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鲁迅
好的故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时代背景
《好的故事》是《野草》中比较突出的一篇散文诗,作于1925年2月,当时的中国正在遭受帝国主义的迫害,全国人民正在开展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比较艰苦,而在封建军阀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艰难的背景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精神鼓舞着他,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们的意思。
石油 鞭爆 膝髁 蒙胧 伽蓝 皱蹙 霓虹
↓ ↓ ↓ ↓ ↓ ↓ ↓
煤油 鞭炮 膝盖 朦胧 寺庙 皱眉 彩虹
kē
qié
cù
ní
乌桕
蓑笠
suō
jiù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清澈而碧绿
水波微动的样子
夏天里堆积的云团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云锦
错综:纵横交叉。
万颗奔星
“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一 个 梦
(课后思考题也有提示)
写梦境的内容对应文章的那一部分?从哪里到哪里?
3—9自然段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了。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这个梦境是怎样一个梦境呢?
美丽、优雅、有趣
跳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有一个共同的背景?
昏沉的夜
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划分出来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昏沉的夜
梦境
昏沉的夜
课文围绕“好的故事”写了哪三方面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引出梦境中“好的故事”。
写“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写“我”清醒过来回到现实,“好的故事”消失了,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现实)
(梦境)
(现实)
1.你怎么理解“昏沉的夜”?作者想要借此表达什么?
2.开头和结尾都是昏沉的夜,有什么不同?
课后思考
课已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