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7《语文园地》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个语文园地有 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交流关于积累运用好词好句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写句子;学习了寻物启事的格式,练习写寻物启事;书写提示,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日积月累,积累了古代成语。
二、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书写,使其掌握撇捺的写法。
2.学习摘抄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养成摘抄的好习惯,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书写,使其掌握撇捺的写法。
2.学习摘抄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
撇捺的写法
四、说学情
语文园地二已经介绍了使用钢笔和执笔姿势,学生已经堂握了横商和竖商的写法,有了书法练习的意识,在学习撇捺时重点指导撇捺如何写得舒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师:同学们平时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吗?听听下面的几位同学怎么说吧?
2.生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3.摘抄的方法和意义:
(1)把写得好的句子记录在摘抄本上。
(2)归类摘抄,分门别类,经常翻看。
(3)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写感受。
(4)注明出处,方便自己再次阅读原文。
二、书写提示
1.生自行观察格子中的汉字,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每一个字里都有撇捺两种笔画。)
2.师出示撇捺的书写模型,生观察撇捺的形状。
3.指导学生书写撇捺。
4.生在田字格中练习生字写法。
二、日积月累
1.师范读《采莲曲》,生跟读。
2.生自读诗歌,结合图片理解古诗含义。
3.指生说自己读诗后都想到了什么画面?
4.师明确诗意: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5.生自主读背古诗。
三、学生练习本节课的生字,并在摘抄本上抄录古诗。
四、推荐阅读《小王子》,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录在你的摘抄本上。
六、说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摘抄:好词好句、分门别类、读后感言、注明出处
“得”的用法:补充说明某情况或程度
顶真的修辞:意思连贯,一气呵成
七、说教学反思
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比如撇捺的写法、摘抄的方法、“得”的用法、顶真修辞等,授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拔,让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再通过读写练习,效果较好。本课未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评价方面也有所欠缺。
三年级语文上册-7《语文园地》说课稿(部编版)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第二课时的“书写提示”意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书写撇和捺;“日积月累”安排了王昌龄的《采莲曲》,意在让学生理解古诗,积累背诵古诗。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掌握“英、及、蒙”等8个汉字的字形特点,在书写中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努力把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 能正确朗读《采莲曲》,借助插图、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感受采莲女的劳动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和练习,引导学生了解撇和捺要舒展的书写要点,写好“英、及”等8个带有撇、捺笔画的字。
四、说学情
1、基于识字写字:三年级的学生具备正确的书写姿势,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书写能力,但是钢笔字的书写刚刚起步,习惯还要再巩固,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有待提高。
2、基于阅读:在古诗词的阅读方面,学生能自主解决字音的困难,但在理解诗句方面需要小伙伴的互助,借助插图、注释,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便能背诵。
五、说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激趣导入:活动一
1.点出学习内容。
2.回忆书写提示内容。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
评价要求
点题,明确要求。
二、环节二
书写提示:
活动一(5分钟)
1.认读需要书写的生字。
2.提醒注意的难写的汉字或者笔画。
3.读儿歌,明确撇捺书写的要点。 (完成目标一)
评价要求:
通过正确认读,细心观察,关注撇捺特点,为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13分钟)
1.提出难写的字,观察老师的范写。
2.自主练习书写。做到姿势正确,书写正确,力求美观。
(完成目标一)
评价要求:
通过自主观察发现难点,在模仿学习中掌握书写方法。(评价目标一)
活动三(5分钟)
1.自评。在自己写的漂亮的字下面画一个三角。
2.小组评。在小组内比比谁写的好,好在哪里。
3.优秀作品展示。 (完成目标一)
评价要求
在评比中说出自己的见解与书写方法。(评价目标一)
三、环节三
日积月累(13分钟)
活动一(9分钟)
1.出示《采莲曲》,了解古诗题目,及其作者。
2.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解诗意。小组讨论诗意,并展示。
4.背古诗。(完成目标二)
评价要求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在朗读中达到熟读成诵。(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3分钟)
1.读《采莲曲》。读准字音。
2.质疑问难,师生合作解决诗意。
3.再读古诗,力求会背。 (完成目标二)
评价要求
拓展课外古诗《采莲曲》,领会故事大意,读出采莲女的辛苦与快乐。(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1分钟)
体会两首《采莲曲》表达的情感。(完成目标二)
评价要求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评价目标二)
六、说教学反思
1.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交流关于积累运用好词好句的知识,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写句子;学习了寻物启事的格式,练习写寻物启事;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积累了古代成语。
2、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以学生自己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不足之处在于∶
1、课堂上应该以练为主,指导为辅。老师要把练和说的机会,多让给孩子。
2、学生的课前准备不太充分。课前应该布置孩子先去预习,搜集好相关的素材。这样子课堂上才不会一问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