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同题材或者同主题诗歌的比较阅读是阅读、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
[唐]岑参
无人送酒来。
强欲登高去,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比较阅读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唐]岑参
无人送酒来。
强欲登高去,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比较阅读
[唐]王维
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忆
大声朗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争取读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和“忆”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任务一:
作品
诗人处境
时代背景
诗句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诗人情感
作品
诗人处境
时代背景
诗句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诗人情感
“年十七”,独自漂泊在外,远离故乡。
行军途中遥想战乱中的故园长安。
盛唐时期
安史之乱中,“未收长安”。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思念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独
思念故乡,
同情百姓,
渴望和平。
都是重阳节思乡,两位诗人的情感及情感表达的方式有何不同?
思考:
《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
中
,
远
离
故
乡
的
少
年
诗
人
王
维
表
达
的
是
身
在
异
乡
的
孤
独
和
对
家
乡
亲
人
的
思
念
。
《
行
军
九
日
思
长
安
故
园
》
中
,
因
为
故
乡
处
于
战
乱
之
中
,
诗
人
岑
参
对
故
乡
的
思
念
里
饱
含
了
对
饱
经
战
争
忧
患
的
人
民
深
切
的
同
情
,
以
及
对
和
平
的
强
烈
渴
望
,
诗
人
的
情
感
更
复
杂
,
也
更
深
沉
。
《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
中
,
诗
人
表
达
情
感
的
方
式
是
直
抒
胸
臆
,
通
过
一
个
“
独
”
字
和
两
个
“
异
”
字
表
达
了
自
己
身
在
异
乡
的
孤
独
,
通
过
“
倍
思
亲
”
表
达
了
对
家
乡
亲
人
的
浓
浓
思
念
,
情
感
质
朴
动
人
。
《
行
军
九
日
思
长
安
故
园
》
中
,
诗
人
通
过
想
象
故
园
菊
花
盛
开
的
画
面
来
表
达
乡
愁
。
“
怜
”
的
是
“
故
园
菊
”
,
更
是
故
园
人
,
是
在
战
争
中
饱
受
摧
残
的
乡
亲
,
诗
中
流
露
的
是
对
人
民
的
同
情
和
对
和
平
的
渴
望
,
情
感
深
沉
蕴
藉
。
梳理了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不同之处,我们也来看一看,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是否也有相同之处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都是通过想象场景来表达思念。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遥想兄弟们“登高”“插茱萸”却“少一人”的欢聚和遗憾,流露出自己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九
九
重
阳
节
作
为
中
国
的
传
统
节
日
,
在
唐
代
有
三
大
活
动
:
登
高
宴
饮
,
佩
茱
萸
,
赏
菊
花
。
这
三
件
事
都
非
常
风
雅
,
容
易
引
发
诗
兴
,
所
以
形
成
了
许
多
名
篇
。
小结
《
行
军
九
日
思
长
安
故
园
》
中
,
诗
人
通
过
写
“
强
欲
登
高
”
和
“
无
人
送
酒
”
的
兴
味
索
然
,
写
出
战
争
夺
走
了
人
们
庆
祝
节
日
的
欢
乐
。
登
高
和
饮
酒
都
不
能
尽
兴
,
赏
菊
也
只
能
在
想
象
中
进
行
,
诗
人
身
在
行
军
路
上
,
心
已
飞
回
故
园
长
安
。
可
故
园
菊
花
盛
开
的
旁
侧
,
却
是
战
火
纷
飞
。
画
面
触
目
惊
心
,
诗
人
情
感
的
表
达
也
水
到
渠
成
。
重要的节日会触发诗人的乡愁,一些特定的声响、画面也会激荡诗人的情感。
[唐]李益
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比较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唐]李益
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比较阅读
[唐]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唐]李益
