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课件(共37张PPT)+素材+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课件(共37张PPT)+素材+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9 14:40:5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商山早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逐联赏析,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教学难点〗
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2.写作背景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作者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于是有了这首诗。
三、预习设计
1.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补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答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答案:⑴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⑵直挂云帆济沧海⑶沉舟侧畔千帆过⑷月有阴晴圆缺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寂寞、怅惘、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⑵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月夜忆舍弟》的作者_____,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
⑵《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河间人,____代诗人。曾任随州刺史,世称________。
⑶《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_____,字_____,唐代著名______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列“______________”之首,与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的倡导者。
⑷温庭筠,字_____,_____诗人,与________齐名,史称“温李”,被誉为“________”鼻祖。
答案:⑴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⑵刘长卿 文房 唐 刘随州⑶韩愈 退之 散文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⑷飞卿 晚唐 李商隐 花间派
5.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庭筠( ) 征铎( ) 茅( )店 槲( )叶 枳( )花 驿( )墙 凫( )雁
答案:yún duó máo hú zhǐ yì fú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晨起动( )征铎( ),客行悲故乡。
⑵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 )霜。
⑶槲( )叶落山路,枳( )花明( )驿墙( )。
⑷因思杜陵梦( ),凫( )雁满回塘( )。
答案:⑴震动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征,远行。铎,大铃。⑵乡村小客舍,同“茅舍”。 木板架设的桥。⑶一种落叶乔木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使……明艳 驿站的墙壁⑷杜陵:地名。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野鸭 岸边曲折的池塘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六、研读诗歌
1.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⑴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⑵意象叠加的实例: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③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④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明确:⑴难写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⑵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意象叠加)
5.颈联“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七、课堂总结
1.结构图解
2.写作特色
⑴意象叠加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⑵相互映衬、虚实相生。
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异乡的画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是故乡的画面。前者凄清、冷寂,后者温馨、美好,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异乡,虚写故乡, 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主题归纳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八、拓展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你知道羁旅诗有哪些特点吗?
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
九、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场景,引起旅行者的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选取优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动静结合,点染事物,赋情于景,进一步渲染典型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4.因恩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B.颔联描写了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C“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
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
答案:A【解析】A通过描写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羁旅诗。
首联:商队早行,心情悲凉。
颔联: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颈联:枳花怒放,天色微明。
尾联: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商山早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商山早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逐联赏析,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学习难点〗
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2.写作背景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作者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于是有了这首诗。
三、预习设计
1.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补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寂寞、怅惘、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月夜忆舍弟》的作者_____,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
⑵《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河间人,____代诗人。曾任随州刺史,世称________。
⑶《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_____,字_____,唐代著名______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列“______________”之首,与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的倡导者。
⑷温庭筠,字_____,_____诗人,与________齐名,史称“温李”,被誉为“________”鼻祖。
5.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庭筠( ) 征铎( ) 茅( )店 槲( )叶 枳( )花 驿( )墙 凫( )雁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晨起动( )征铎( ),客行悲故乡。
⑵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 )霜。
⑶槲( )叶落山路,枳( )花明( )驿墙( )。
⑷因思杜陵梦( ),凫( )雁满回塘( )。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研读诗歌
1.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⑴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⑵意象叠加的实例: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5.颈联“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七、课堂总结
1.结构图解
2.写作特色
3.主题归纳
八、拓展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你知道羁旅诗有哪些特点吗?
九、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场景,引起旅行者的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选取优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动静结合,点染事物,赋情于景,进一步渲染典型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B.颔联描写了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C“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
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羁旅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商山早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逐联赏析,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学习难点〗
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进程〗
一、导入新课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2.写作背景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作者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于是有了这首诗。
三、预习设计
1.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补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寂寞、怅惘、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⑴《月夜忆舍弟》的作者_____,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
⑵《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河间人,____代诗人。曾任随州刺史,世称________。
⑶《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_____,字_____,唐代著名______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列“______________”之首,与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的倡导者。
⑷温庭筠,字_____,_____诗人,与________齐名,史称“温李”,被誉为“________”鼻祖。
5.给加点的字注音
温庭筠( ) 征铎( ) 茅( )店 槲( )叶 枳( )花 驿( )墙 凫( )雁
四、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五、疏通诗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晨起动( )征铎( ),客行悲故乡。
⑵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 )霜。
⑶槲( )叶落山路,枳( )花明( )驿墙( )。
⑷因思杜陵梦( ),凫( )雁满回塘( )。
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研读诗歌
1.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3.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⑴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⑵意象叠加的实例: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5.颈联“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七、课堂总结
1.结构图解
2.写作特色
3.主题归纳
八、拓展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你知道羁旅诗有哪些特点吗?
九、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场景,引起旅行者的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选取优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动静结合,点染事物,赋情于景,进一步渲染典型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B.颔联描写了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C“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
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羁旅诗。
参考答案
三、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⑴雾凇沆砀 上下一白⑵直挂云帆济沧海⑶沉舟侧畔千帆过⑷月有阴晴圆缺
3.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⑵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4.⑴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诗圣 诗史⑵刘长卿 文房 唐 刘随州⑶韩愈 退之 散文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⑷飞卿 晚唐 李商隐 花间派
5.yún duó máo hú zhǐ yì fú
四、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五、1.⑴震动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征,远行。铎,大铃。⑵乡村小客舍,同“茅舍”。 木板架设的桥。⑶一种落叶乔木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使……明艳 驿站的墙壁⑷杜陵:地名。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野鸭 岸边曲折的池塘
2.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六、1.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2.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⑴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⑵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③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抒怀》)
④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4.⑴难写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⑵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意象叠加)
5.“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6.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七、1.
2.⑴意象叠加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⑵相互映衬、虚实相生。
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异乡的画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是故乡的画面。前者凄清、冷寂,后者温馨、美好,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异乡,虚写故乡, 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八、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
九、㈠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4.因恩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㈡1.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3.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4.A【解析】A通过描写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首联:商队早行,心情悲凉。
颔联: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颈联:枳花怒放,天色微明。
尾联: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商山早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上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理解诗意,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逐联赏析,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2.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教学难点〗
领会意境,明确本诗“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晚唐诗人。温庭筠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作者介绍
有关资料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诗人本是太原人,因在长安南郊(即“杜陵”)安了个家,在一些诗歌里,他把长安南郊说成故乡。作者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于是有了这首诗。
2.写作背景
预习设计
1.请把韩愈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一诗补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根据课文填空
⑴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 ⑵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⑷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雾凇沆砀
沉舟侧畔千帆过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下一白
月有阴晴圆缺
3.根据理解填空
⑴杜甫《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出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寂寞、怅惘、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⑴《月夜忆舍弟》的作者_____,字_____,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
⑵《长沙过贾谊宅》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河间人,____代诗人。曾任随州刺史,世称________。
⑶《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的作者_____,字_____,唐代著名______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列“______________”之首,与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的倡导者。
⑷温庭筠,字_____,_____诗人,与________齐名,史称“温李”,被誉为“________”鼻祖。
现实主义
少陵野老
诗圣
诗史
文房
子美
4.文学常识填空
柳随州

