产损失
【抄笔记】
以温定球 最高气温月份 6、7、8/12、1、2 北半球/南半球
以温定带 最冷(热) 月均温 最冷均温>15℃ 热带
最冷0~15℃ 亚热或温带
最冷-15~0℃ 温带(除海洋气候)
最热<15℃ 寒带
以水定型 热带 终年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夏雨型(15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750mm+)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 雨热同期,夏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不同期,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温带 降水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雨热同期,夏雨型 温带季风气候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