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马赛曲-La Marseillaise
鲁热·德·利尔-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é! 光荣一天等着你!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举起染满鲜血的旗!
Entendez-vous dans les campagnes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
Mugir ces féroces soldats 嗥叫祖国土地,
Ils viennent jusque dans vos bras 他冲到你的身边,
Egorger vos fils,vos compagnes! 杀死你的儿女和妻。
Aux armes, citoyens! 武装起来,公民们!
Formez vos bataillons! 把队伍组织好!
Marchons, marchons! 奋起!奋进!
Qu'un sang impur 用肮脏的血
Abreuve nos sillons! 做肥田的粪箕!
法兰西共和国 the French Republic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一、大革命的背景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
1710年-1774年
波旁王朝第四位国王,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经济问题严重。其软弱和无效的统治导致了王朝的衰弱。
骂名传天下的路易十五
我死后何惧洪水滔天。
——路易十五
衰败
天才
锁匠
路易
十六
1754年-1793年
波旁王朝第五位国王。路易十五留给他一个千疮百孔的法国。他对治国安邦之术丝毫不感兴趣,但才艺俱佳,喜欢制锁和打猎,外号“锁匠皇帝”。王后生活奢侈华丽,致国库空虚,债台高筑,人称“赤字夫人”。财政危机使社会矛盾激化。
路易十六改造的斜刃断头台
风雨飘摇
自由
平等
博爱
法兰西共和国 the French Republic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精神动力: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影响世界。
一、大革命的背景
卢梭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伏尔泰
1694年-1778年
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孟德斯鸠
1689年-1755年
卢梭
1712年-1778年
法国启蒙思想家
依据材料概括启蒙思想的内容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人是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
——卢梭《社会契约论》
共和国可以给予公民充分的政治自由,即让公民感到很安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精神动力: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影响世界。
一、大革命的背景
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他的代表作《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
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理性
反对神学思想,提倡人文主义
14一17世纪
18世纪
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精神动力: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启蒙运动:主张自由、平等和民主,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影响世界。
一、大革命的背景
伏尔泰和卢梭宣扬“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论”,强调君主如果实行暴政,人民有权力推翻它。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路易十六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农民
教士
贵族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特权;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属于第三等级。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会议不定期。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法国已经有175年未召开过三级会议了。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举债无门的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想通过它来筹款。
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财政收入为5.03亿锂,支出为6.29亿锂,国债45亿锂,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法国付出了20亿里弗尔(简称锂)的巨额资金。
时间及议题:
1789年5月,讨论征税问题。
财政危机严重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1789年5月5日,法国凡尔赛宮,三级会议
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和武装,支持制宪议会。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巴黎人民终于以200人死伤的代价,攻克了城堡,把这座可憎的监狱匀为平地。这一行动,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为纪念这一天,7月14日成了法国的国庆日。
巴士底狱,原为城堡,后作为国家监狱,囚禁政治犯,成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由拉法夷特等起草,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依据材料概括《人权宣言》的进步性:
第一条 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根本在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皆不得行使国民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七条 财产是不可侵犯与神圣的权利。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1年6月,法国国民卫队和民众押解出逃失败的国王一家回巴黎;1791年9月路易十六接受并宣誓接受新宪法。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1791年宪法,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
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
为保卫革命成果,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把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们攻占了王宫,革命市政府把路易十六关押在丹普尔堡。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3.发展: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21日,39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九个月后,38岁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3.发展: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结成反法联盟,保王党妄图复辟。
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君主深受震动,他们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革命。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3.发展: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雅各宾派专政,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
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雅各宾派是法国时期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领导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上台执政,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帮助法国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罗伯斯庇尔
1758-1794
在恐怖时期未经审判而匆忙处死者约4万人……同时,还把成千上万一时不理解大革命的农民,也一律认定为反革命,予以大规模的绞杀……
——《法国大革命反思》
第121条:法国人民同占领其领土的敌人决不讲和。
——1793年6月雅各宾宪法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3.发展: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雅各宾派专政,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
罗伯斯庇尔
被送上断头台
恐怖政策使人人自危,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内部各派矛盾,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我,罗伯斯庇尔,长眠于此,过往的行人啊,不要为我哀伤,如果我活着,你们谁也活不了。
罗伯斯庇尔,不可腐蚀者,人民的捍卫者,创造国训:自由,平等,博爱
二、大革命的历程
1.导火线:1789年5月,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2.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制定宪法。