退之
杜甫
散文
刘长卿
古文运动
飞卿
晚唐
唐宋八大家
李商隐
花间派
韩愈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温庭筠( ) 征铎( )
茅( )店 槲( )叶
枳( )花 驿( )墙
凫( )雁
yún
duó
máo

zhǐ


朗读诗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标出节奏。
晨起动 征铎,客行悲故乡。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震动
疏通诗意
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征,远行。铎,大铃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乡村小客舍,同“茅舍”
木板架设的桥
槲叶落山路,枳花 明 驿墙。
使……明艳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一种落叶乔木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驿站的墙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 回塘。
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野鸭
岸边曲折的池塘
杜陵:地名。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
译文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1.本诗描写的景色是哪个季节的?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赏析诗歌
2.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呜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3.颔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
⑴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
这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⑵意象叠加的实例: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③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④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对三、四两句高度赞赏,说它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其“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⑴难写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⑵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意象叠加)
5.颈联“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6.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1.结构图解
商山早行
首联:商队早行,心情悲凉。
颔联: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颈联:枳花怒放,天色微明。
尾联: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旅途中的孤独寂寞,
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课堂总结
⑴意象叠加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选取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用动词、形容词,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一二闲字,不标明名词间的关系,使之间的关联有跳跃性,能调动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由组合,获得广阔的想象理解的空间,组成的画面更丰满。这就是古典诗歌的“意象叠加”法。
1.写作特色
⑵相互映衬、虚实相生。
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异乡的画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是故乡的画面。前者凄清、冷寂,后者温馨、美好,这两幅画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一致的。表现的手法有异,一个以哀景写哀情,一个以乐景反衬哀情,一实一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异乡,虚写故乡, 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3.主题归纳
拓展延伸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你知道羁旅诗有哪些特点吗?
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等。
1.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场景,引起旅行者的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选取优特征性的景物,表现早行之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课堂检测
㈠理解性默写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动静结合,点染事物,赋情于景,进一步渲染典型环境,使气氛更显寂静、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槲叶落山路,
因恩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枳花明驿墙。
㈡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
B.颔联描写了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C“落”“明”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物,赋情于景。
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
A
通过描写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收集羁旅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