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8 21:46:53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二下·南阳期末)下图为2022年2月3日20时世界某区域风流场(某一时刻气流运动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  )
A.甲地气流逆时针辐散 B.乙地气流逆时针辐合
C.丙地盛行东南季风 D.丁地水土流失严重
2.形成丙地风流场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 B.纬度高低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性质差异
(2022高一下·高县开学考)如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图中表示的节气和半球是(  )
A.夏至日 北半球 B.夏至日 南半球
C.冬至日 北半球 D.冬至日 南半球
4.图中b气压带的成因及气流运动是(  )
A.热力因素 气流下沉 B.热力因素 气流上升
C.动力因素 气流上升 D.动力因素 气流下沉
5.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021高一下·宁南开学考)读图下“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图表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乙图所示季节B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东北风
C.气候湿润 D.有太阳直射
8.终年受A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022高一下·广饶开学考)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10.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高一上·乐山期末)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2.图中的M气压带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13.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最可能是(  )
A.M气压带—7月 B.M气压带—3月
C.N气压带—7月 D.N气压带—1月
(2021高二下·吉林期末) 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沙尘漂洋过海的动力可能是(  )
A.盛行西风 B.极地东风 C.东南信风 D.东北信风
15.出现漫天黄沙会使(  )
A.大气反射作用减弱 B.对紫外线吸收加强
C.近地面大气辐射减弱 D.地面辐射增强
16.关于撒哈拉每年给大西洋和美洲输送1.8亿吨沙尘,说法合理的是(  )
①沙尘沉降,增加了亚马孙雨林土壤肥力②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生长
③严重影响到了美国人民身体健康④严重破坏了美洲和海洋的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E、G对应节气   ,   。
(2)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   (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B处气候特征   ,盛行   季风(风向),此风向成因是   ,其形成与右图中的   有关(填E、F、G序号),②处风带名称   。
18.(2019高一上·潮州期中)读“季风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甲   ,丁    。
(2)图2中的气压带名称是   ,常年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3)描述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形成并分析印度半岛的气候特征。
(4)分析东亚夏季风的成因以及冬、夏季风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19.(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   风,D点   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20.(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读“某季节亚洲季风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季节为   ,宿迁的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   .
(2)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季风风向及形成原因.
季风风向 形成原因
①        
②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一、气旋: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的垂直气流是上升的,多阴雨天气。
二、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水平旋涡。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则相反。由于在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的形成。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若是在夏季,则天气炎热而干燥。如果反气旋长期稳定少动,则常出现旱灾。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就是在副热带反气旋长期控制下造成的。冬季,反气旋来自高纬大陆,往往带来干冷的气流,严重者可成为寒流。
三、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分布的差异,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性转换;对于有些地区而言,地形作用的因素也会对季风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夏季,由于大陆上的土壤比热容较低,而海洋中的水比热容较高,因此,同时受到太阳的炙烤,陆地上迅速增温,并加热低层大气,使之密度降低,气压也随之降低,而海洋上增温则非常缓慢,海表附近空气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就像是水从高处向下流,空气也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这样气流就由海洋吹向大陆,空气潮湿温和;冬季则相反,大陆上的空气降温快,气压高,而海洋上则降温慢,气压低,气流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寒冷而干燥。
1.结合区域风流场示意图,甲地气流为顺时针辐散,A错误;乙地为逆时针辐合,B正确;丙地位于日本附近,处在季风气候区,结合流场示意图,此时盛行西北季风,C错误;丁地位于大、小兴安岭附近,此时处在冬季,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误,故答案为:B选项。
2.丙地处在季风气候区,丙处风流场为西北季风,季风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C选项正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纬度高低、洋流性质差异不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3.A
4.D
5.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高气压带,以及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和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气压带间形成六个风带。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形成六个环流圈(在北半球三个,南半球三个)。
3.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是北半球,排除BD;图中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符合条件的只有A。
4.图中的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是动力因素,气流下沉,符合条件的只有D。
5.图中的a是东北信风,风向是东北风,故答案为:C。
【答案】6.B
7.B
8.D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6.甲图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故答案为:B。
7.乙图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表示北半球的冬季。B地此时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盛行东北风,气候较干燥,AC错,B正确;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而B地处北半球,此时无太阳直射,D错。故答案为:B。
8.A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一般而言,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B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C错。故答案为:D。
【答案】9.D
10.A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季风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东亚 温带季风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干燥 湿润
9.结合图中气压带和风带风向判断,①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②是北半球西风带,③是北半球西风带,④南半球西风带;③④图中气压带位于极圈附近,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①②图中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0.南亚夏季风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的,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①,A正确。故答案为:A。