3.发展:1792年9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雅各宾派专政,平息国内叛乱,打退反法联军。
5.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它是直至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而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恩格斯
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的打击,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 唐晋 《大国崛起》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之后,反法联盟卷土重来,人民渴望和平时期早日到来,资产阶级更期望能稳统治秩序,历史把一位英雄送到了法国人民面前——
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远征意大利、远征埃及
1769.8.15~1821.5.5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建立起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799年10月,回到法兰西共和国的拿破仑被当作英雄来欢迎。从土伦战役发迹到发动雾月政变,拿破仑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神话,他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点,不仅让法兰西的人民对他痴迷,也为当时欧洲的有志青年所崇拜。
《英雄交响曲》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804年,为整理革命以来立法成果,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有公正的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法国《民法典》
自由平等
保护私有财产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很多国家民法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纪念《民法典》颁行200周年
(法国2004年邮票)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拿破仑
在《拿破仑法典》颁布后的近100年的时间内,欧洲先后有25个国家以该法典为蓝本制定本国的民法典,如丹麦、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等。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拿破仑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拿破仑凭借卓越军事才能一一打败了敌国奥地利,普鲁士,荷兰,西班牙等。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屈服在法国的脚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法国的威望。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国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社会的摧毁人。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3.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1812年5月,拿破仑率领操12种语言的近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俄军坚决反抗拿破仑侵略,虽然法军一路取得胜利,进入莫斯科,但伤亡惨重。亚历山大一世留给法军一座空城及全城大火,拿破仑军队无功而返,法国元气大伤。
那些男人就如同是一群魔鬼,他们裹着女人的斗篷、奇怪的地毯碎片或者烧满小洞的大衣。
——俄国人描述拿破仑军队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3.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
4.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4年,法军再败,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1814年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放逐到厄尔巴岛上,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帝国覆灭
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不甘失败的拿破仑1815年2月16日,避开英舰监视,率领1000人重新潜回巴黎,3月19日,在人民和军队拥护下,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以图恢复昔日荣光。路易十八逃出巴黎。
百日王朝
三、大革命的巩固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拿破仑法典》(体现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称帝。打败反法联盟,横扫欧洲大陆(双重性质:革命性与侵略性)。
3.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
4.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统帅法军同英国威灵顿公爵统帅的欧洲联军,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镇,展开持续约12小时的大决战,最终以拿破仑战败而告终。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
欧洲国家惊恐万分,他们迅速集结第七次反法联盟,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拿破仑仓促迎敌——
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
——雨果
圣赫勒拿岛——拿破仑的葬身地
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想重整旗鼓,然而法国人已经厌倦了战争和动荡,独木难撑的拿破仑同意退位,任由处置,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1815年10月,末路英雄拿破仑及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
我希望能够把我的骨灰安葬在塞纳河畔,安葬在我如此热爱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临终遗言
1.(2021·四川中考真题)近代西方民主制的确立是反复斗争的结果。下图描述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2021·辽宁中考真题)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人权”“法治”“自由“平等”的文献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3.(2021·山东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输人的关键词分别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走向近代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中考演练
3.(2021·湖北)近代史上,哪一部法律文献成为多国民法的参照蓝本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4.(2021·广西中考真题)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649年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B.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C.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北美人民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决定组建大陆军
5.(2021·四川中考真题)“19世纪初期,它不仅敲响了欧洲封建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述的是( )
A.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后果 B.德国法西斯崛起的威胁
C.彼得一世对外扩张的作用 D.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中考演练
英雄魂归故里
19年后,法国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力普国王派其子乘军舰前往圣赫勒拿岛,运送拿破仑遗体回国。1840年12月15日,巴黎人民满腔热情地举行了隆重的接灵仪式。他的灵柩穿过刚刚完工的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
法兰西共和国
评价拿破仑:
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8日,被包裹的法国地标建筑正式向公众开放。
人们至今崇拜他,并不是出于丧失理智的狂热,而是出于冷静的思考。人们至今怀念他,并不是他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赫赫战功,而是他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使法国人民走出了大革命后的混乱和恐怖,重塑了法国的辉煌——
法兰西共和国
1789.5
召开三级会议
1789.7
1791
1793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
处死路易十六
1789.8
1792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1799
1804
1815
拿破仑发动政变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制定 《拿破仑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