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教材是分成3个部分来呈现的。第一部分是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第二部分是通过拼角的实验来探究并归纳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第三部分是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这样编排由发现问题,到验证问题,再到运用规律,充分体现了知识结构的有序性和强烈的数学建模思想,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基础技能。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授课对象为四年级的学生。此时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阶段,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存在困难。因此,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材特点,我充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方法的比较,主动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会学生主动探究新识的方法,学会运用转化迁移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难点: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是180°。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猜谜语:(课件)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名称)三角形
2、复习旧知(课件)
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说说下面的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延伸和发展。让复习自然过渡到新知,为学习新知作铺垫,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三角形争吵图。
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很多平面图形。一天三角形兄弟忽然吵了起来,锐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的大,直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直角,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它们说的对吗?(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导入新课,极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揭示“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
(1) “内角”的概念。
①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提问: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在哪?谁来指给大家看。
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啊?
②(学习活动)活动要求:每人从学具筐中任选一个三角形,标出它的内角。
3、“内角和”的概念。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那什么叫“内角和”呢?
(2)师小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
(设计意图:学习“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为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作铺垫,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动手操作:量一量,汇报交流,提出猜想。
(1)、量一量,算一算每个小组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他们的和,填写在小组活动记录表中。
小组活动记录表
∠1 ∠2 ∠3 内角和 发现规律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2)、学生汇报测量、计算结果。
活动交流和概括: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内的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180o。
(3)、通过测量结果,提出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明确探究任务,自主、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填写观察记录。以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共同分享探究成果,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规律。)
5、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1)小组合作。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小组活动:请你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办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小组汇报交流。(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①剪拼法:将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组成一个平角是180度。
②折拼法: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3)教师小结:(课件演示验证方法)刚才同学们用量、折、剪、拼、计算等这么多巧妙的方法得出,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剪、拼、折等一系列实验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图形性质。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多煤体课件演示验证的多种方法后,再让学生试试每种验证方法,能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
6、通过拼一拼的活动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
(1)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
(2) 汇报交流。
(3) 课件演示,教师小结;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 )度。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动态的课件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关系。)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下面图形中被小福娃遮住的角是多少度?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判断下列说法对吗
①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 。( )
③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60 ,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个锐角三角形。( )
4、小游戏:帮角找朋友
5、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哪块去。为什么?
(设计意图:合理设计有效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多煤体课件出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总结。
1、课件出示学习体会:
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使用哪些方法可以验证这个结论?
2、课后实践
请你设计一个三角形,并说出每个内角的读数,比一比谁设计的三角形更特别,内角和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把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系统概括、深化,便于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后实践小活动,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后实践中。)
(五)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想:∠1+∠2+∠3=180°?
验证:测量、剪拼、折拼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