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1-03 07: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 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 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复习:1、空气的组成以及体积分数
2、污染空气的物质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引入:展示一瓶空气和氧气,请同学指出(不能),如何区分呢?
新课:
一、检验氧气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互动① 复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展示几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
明确:氧气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降温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固体。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互动② 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实验2-2:氧气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能,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明确: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
互动③实验2-3:硫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实验2-4:木炭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发白光②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实验2-5: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阅读教材如何完成实验并思考:
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点燃铁丝)
集气瓶底为什么要装少量水或沙?(防止铁丝燃烧生成的熔渣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底)
现象: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生成黑色固体④放热: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比较以上几个实验现象,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明确: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互动④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分析讨论下述问题:
1、填写下表(书35页)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2-1
实验2-2
实验2-3
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明确:1、都是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
2、都有氧气参加反应(氧化反应)
互动⑤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发热。你能举出一些比较慢的氧化反应的例子吗?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植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
明确:
进行得很缓慢的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
互动⑥
比较燃烧与缓慢氧化有哪些共同点?
明确:
1.都是氧化反应 2.都能放出热量。
学习小结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主要了解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具氧化性。
⑵区分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用途。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一、检验氧气的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降温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氧化性
1、实验:
(1)、硫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2)、木炭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发白光②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生成黑色固体④放热: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化合反应:特征“多变一”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四、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