【答案】11.D
12.D
13.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11.读图可知,图中M位于回归线附近,副热带地区,风吹向南北两侧,因此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南北纬60度附近,C错误;极地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90度附近,C错误。故答案为:D。
12.由图中M气压带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风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错误,D正确;气压带在不受海陆分布影响时,是呈条带状在全球分布的,东、西半球都有分布,AB错误。故答案为:D。
13.图中M气压带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大致位于30°N以南位置,应是气压带风带南移,为1月份,AB错误;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所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为7月份。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14.D
15.C
16.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具有强烈淋溶作用和生物循环旺盛的特征,养分大多储存在地表的生物体内,土壤贫瘠,而沉降的沙尘带来一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肥力。沙尘沉降后有利于增加海洋中的有机盐类,促进海洋生物及海洋藻类的生长。
14.撒哈拉沙漠上尘土通过大气环流输送至其他地区,图中显示,撒哈拉沙漠处于北半球低纬地区,盛行东北信风,撒哈拉沙漠向外输送的尘土由东向西运动,因此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大量尘土的动力为东北信风,D正确。盛行西风位于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与撒哈拉沙漠所处位置不相吻合,A错误。极地东风影响极地附近地区,B错误。东南信风影响南半球低纬度地区,C错误。故答案为:D。
15.出现漫天黄沙会使大气反射作用增强,A错误。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漫天黄沙对紫外线基本无影响,B错误。出现漫天黄沙会削弱太阳辐射,进而使地面辐射减弱,近地面大气辐射减弱,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16.热带雨林具有强烈淋溶作用和生物循环旺盛的特征,养分大多储存在地表的生物体内,土壤贫瘠,而沉降的沙尘带来一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肥力,①正确。沙尘沉降后有利于增加海洋中的有机盐类,促进海洋生物及海洋藻类的生长,②正确。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主要影响南美洲地区,对美国影响较小,③错误。沙尘对美洲和海洋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利于增加亚马孙雨林的土壤肥力,促进海洋藻类的生长,而并非都是消极作用,④错误。综上,故答案为:A。
17.【答案】(1)夏至;冬至
(2)夏;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3)高温多雨;西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E;东北信风带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右图E气压带、风带向北运动且达到最北的位置,为北半球的夏至;右图G气压带、风带向南运动且达到最南的位置,为北半球的冬至。
(2)读左图可知,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由于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为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把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3)读左图可知,B处为南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该气流来自低纬度海洋,所以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的形成与右图中的E有关;②处风带位于赤道以北的的低纬度地区,是东北信风带。
【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18.【答案】(1)亚洲高压;夏威夷高压
(2)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
(3)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印度半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夏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风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知识点】季风环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甲所在的图1中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南风,由此可判定北半球为冬季,陆地形成高压,甲位于亚欧大陆,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丁所在的图2中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南风,由此可判定北半球为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为高压,丁位于太平洋中,为夏威夷高压。(2)图2中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3)图2可知,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印度半岛纬度低,全年高温;冬季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内陆,较干燥,受其影响,降水少;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来自印度洋,带来丰沛水汽,受其影响,降水多,因此印度半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4)东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升温迅速,形成亚洲低压;陆地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切断,在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
东亚夏季风为东南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多,湿润,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温度低,水汽含量少,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点评】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19.【答案】(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
(4)西南;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⑴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也叫亚洲高压,B是阿留申低压。
⑵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被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⑶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位于高压中心东侧,盛行西北风,D点位于高压中心南侧,吹东北风,此季节我国是冬季,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
⑷D地位于南亚,7月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等。
故答案为:(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季风环流的形成及不同季节气压分布状况。海陆热带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北半球夏季时在印度半岛上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是在西伯利亚或蒙古附近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亚季风想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同时还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
20.【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
(2)东南风(东南季风);西南风(西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太平洋出现夏威夷高压,此时是北半球夏季,宿迁的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高温多雨.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题中①②两处分别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前者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后者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故答案为:(1)夏季;高温多雨.(2)
季风风向 形成原因
① 东南风(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② 西南风(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点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1 / 1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3.2 气压带和风带 同步练习(A卷)
一、单选题
