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10 19:3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题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图( )表示的积。
A. B. C.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 )。
A.等于1 B.比1小 C.比1大 D.无法确定
3.一种商品,先涨价后,再降价,那么这种商品的现价( )原价。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无法确定
4.一班有图书60本。如果从一班中调到二班,那么两个班级的图书同样多。原来一班的图书比二班多( )本。
A.3 B.6 C.12 D.24
5.一根绳子,先剪去它的,再接上米,现在的绳长比原来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长 B.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短
C.原来这根绳子长1米 D.无法确定
6.,其中都不为零,那么( )。
A. B. C. D.无法比较
7.将算式改成后,结果(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是否变化
8.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已知正方体六个面中,相对面的两个数正好互为倒数。字母A表示的数是( )。
A. B.1 C. D.
二、填空题
9.的倒数是( );一个数与的乘积是1,这个数的倒数是( )。
10.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 )人数
实际用电量比计划节约。( )×=( )电量
11.在括号填上“>”“<”或“=”。
×24( )24× ×( )×2
36×( )18× ×( )×
12.亮亮速算一道题需要分钟,照这样的速度,速算60道题要用( )分钟。
13. 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那么图中画斜线部分占的,也就是占这张纸的,可以这样列式计算结果:( )。
14.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一昼夜的,也就是说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 )小时。为保证这么长的睡眠时间,小明如果晚上8:30睡觉,那么第二天最早起床时间应该是( )。
15.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育才小区组建了一支60人的志愿者队伍,其中男同志占,女同志有( )人,后来又有5位女同志加入,现在男同志占总人数的。
16.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6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 )米。
三、判断题
17.一个大于0的数乘0.1,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18.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小。( )
19.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真分数,两个假分数的积也一定是假分数。( )
20.1吨的和5吨的一样重。( )
21.如果a、b互为倒数,那么×=。( )
四、脱式计算
22.计算。
23.计算。
五、看图列式
24.看图列式解答。
25.看图列式解答。
六、解答题
26.先列式计算,并用涂色和阴影部分表示。
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7.小敏家上月交电费30元,这个月电费比上个月多交了,她家这个月交电费多少元?
28.一种毛衣的原价是56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元?
29.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六年级去了16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的,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五年级的。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30.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槽,长3分米,宽18厘米,高15厘米。
(1)做这个水槽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2)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把这个水槽装满水后平放在桌面上,把它像下图那样斜放,水流出量。这时的长度是( )厘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表示把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即的是多少,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A.表示×的积,此选项错误;
B.表示的积,此选项正确;
C.表示×的积,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要根据乘数的意义选择正确图示。
2.C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有一个数大于或等于1,再加上另一个小于或等于1的数,它们的和一定比1大。
【详解】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它们的和比1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倒数的运算,根据倒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3.C
【分析】设原价是1,第一个的单位“1”是原价,涨价后的价格就是单位“1”的1+,用乘法求出涨价后的价格;第二个的单位“1”是涨价后的价格,现价是涨价后价格的1-,用乘法求出现价,再与原价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设原价为1,则现价是:
1×(1+)×(1-)
=1××

<1,所以现在的价格低。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明确涨价的分率和降价的分率是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班图书本数看做单位“1”, 从一班中调到二班,那么两个班级的图书同样多,则一班比二班多60××2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0××2=12(本)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从一班调到二班,那么两个班级的图书同样多,则一班比二班多的是两个一班图书的。
5.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接上米后,现在的绳长比原来短,说明剪去的总长度的比米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设这根绳子4米,则剪去4×=1(米),比米长;
B.设这根绳子米,则剪去×=(米),比米短;
C.设这根绳子长1米时,则剪去1×=(米),与米相等;
D.不是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剪去的比又接上的米长。
6.B
【分析】可设=1,据此分别求出a、b、c的值,比较即可。
【详解】设=1,则a= ,b= ,c=3
3>>,所以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计算,也可根据乘积相等的两个因数,一个因数大另一个因数就小来解决问题。
7.A
【分析】利用乘法分配律先将展开,再和作大小比较即可。
【详解】


