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4、平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4、平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0-09 12:1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2页,第一单元例1和试一试和练习一。
教学目标:
1.回忆物体的运动,区分平移和旋转的两种运动方式,并能大致感知平移运动。能看懂图形在方格纸上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归纳平移的基本方法:方向和距离(格数)。并知道平移后图形不变形。
2.使学生经历观察、模拟、判断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归纳平移的基本方法:方向和距离(格数)。并知道平移后图形不变形。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世界上的事物有各种运动方式,下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看看是什么运动。
这是——?对,电风扇扇片的转动,你能用手势做做这些动作吗?它是什么运动?我们接着看下一幅,——
2.你能按运动方式把他们分分类吗?
教师:同意吗?对,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旋转,一类是平移。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二、认识平移要素,掌握平移方法
1.运动现象中初识平移
小船图和金鱼图。
教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运动的?
教师:你觉得他们是怎么运动的?
预设:学生整体观察:都向右移,小船图好像远些。
教师提升:向右移,说的是——方向(板书)。远近,说的是——距离(板书)。
教师:究竟哪个平移的远,又相距多少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
教师:数方格图,你能准确知道小船平移的距离了吗?
2.操作、看懂图形中获得平移的相关要素
强调——方格作用。
操作一:移动小船图和金鱼图。
教师:那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小船图,数一数平移的距离了吧?
教师:为了让同学们说清楚,老师准备了图形进行操作。在我们的信封中,有小船的图片,把它找出来,动手移一移,我们来看操作的要求?
要求:(1)动手试一试。
(2)自己仔细观察并想一想:你是你是观察小船哪个部分来数的,是怎样数的?
学生操作,教师观察,组织交流。
教师:谁来说说自己平移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小船向右平移了9格。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两种,观察点和观察线。
通过:点和线——幻灯片演示
归纳:移动图形的点或者线,准确找对应的点或者线,就能数出小船的平移。
教师:既然找对应的点或者线,就能准确说平移。那同学们看看这条边,你觉得它可以怎样找对应的边。
斜边——
教师:有了上面的经验,下面我们来看金鱼图,你可以平移金鱼图形来数出它的平移,你也可以就在方格图中数出金鱼的平移?
总结:好,我们回头来看小船和金鱼平移的过程,我们发现说一个图形的平移需要知道方向和距离。(板书)
——练习,“练一练”第2题。
提问:蘑菇图,你们怎么知道平移的?有没有找圆弧的?为什么?
提升:不同的方向,让平移更有路径。
3.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图形,深入学习平移知识
过渡:刚才我们是用眼睛观察方向,用数距离的方法来认识的平移运动。下面我们用“画”的方法继续来学习。
这是个——学生:平行四边形。
出示: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要求:自己先尝试画一画,再相互交流怎样画的。
归纳:图形前后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
(1)(板书。平移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
(2)练移梯形。
4.平移方向的组合运用
教师:你猜一猜,下面可以怎样平移?还是一个图形朝一个方向平移吗?
出示:亭子图,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教师:你打算怎样平移?
预设:学生回答直接移动(斜着移动)。
教师引导:平移、平移,我们一般是平的移动,也就是水平、垂直移动。你觉得这个亭子如何平移?你有几种平移方法?
教师总结:当我们将平移的不同方向组合使用时,图形平移更加丰富。
板书:
形状和大小不变
教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看看一些过程性的细节,这往往最能生动反映出教者的实施效果。在小船图中,针对斜边,我问:“这条线段(边)的对应线段在哪里?”同学指着“这里”“你是怎样移动斜边的?”学生1“我是这样移动的,一格两格---”他还是将斜边半格半格的移,“有同学说是这样,格子的一半,半格半格的移”“还有谁想办法移动”“我是这样移动的”学生2指着斜边的一个点“一格两格”“你是找到斜边上的……”“点”来移动的,“你觉得怎样更清楚?”“我移动小船,觉得线段更清楚”“我数方格,觉得找点更清楚”——不同孩子不同方法有不同的感受。老师“同学们的感觉是对的,我们知道,点连成线,线组成图形”“为了让同学看得更清楚,老师特地做了演示”出示一条竖直的线段,观察线段上下两个点的移动,“我们就可以说这条线段向左移动了5格”。“像这样思考,我们来看小船的这一条线段(底边),它是怎样移动的?”学生找点很顺利,也很容易解决问题,突出重点。
如果说在竖直的线段还好移动,斜边就是难点,也是最容易错的,只有放大这个地方,才能就解决难点;而且此处就是由线到点的过渡,可惜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处理就略显得不干净,也没能更好突出找点中的关键点。我想,只有抓住难点,突破思维的困境,触及知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