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课:《背影》

文档属性

名称 朗读课:《背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1-03 09:30:54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背影朱自清朗读课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有《匆匆》、《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背影》等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人
交卸(xiè ) 奔丧(sāng) 橘子( jú )
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
栅栏(zhà )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朗读课文问题思考 文章几处写到
父亲的“背影” ?
(划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朗读出来)问题思考 文章几次写到
“我”流泪?
(划课文中的相关
语句朗读出来) 全文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
题目朴实无华,借典型的中国父亲内敛的形象(一个模糊而真切的背影),含蓄表达了父爱的深沉无私
通过“背影”,儿子读懂了父爱的真谛,悟出了自己的不成熟、不懂事(“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有内疚之情,满怀对父爱的感激背影 《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父子亲情,难于书表。但在这里,背影的一瞬化作了永恒,一个背影力敌万语千言的倾诉。背影,恰似一道情感的闪电,照彻千千万万颗赤子之心……深情朗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爱无言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父爱无言别后思念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 段落层次小结:回忆往事 悲凉气氛(别时家境)2-3
铺垫背影(细心关照)4-5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开篇设疑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1 (l)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话语虽然简短,却是深情的流露,含蓄着多少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父爱“有声”:“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怜惜、体贴儿子惦记儿子旅途是否平安不让儿子送,怕儿子离开座位后丢失行李。写作练习: 生活中,我们接受着来自不同人的关爱。
他们的关爱就好比空气之于呼吸——默默的、
深沉的、含蓄的、内敛的——自然到你无法察觉
这份关爱是否真的存在。
但当他们不得不因为某些原因,暂且或永久地
离开你时,你才发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那犹如
窒息般的空虚、遗憾甚至内疚。
请你检点一下自己的记忆长河,撷取一朵最令你
难忘的浪花,把它变成一篇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文吧![要求]:有感人的细节描写;叙事完整;400字左右;
记叙文,写于随笔本上,题目自拟。
课件21张PPT。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综合探究六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以调查家乡为例 看到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区域生活时,你是否也很想把自己所在区
域——家乡,介绍给远方的朋友,推介到世界。那么,就让我们体验
一次主题明确、问题具体、步骤扎实的社会调查,撰写一份有深度的
“来自家乡的报告”吧!什么是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时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
第二步:拟定提纲
第三步:实施调查
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第一步:确定主题 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社会生产特点:主要产业、主要的物产和分布等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人文特点:历史变革、名胜古迹、著名人物、教育科技发展成就等其他家乡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的家乡以云南元阳丹依的家乡为例:元阳梯田第二步:拟定提纲元阳梯田1.梯田发展的历史:梯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2.元阳的自然环境:元阳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怎样?4.人们的生活状况:人们的居住、饮食及精神活动有什么特色?这些与梯田农业有什么关系?3.梯田的生产状况:主要种植哪些作物?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要经过哪些环节?在高山上发展梯田生产,是如何解决“水”的问题的?……调查题目的选定 调查题目的选定的依据
⑴ 调查题目的选定要有现实意义
⑵ 调查题目的选择要与自己的知识相吻合
⑶ 选择容易调查的题目
⑷ 不要选择敏感的题目调查方法访谈(开调查会)
问卷调查法
观察法(实地考察法)、口头询问、上网查询、查阅文献资料等第三步:实施调查1.我们有哪些调查方法?1.我们可以向哪些人进行调查? 农民、工人等各行业的人,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一切与你调查主题有关的人、单位、组织、部门。 访问、问卷调查、野外实地考察、到图书馆查阅文字资料、上网查阅、到有关部门调查、绘制有关图表等等元阳梯田1.梯田发展的历史2.元阳的自然环境4.人们的生活状况3.梯田的生产状况访问实地考察到图书馆查阅文字图册杂志等资料上网查阅到有关部门调查实地考察查看资料(如:地图、图表等)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如何上网查询输入要查找的主题打开查询的网页打开查询的条目实地考察要注意记录调查结果可以绘制地图可以拍摄照片问卷调查如何设计问卷一、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 )2.年龄( )3.民族( )二、调查问题
1.你们在梯田上主要种植什么作物?
2.你们一般在几月份开始种植?什么时候收获?
3.你们是怎样解决灌溉问题的?
……注意点
1.问题尽可能做到科学、简明、不易产生歧义。
2.问题一定要紧扣调查主题。访问的几个注意点访问内容1、与调查主题有关联的内容。
2、侧重于文献资料较难查到的内容。访问对象1、对调查内容较为熟悉的人员。
2、对调查区域沿革、发展了解的人员。
3、被访人员的层次应广泛。(可按年龄、行业、受教育程度等划分)设计问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问题的语言要尽可能简单,陈述要简短。
2. 提问要保持中立,不带任何倾向性。
3. 不要问回答者不知道的问题。
4. 注意问题的顺序和控制问题的数量。
5.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的问题。问卷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1、优点:
问卷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
问卷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问卷法所得的资料便于定量处理和分析。
问卷法可以避免主观偏见,减少人为误差。
2、 弱点:
回收率难以保证。
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问卷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访谈记录
问卷
照片
资料摘录分析、整理成图表或文字筛选直接利用资料:处理:形成调查成果(报告、地图、记叙文等)如何撰写调查报告1.确定一个主题。
2.通过地图或文字说明区域的地理位置。
3.说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特别是对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方面。
4.通过照片和文字说明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5.写明调查的结论或者发现的问题及自己的建议。归纳小结社会调查的步骤 确定调查主题 设计调查提纲分析归纳整理撰写调查报告实施社会调查(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