所以:将算式改成后,结果变大。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与字母A相对的的面是数字 ,据此解答。
【详解】×=1。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倒数与正方体展开图的综合应用,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明确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需要把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9. 3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3=1,则的倒数是3;
一个数与的乘积是1,则这个数与互为倒数,这个数的倒数是。
【点睛】根据倒数的意义即可解答。
10.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 计划用电量 实际比计划节约的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把计划用电量看作单位“1”,则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的电量就是计划电量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填空即可。
【详解】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人数
实际用电量比计划节约。计划用电量×=实际比计划节约的电量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11. > < = >
【分析】(1)(2)两个非零数相乘,如果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越大,它们的积就越大。(3)把36写成18×2,再比较;(4)分别计算两边的算式,再比较。
【详解】×24>24× ×<×2
36×=18×2×=18× ×=1,×= 所以×>×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乘法计算,观察算式特点,认真计算即可。
12.8
【分析】所用时间=一道题需要的时间×速算题目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60=8(分钟)
速算60道题要用8分钟。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计算,用整数与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13.;;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中画斜线部分是把涂色部分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即图中画斜线部分占涂色部分的;相当于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5)份,占其中的(3×2)份,也就是占这张纸的=。用式子表示是:。
【详解】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那么图中画斜线部分占的,也就是占这张纸的,可以这样列式计算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14. 10 6:30
【分析】一昼夜一共是24时,求24时的用乘法;用晚上睡觉时间+睡眠时间=起床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24×=10(时),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
晚上8:30就是20:30,20:30+10:00=次日6:30,第二天最早起床时间应该是6:30。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时间的推算,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15.15;
【分析】男同志占,由乘法的意义可得男同志有60×人,用总人数-男同志人数=女同志人数;又有5位女同志加入,则总人数由60人增加到60+5人,求男同志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用男同志人数÷总人数即可。
【详解】60-60×
=60-45
=15(人)
60×÷(60+5)
=45÷65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16.;
【分析】把5米长的钢筋锯成每段一样长的小段,共锯6段,则将这5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了6段,根据分数的意义,每段占全长的1÷6=,每段长5×=米。
【详解】每段占全长的:1÷6=
每段长:5×=(米)
【点睛】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
17.√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详解】0.1=
一个大于0的数乘,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应掌握。
18.×
【分析】令甲数和乙数分别为一个具体数值,然后计算结果,再用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令甲数=14,乙数=7
甲数的:14×=6
乙数的:7×=4
6>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并掌握做判断题的方法,举一个反例即可。
19.√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等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或等于原来的数。据此判断。
【详解】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是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乘真分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积还是真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是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乘假分数,积大于或等于原来的数,积还是假分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用计算判断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0.√
【分析】求1吨的是多少用1×;求5吨的用5×。
【详解】1×=(吨)
5×=(吨)
即1吨的和5吨的一样重。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计算以及分数乘法意义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
21.√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a、b互为倒数,那么ab=1,
×==。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倒数,解答此题应明确: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2.
【分析】将算式转化为,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
【详解】




23.334
【分析】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即可。
【详解】
=3.6×25.4+37.9×6.4
=91.44+242.56
=334
24.公顷
【分析】由图可知:将总量公顷看成单位“1”,长小麦和马铃薯占总量的+=,根据乘法的意义,用总量乘小麦和马铃薯所占的分率即可求出种植面积的和。
【详解】×(+)
=×
=(公顷)
25.120吨
【分析】由线段图可知:实际用水比计划用水节约,则实际用水是计划用水的1-=;计划用水的量已知,求实际用水量用168×计算即可。
【详解】168×(1-)
=168×
=120(吨)
26.图形见详解;公顷
【分析】已知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求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也就是求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
×=(公顷)
答:小时耕地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7.50元
【分析】把上个月交的水电费看成单位“1”,这个月的水电费是上个月的(1+),由此用乘法求出这个月的水电费。
【详解】30×(1+),
=30×,
=50(元);
答:她家这个月交电费50元。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8.240元
【分析】将原价看作单位“1”,原价×降低的对应分率=降低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60×=240(元)
答: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40元。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9.108人
【分析】先把六年级去的人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去的人数=六年级去的人数×;再把五年级去的人数看作单位“1”,四年级去的人数=五年级去的人数×。
【详解】160×
=144×
=108(人)
答:四年级去了108人。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0.(1)1980平方厘米
(2)8.1升
(3)6厘米
【分析】(1)根据无盖的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要注意单位换算;
(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把数代入即可,之后求出的体积再转换成容积;
(3)用水槽中水的量乘求出溢出水的容积,通过图可知,溢出水的容积乘2即可求出长是3分米,宽是18厘米,高是(15-AB)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用长方体的体积除以底面积即可求出此时的高,用15减去高即可求出AB的长度。
【详解】(1)3分米=30厘米
30×18+(30×15+18×15)×2
=540+(450+270)×2
=540+720×2
=540+1440
=198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槽至少需要铁皮1980平方厘米
(2)30×18×15
=540×15
=8100(立方厘米)
8100立方厘米=8.1升
答: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8.1升
(3)8100××2÷(30×18)
=2430×2÷540
=4860÷540
=9(厘米)
15-9=6(厘米)
答:这时AB的长度是6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它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