(2022高二下·南阳期末)下图为2022年2月3日20时世界某区域风流场(某一时刻气流运动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  )
A.甲地气流逆时针辐散 B.乙地气流逆时针辐合
C.丙地盛行东南季风 D.丁地水土流失严重
2.形成丙地风流场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 B.纬度高低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洋流性质差异
【答案】1.B
2.C
【知识点】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一、气旋: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气旋近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悬殊。小气旋的水平尺度为几百千米,大的可达三、四千千米。气旋的垂直气流是上升的,多阴雨天气。
二、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水平旋涡。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则相反。由于在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的形成。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若是在夏季,则天气炎热而干燥。如果反气旋长期稳定少动,则常出现旱灾。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就是在副热带反气旋长期控制下造成的。冬季,反气旋来自高纬大陆,往往带来干冷的气流,严重者可成为寒流。
三、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分布的差异,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性转换;对于有些地区而言,地形作用的因素也会对季风的形成产生很大影响。
夏季,由于大陆上的土壤比热容较低,而海洋中的水比热容较高,因此,同时受到太阳的炙烤,陆地上迅速增温,并加热低层大气,使之密度降低,气压也随之降低,而海洋上增温则非常缓慢,海表附近空气温度较低,气压较高,就像是水从高处向下流,空气也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这样气流就由海洋吹向大陆,空气潮湿温和;冬季则相反,大陆上的空气降温快,气压高,而海洋上则降温慢,气压低,气流由大陆吹向海洋,空气寒冷而干燥。
1.结合区域风流场示意图,甲地气流为顺时针辐散,A错误;乙地为逆时针辐合,B正确;丙地位于日本附近,处在季风气候区,结合流场示意图,此时盛行西北季风,C错误;丁地位于大、小兴安岭附近,此时处在冬季,降水较少,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误,故答案为:B选项。
2.丙地处在季风气候区,丙处风流场为西北季风,季风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C选项正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纬度高低、洋流性质差异不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22高一下·高县开学考)如图为某节气前后某半球近地面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图中表示的节气和半球是(  )
A.夏至日 北半球 B.夏至日 南半球
C.冬至日 北半球 D.冬至日 南半球
4.图中b气压带的成因及气流运动是(  )
A.热力因素 气流下沉 B.热力因素 气流上升
C.动力因素 气流上升 D.动力因素 气流下沉
5.图中a风带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答案】3.A
4.D
5.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个高气压带,以及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北纬30°附近)和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气压带间形成六个风带。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形成六个环流圈(在北半球三个,南半球三个)。
3.图中的风向向右偏,是北半球,排除BD;图中的气压带向北移动,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符合条件的只有A。
4.图中的b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是动力因素,气流下沉,符合条件的只有D。
5.图中的a是东北信风,风向是东北风,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宁南开学考)读图下“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甲图表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乙图所示季节B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东北风
C.气候湿润 D.有太阳直射
8.终年受A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6.B
7.B
8.D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6.甲图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故答案为:B。
7.乙图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表示北半球的冬季。B地此时受东北信风的影响,盛行东北风,气候较干燥,AC错,B正确;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而B地处北半球,此时无太阳直射,D错。故答案为:B。
8.A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D正确;一般而言,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B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C错。故答案为:D。
(2022高一下·广饶开学考)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10.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9.D
10.A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解析】【点评】季风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东亚 温带季风 西北季风 东南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东南亚、南亚 热带季风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干燥 湿润
9.结合图中气压带和风带风向判断,①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②是北半球西风带,③是北半球西风带,④南半球西风带;③④图中气压带位于极圈附近,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①②图中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0.南亚夏季风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的,与南亚夏季风形成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带①,A正确。故答案为:A。
(2021高一上·乐山期末)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2.图中的M气压带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13.图中M、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最可能是(  )
A.M气压带—7月 B.M气压带—3月
C.N气压带—7月 D.N气压带—1月
【答案】11.D
12.D
13.C
【知识点】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11.读图可知,图中M位于回归线附近,副热带地区,风吹向南北两侧,因此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南北纬60度附近,C错误;极地高气压带位于南北纬90度附近,C错误。故答案为:D。
12.由图中M气压带北侧为西南风,南侧为东北风,风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错误,D正确;气压带在不受海陆分布影响时,是呈条带状在全球分布的,东、西半球都有分布,AB错误。故答案为:D。
13.图中M气压带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大致位于30°N以南位置,应是气压带风带南移,为1月份,AB错误;N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所示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为7月份。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2021高二下·吉林期末) 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如图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沙尘漂洋过海的动力可能是(  )
A.盛行西风 B.极地东风 C.东南信风 D.东北信风
15.出现漫天黄沙会使(  )
A.大气反射作用减弱 B.对紫外线吸收加强
C.近地面大气辐射减弱 D.地面辐射增强
16.关于撒哈拉每年给大西洋和美洲输送1.8亿吨沙尘,说法合理的是(  )
①沙尘沉降,增加了亚马孙雨林土壤肥力②沙尘作为营养物质,促进海洋藻类的生长
③严重影响到了美国人民身体健康④严重破坏了美洲和海洋的生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4.D
15.C
16.A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具有强烈淋溶作用和生物循环旺盛的特征,养分大多储存在地表的生物体内,土壤贫瘠,而沉降的沙尘带来一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肥力。沙尘沉降后有利于增加海洋中的有机盐类,促进海洋生物及海洋藻类的生长。
