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力与核反应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核的组成,进一步完善现代物理的物质观念;
了解四种相互作用,知道核力的性质,拓展相互作用观念;
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及质量亏损,巩固能量的观念;
通过质子、中子的发现史实,了解科学探究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符号的书写;
核反应方程;
质能方程。
教学难点:
原子核符号的书写;
比结合能与原子核稳定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
阅读,练习,讲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教学:
原子核的组成
【思考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谁发现了质子?怎样发现的?
(2)发现中子的原因是什么?是由谁发现的?
1、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中子与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2、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之中子和质子被统称为核子;
3、原子核符号:,X:元素符号;A:核的质量数;Z:核电荷数
核反应方程
核反应:利用天然放射性的高速粒子或人工加速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以产生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作核反应。
反应能: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会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作反应能。
情境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
情境2: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产生了碳14和一个中子。
总结:在核反应过程中,方程两边总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
练习1: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
(1)(钠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
(2)(铝核)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
(3)(氧核)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硅核)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练习2: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
核力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思考问题】(1)已知质子的质量为 1.67 ×10-27 kg,电荷量为1.6 ×10-19C,原子核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比较氦原子核中两个质子之间的库仑斥力与万有引力的大小。
(2)原子核内的质子之间存在较强的静电斥力,可它们为什么不分散反而结合成一个牢固的核呢?
核力: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它使核子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力被称为核力。
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引力)、电磁相互作用(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强力)和弱相互作用(弱力)。
结合能
情境:相距很远的两个物体,由于万有引力而相互接近,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最后撞在一起,一部分动能变成热并散失掉了。两个物体为了结合而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一些能量,如果要把它们分开,还要重新赋予它们能量。
【思考问题】如果要把原子核中的两个核子分开,可用什么方法?把核子分开需要的能量与核子结合放出的能量有什么关系?
1、结合能:原子核是核子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这个能量也是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释放的能量。
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叫作比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4、亏损的质量与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例题:已知中子的质量为 1.674 9×10-27 kg,质子的质量为 1.672 6 ×10-27 kg,氘核的质量为 3.343 6×10-27 kg,求氘核的比结合能。
练习3: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一个α粒子。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等于多少焦耳?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 131×10-25 kg,钍核的质量为3.786 567×10-25 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 72×10-27 kg。
课堂小结:
核反应方程书写: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亏损的质量与释放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第2题、第3题
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