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免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B.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伴有超声波产生
2.关于声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来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B.演奏小提琴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D.听诊器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来增大响度
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报地震、台风
B.防噪耳塞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噪声监测仪可以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C.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2021年9月21日晚,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在深圳湾体育馆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音乐会上某青年员演唱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出该演员的声音
C.演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D.演员表演时“引吭高歌”,是指该演员的声音音调高
6.为了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带上耳罩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7.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
B.临街房间窗户安装隔音玻璃
C.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机场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
8.赛龙舟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手敲鼓的节奏越快,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C.队员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9.小强很有音乐特长,在班级迎新年联欢会上,小强弹奏了一首吉他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灵巧的手指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色
B.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通过空气传递到同学们的耳朵中
C.美轮美奂的吉他声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美轮美奂的吉他声可能是噪声
10.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11.“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
B.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演员的合唱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晚会期间,现场观众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
D.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
12.如图所示,盲人陈燕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利用手掌拍击和喉咙呼喊发声,依靠声波的反射辨识物体,赢得现场观众的一致认可和赞扬,被誉为“声呐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陈燕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Hz
B.陈燕的声音速度为3×108m/s
C.陈燕距离障碍物小于0.1米才能听到回声
D.陈燕的声音靠手掌或者喉咙的振动发声
1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发声停止,声音不会消失
C.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看不见,因而不存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二、填空题
14.示波器可以将声音转换成图形,显示出来。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四个声音的波形图,由此可判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音色与其它不同的是______。
15.如图是我国传统民族吹管乐器﹣唢呐,它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的______振动产生,吹奏时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人们容易分辨出唢呐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不同。
16.有一根长51m的铁轨,在它的一端敲击,在它的另一端声音从空气中传入耳朵比通过铁轨传入耳朵晚0.14s.敲击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_______s;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17.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
18.“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______很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______现象;“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______判断的。
19.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______发出声音,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所听到的声音______发生了变化。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______(甲/乙)实验,另一个实验则说明了______。
20.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两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波形图是______,用较大的力拔动钢尺时,对应的波形图是______。甲波形对应的声音特征是响度______且音调______。
三、实验题
22.相信同学们一定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能听到声音。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只填对应序号)。
23.同学们在做物理实验时都比较积极,下面是做物理实验的一些情景。
(1)如图一所示,小明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______。
(2)如图二所示,为了验证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在图三中,小张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4.某物理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如图甲所示,当小华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多次弹开,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华同学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球也能被多次弹开,这一现象除了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3)若把图乙装置搬到月球表面进行此实验,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会/不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是因为______。
2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A和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A和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则应填上的数据为___________cm、___________mm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B
5.C
6.D
7.A
8.B
9.A
10.A
11.C
12.D
13.D
14.丙 乙
15.空气柱 音调 音色
16.0.15s 5100
17.响度大 音调 声源
18.响度 音调 回声 音色
19.振动 音调 乙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20.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21.乙 甲 大 高
22.空气柱 C
23.放大 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纸屑 没有控制材料的种类相同
24.振动 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 能量 不会 真空不能传声
25.B或C D或F 80 1.0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