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净化水的方法。
3. 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和实验法获取信息、培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与探究鼓励学生互相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过滤操作,水净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硬水的蒸馏。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海水、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杂质和细菌。展示自来水和长江水,可以发现长江水浑浊,含有较多杂质。长江水是如何变为澄清的自来水的呢?
2、新课——水的净化
3、合作探究
互动①
水的物理性质?自然界中天然水体,河水、湖水、井水、海水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明确: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的凝固点是0oC,沸点是100oC,4oC时密度最大,为1g/cm3。
因为天然水体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物,因此常出现浑浊状况(蓝色)。
互动②
净化水的措施有哪些?引导学生观察图3-15说明自来水厂净水的生产流程。
明确: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天然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杀菌→自来水。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等。
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 —— 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展示:沉淀的长江水(浑浊))
沉淀:静置沉淀
吸附沉淀:加明矾(明矾的作用: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之快速沉降)
沉淀后的水仍然浑浊——水中仍含有不溶性杂质?如何全部除去不溶性杂质呢?
过滤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互动③
按图3-16、图3-17操作,进行过滤比较。
明确:
(1)过滤所需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用品:滤纸
(2)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贴
二低
三靠)
3、吸附(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臭味
互动④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的水清澈透明,不再浑浊,是纯净水吗?
明确:
不是,因为经过上述处理的水除了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可溶性杂质。
互动⑤
用两支试管分别区等量的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蒸馏水中—— 泡沫多
自来水中——泡沫少、浮渣多
明确:
1、原因:自来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叫硬水,家中的水壶长时间烧水后,内壁形成一层水垢,这是因为在加热或长时间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形成水垢。
蒸馏水中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较软水
2、自来水是混合物,如何将它变为纯净物呢?
4、蒸馏—— 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得到纯水
工业上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纯水,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得到纯水。
互动⑥
什么样的水叫软水、硬水?
二、硬水与软水
明确:
含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互动⑦
如何检验硬水和软水?
明确:
实验3-3中的现象:肥皂水加到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到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很少,但有较多的浮渣。
互动⑧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麻烦?
明确:
1、洗衣服时,不但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2、锅炉用硬水形成锅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局部过热,引起变形,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互动⑨
如何实现硬水软化?
明确:
1、蒸馏
2、煮沸。
互动⑩
实验3-4,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明确:
1、加沸石防暴沸
2、气密性
3、沸腾不能太剧烈
4、开始馏出的液体弃去。
互动11
制取蒸馏水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
物理变化。
小结
⑴内容总结:本课主要学习净化水的方法、硬水的软化及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⑵方法归纳:留心生活区周边的水资源及污染情况,思考水被污染的原因,做义务督察员,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课题3 水的净化
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
过滤
仪器:
用品
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贴
二低
三靠
吸附
蒸馏
二、硬水与软水
1、硬水
2、软水
3、硬水与软化的鉴别方法。
4、硬水 软水的方法:蒸馏、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