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
执教人:谯玉萍
吴冠中《狮子林》 1988 中国画
你知道这幅作品吗 见过吗 能读出点什么吗
说一说
吴冠中《狮子林》
苏州园林 狮子林
他画得像现实生活中的狮子林吗?
对比图片
吴冠中《狮子林》 1988 中国画
你能读出点什么吗
说一说
素养与情操
——美术鉴赏的意义
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主题一
执教人:xxx
今天,我们准备了一把钥匙,即将开启美术鉴赏的大门。
张萱(唐)《捣练图》
欣赏名画
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地方最能打动你?
《捣练图》唐 张萱
中国画 (手卷 宋摹本 绢本设色37cm*145cm 波士顿美术馆藏)
小组讨论
1、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画面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题材是什么?画面画了几个场景?这些人物分别在做什么?
2、你感受到画面是什么样的美感?哪些地方最打动你呢?
同学们刚才感受到了作品的美感,识读了相关信息,是属于美术鉴赏吗?
鉴赏与欣赏
美术鉴赏和美术欣赏有什么区别呢?
欣赏:领略 美感与趣味
鉴赏:鉴别 分析 探究 评判
小组讨论
人物形象
动态表现
线描色彩
历史文化
审美风尚
在清初,有这样一位画家:
他生长在王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朱耷(1626一约1705),谱名统[ quan ,],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时释名传繁,汉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
认识朱耷
认识朱耷
清代朱耷作品(局部)
八大山人的鸟、鱼等动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种形象好看吗?
观察思考
《鹌鹑图》
《荷石水鸟图》
你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吗?该如何鉴赏呢?
探讨
《荷石水鸟图》
形象
构图
诗文
落款
墨点无多泪点多,
山河还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
留的文林细揣摩。
笔墨
探讨
生活中提取的对象
将对象处理艺术形象后融入画家的观点成艺术作品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
艺术美
八大山人的作品的动物形象奇特怪异,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不一样,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探讨
等于漂亮或好看??
形式美
吴冠中《长城》96*179cm1988作
1 .点、线、面、色彩所构成的形态变化。
2 .明暗、空间,遗视、构图、肌理、笔置所构成的审美意象。
3.变化统一、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对称均物、比例尺度、所
构成的审美关系。
自我评价:美术鉴赏是怎么回事, 我懂了吗?
美术鉴赏
认识美、评价美 提高审美素养
享受美 培养高尚情操
展示与评价
拓展
宋瓷博物馆
灵泉寺
美术鉴赏活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谢 谢 指 正《素养与情操一一美术鉴赏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美术鉴赏和识读美术作品的基本信息,分析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识读不同表现语言的美术作品,探讨美术家与作品的作品与时代的关系、美术作品自身的艺术美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在鉴赏作品时有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养和高尚情操;逐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到艺术家在作品中倾注的情感以及不同的表现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欣赏评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题、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吴冠中作品《狮子林》、苏州园林狮子林,提问:你知道这幅作品吗 能读出点什么吗 来引入课题。
2、揭示板书课题:《素养与情操一一美术鉴赏的意义》。
三、新授:
1、活动一: 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
(1)展示会动的名画视频引入张萱《捣练图》。学生根据问题小组讨论一分钟作初步的感受。
(2)美术欣赏与美术鉴赏的区别。
(3)再次展示《捣练图》尝试鉴赏,小组就以上五个要求讨论两分钟。
2、活动二:艺术美的含义。
(1)播放视频讲述八大山人的生平和成就,用翻白眼的表情包话题引入八大山人,探讨八大山人笔下翻白眼的动物。
(2)引入梵高的作品,总结艺术美的含义。
3、活动三:形式美的含义。
展示吴冠中的《长城》引入形式美的含义。
四、展示与评价:自我评价。
五、拓展:美术鉴赏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