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测试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上册(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测试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上册(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14: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提升训练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知识点1 七七事变
1. 《灾难与转折 1937》一书(见右图)系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忻平所著。1937 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百团大战
2. 面对日军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 以下四位抗日英雄,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
①李宗仁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知识点2 第二次国共合作
3. 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新四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  )
A.长征途中   
B.北伐途中
C.九一八事变中   
D.七七事变后
4. 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
C.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知识点3 淞沪会战
5.“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这首著名的《歌八百壮士》创作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6. 某同学在制作手抄报时,选取了下面一段文字,这位同学制作的手抄报的主题是(  )
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
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7. 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8. 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九运动
9. 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这段历史,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作刀靶练习刺杀
问题 两幅照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它发生于哪一年 看完照片,你有什么看法
11.史料实证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卢沟桥上的阴谋】
  材料一 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今井武夫回忆录》
  材料二 在军事演习中借口失踪的士兵叫志村菊次郎,七七事变后,被遣送回到家乡,1941年,重新入伍!
(1)阅读材料一、二,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史料实证 热血儿女的团结】
  材料三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2)从材料三中我们可得出哪些有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三中所述“宣言”的发表给中国抗战带来的影响。
答案全解全析
1.B 1937年,中国的“灾难与转折”是指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选B。
2.B 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爱国将领是佟麟阁、赵登禹,②③正确。 故选B。
3.D 依据题干“一支新四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中国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D符合题意。
4.D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取消红军番号,接受国民政府统辖,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团结合作,抗击日寇入侵的诚意。故选D。
5.C 淞沪会战期间,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C正确。
6.D 1937 年 12 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犯下了滔天罪行。 故选 D。
能力提升全练
7.A 根据所学可知,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8.C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所以C符合题意。
9.A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信息与南京大屠杀有关,要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应该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故选A。
史料拓展全练
10.南京大屠杀。1937年。南京大屠杀是日军不可抹杀和用中国人民的鲜血写出的事实;日本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掩盖其侵华罪行,必然遭到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抗议;这段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两幅照片反映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的暴行。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素养探究全练
11.(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士兵失踪纯属借口。
(2)中国共产党取消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名称;改编军队;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以民族利益为重,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解析 (1)由材料一、二可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士兵失踪纯属借口。(2)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可知:中国共产党取消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名称;改编军队;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以民族利益为重,牺牲自己的利益换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意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