14.撒哈拉沙漠上尘土通过大气环流输送至其他地区,图中显示,撒哈拉沙漠处于北半球低纬地区,盛行东北信风,撒哈拉沙漠向外输送的尘土由东向西运动,因此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大量尘土的动力为东北信风,D正确。盛行西风位于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与撒哈拉沙漠所处位置不相吻合,A错误。极地东风影响极地附近地区,B错误。东南信风影响南半球低纬度地区,C错误。故答案为:D。
15.出现漫天黄沙会使大气反射作用增强,A错误。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漫天黄沙对紫外线基本无影响,B错误。出现漫天黄沙会削弱太阳辐射,进而使地面辐射减弱,近地面大气辐射减弱,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
16.热带雨林具有强烈淋溶作用和生物循环旺盛的特征,养分大多储存在地表的生物体内,土壤贫瘠,而沉降的沙尘带来一定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肥力,①正确。沙尘沉降后有利于增加海洋中的有机盐类,促进海洋生物及海洋藻类的生长,②正确。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主要影响南美洲地区,对美国影响较小,③错误。沙尘对美洲和海洋的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有利于增加亚马孙雨林的土壤肥力,促进海洋藻类的生长,而并非都是消极作用,④错误。综上,故答案为:A。
二、综合题
17.(2021高一上·金台期末)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E、G对应节气   ,   。
(2)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   (气压带名称),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B处气候特征   ,盛行   季风(风向),此风向成因是   ,其形成与右图中的   有关(填E、F、G序号),②处风带名称   。
【答案】(1)夏至;冬至
(2)夏;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3)高温多雨;西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E;东北信风带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右图E气压带、风带向北运动且达到最北的位置,为北半球的夏至;右图G气压带、风带向南运动且达到最南的位置,为北半球的冬至。
(2)读左图可知,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由于亚欧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为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把高压保留在海洋上。
(3)读左图可知,B处为南亚地区,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主要原因是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该气流来自低纬度海洋,所以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的形成与右图中的E有关;②处风带位于赤道以北的的低纬度地区,是东北信风带。
【点评】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18.(2019高一上·潮州期中)读“季风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甲   ,丁    。
(2)图2中的气压带名称是   ,常年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
(3)描述印度半岛夏季风的形成并分析印度半岛的气候特征。
(4)分析东亚夏季风的成因以及冬、夏季风对我国气候有何影响。
【答案】(1)亚洲高压;夏威夷高压
(2)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
(3)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印度半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夏季风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风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知识点】季风环流;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1)甲所在的图1中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南风,由此可判定北半球为冬季,陆地形成高压,甲位于亚欧大陆,为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丁所在的图2中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南风,由此可判定北半球为夏季,陆地形成低压,海洋为高压,丁位于太平洋中,为夏威夷高压。(2)图2中气压带位于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3)图2可知,印度半岛的夏季风为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印度半岛纬度低,全年高温;冬季盛行东北风,东北风来自内陆,较干燥,受其影响,降水少;夏季盛行西南风,西南风来自印度洋,带来丰沛水汽,受其影响,降水多,因此印度半岛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4)东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亚欧大陆升温迅速,形成亚洲低压;陆地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切断,在北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形成东南季风。
东亚夏季风为东南风,来自海洋,水汽含量多,湿润,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温度低,水汽含量少,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寒冷干燥的天气。
【点评】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19.(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   风,D点   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   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答案】(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2)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
(4)西南;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海陆分布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⑴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A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也叫亚洲高压,B是阿留申低压。
⑵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被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⑶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位于高压中心东侧,盛行西北风,D点位于高压中心南侧,吹东北风,此季节我国是冬季,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
⑷D地位于南亚,7月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等。
故答案为:(1)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2)冬季大陆温度低、气流下沉;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偏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季风环流的形成及不同季节气压分布状况。海陆热带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北半球夏季时在印度半岛上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是在西伯利亚或蒙古附近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亚季风想形成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同时还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影响。
20.(2015高一上·宿迁期末)读“某季节亚洲季风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季节为   ,宿迁的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   .
(2)写出图中①②两处季风风向及形成原因.
季风风向 形成原因
①        
②        
【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
(2)东南风(东南季风);西南风(西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知识点】季风环流
【解析】【分析】(1)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太平洋出现夏威夷高压,此时是北半球夏季,宿迁的气候特征总体表现为高温多雨.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题中①②两处分别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前者的成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后者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故答案为:(1)夏季;高温多雨.(2)
季风风向 形成原因
① 东南风(东南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② 西南风(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点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