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
比较阅读
[唐]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
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两位诗人在夜里听到笛声生发了什么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
任务二:
朗读或默读这两首诗,并结合注释和诗后的赏析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作品
描写笛声
写景词句
表达情感的词句
《春夜洛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情感
作品
写景词句
表达情感的词句
《春夜洛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情感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不知何处吹芦管
沙似雪
月如霜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
思乡
描写笛声
另外,笛声在诗人的笔下都是不知从何处传来,也不知是何人吹响。笛声丝丝缕缕而来,淡淡的愁绪便开始在诗中弥漫。
这
两
首
诗
都
有
明
确
表
达
情
感
的
句
子
,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中
,
“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
,
用
反
问
句
表
达
了
思
乡
之
情
;
《
夜
上
受
降
城
闻
笛
》
中
,
“
一
夜
征
人
尽
望
乡
”
,
通
过
“
望
乡
”
这
个
举
动
,
并
以
“
尽
”
来
修
饰
,
征
人
的
思
乡
之
情
也
表
达
得
淋
漓
尽
致
。
《
春
夜
洛
城
闻
笛
》
在
描
绘
笛
声
的
过
程
中
,
使
用
了
“
玉
笛
”
“
春
风
”
这
些
温
润
美
丽
的
意
象
,
所
以
诗
中
所
表
达
的
思
乡
之
情
,
是
悠
远
而
轻
柔
的
。
《
夜
上
受
降
城
闻
笛
》
中
,
诗
人
在
描
绘
笛
声
之
外
,
还
描
绘
了
征
人
身
处
的
环
境
—
—
“
回
乐
烽
前
沙
似
雪
,
受
降
城
外
月
如
霜
”
,
大
漠
如
雪
月
如
霜
,
写
出
了
征
人
所
处
之
境
的
苍
凉
旷
远
,
他
们
在
这
种
处
境
下
因
听
到
悠
悠
笛
声
而
生
发
的
思
乡
之
情
是
沉
重
而
哀
伤
的
。
小结
通过这组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因听到笛声而生发乡愁,诗人的处境不同、性情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诗歌所创设的意境也都会有所不同。
小结提升
所以,在我们阅读古诗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积累“杨柳”“芦管”“玉笛”等意象的文化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这样,我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就会越来越精准。
闻
笛
而
生
乡
愁
,
是
古
人
常
有
的
经
历
。
引
发
乡
愁
的
笛
曲
,
最
有
名
的
应
当
是
《
折
杨
柳
》
,
表
达
送
别
时
的
哀
怨
情
感
。
“
折
杨
柳
”
的
名
字
也
是
由
古
人
折
柳
送
别
的
习
俗
而
来
。
小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我们进行的两组诗歌的比较阅读,同学们可以发现,通过比较阅读相同主题或题材的诗歌,我们对诗人的情感内涵,及其情感表达方式,都会有更细致深入的探讨,收获也会更多。
课外诵读欣赏小结
通
过
这
两
节
课
的
学
习
,
我
们
巩
固
并
积
累
了
一
些
阅
读
古
诗
常
见
常
用
的
方
法
—
—
把
握
抒
情
文
字
、
分
析
情
景
关
系
、
知
人
论
世
、
分
析
意
象
、
比
较
阅
读
。
希
望
同
学
们
在
阅
读
古
诗
的
过
程
中
,
能
够
根
据
诗
歌
的
特
点
,
灵
活
选
用
恰
当
的
阅
读
方
法
,
相
信
一
定
会
收
获
满
满
。
作 业
我们诵读古诗词的时候,可以通过配乐、配图等方式帮助理解和记忆。课后请同学们在以下四个题目中任选或组合,至少完成其中一项。
1
为《峨眉山月歌》选曲或谱曲配乐,力求用音乐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并配乐诗朗诵。
2
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景物描写配图,力求准确传达诗人在景物描写中寄予的情感。
作 业
4
假如你是受降城戍守的征人,听到芦管的那晚,是怎样的情形?听到芦管响起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小文。
3
假如你是杜甫,在江南与李龟年相逢时是怎样的情景?李龟年当时正在做什么?你如何与他相认?又会与他谈些什么?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小文。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