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09 22:07:06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祖冲之像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知识结构
科学家祖冲之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课程标准

书法、绘画与雕塑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了解科学家祖冲之及其成就。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特征内在的联系。。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视频导入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名片
中文名称:贾思勰
出 生 地:山东益都
民 族:汉族
国 籍:北魏
代表作品:《齐民要术》
所处时代:北魏
职 业:农学家、官员
(曾担任过北魏高阳太守)
《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主要内容
1
地位
2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即平民。
“要术”,指通过生产劳动的谋生之术。
《齐民要术》目录: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北方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种作物要充分利用“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1、什么叫做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2、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思考:关于圆周率,你知道多少呢?
刘徽创造“割圆术”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思考:关于圆周率,你知道多少呢?
二、科学家祖冲之
1、人物简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他出身范阳祖氏,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数学家
祖冲之像
2、主要成就
(1)数学:
①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
世界近千年;
②《缀数》:与其子合著,在唐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
要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
祖冲之用算筹计算圆周率
圆周率的应用很广泛,尤其是在天文、历法、农业等方面,凡牵涉到圆的一切问题,都要使用圆周率来推算,如何正确地推求圆周率的数值,是古代数学家的重要课题。
(2)历法:
《大明历》:当时最先进,朝廷正式颁行。
《大明历》区分了回归年和恒星年,首次把岁差引进历法;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 814 81日(今测为365.242 198 78日),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杨忠辅制统天历以前,它一直是最精确的数据;采用391年置144闰的新闰周,比以往历法采用的19年置7闰的闰周更加精密;定交点月日数为27.212 23.日(今测为27.212 22日),交点月日数的精确测得使得准确的日月食预报成为可能。
(3)机械制造:
制造指南车、水锥磨、千里船等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祖冲之除了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外,在音律、文学、考据方面也有造诣,是历史上少有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魏碑体
[北魏]
[秦汉]
[魏晋]
甲骨文
[商周]
金文
大篆
小篆
[秦]
[商]
[周]
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1、书法:
(1)曹魏时期:
(2)西晋:
设置书博士,规定锺、胡书法为标准书体;
钟繇、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3)东晋:
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北魏: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钟繇的书法成就
钟繇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宣示表》、《贺捷表》等。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
《宣示表》
影响:钟繇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历来都认为他对汉字书法的创立、发展、流变有重要作用,是中国书史之祖。
《贺捷表》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王羲之书法成就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痛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影响: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团成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兰亭序》拓片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行云流水,酣畅自然;
极富变化,神采各异。
兰亭集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张猛龙碑
郑文公碑
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魏碑
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唐·颜真卿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宋·苏东坡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女史箴图》
2、绘画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3、雕塑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宣传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这两处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课堂小结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书法 曹魏 钟繇 楷书《宣示表》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绘画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雕刻 北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魏晋南北朝科技与文化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