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穷人》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穷人》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09 18:2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小说
关注情节环境
感受人物形象
14
穷人
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语言质朴洗练,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晩年常常住在莫斯科,冬天亲自用雪橇运水劈柴,做鞋匠手艺。他长年坚持体育锻炼,天天散步、做体操,七十岁还能轻松地滑冰,七十五岁热衷于自行车运动,年过八十仍能骑马飞奔。1910年11月7日逝世于一个小站。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像《李子核》《狼来了》,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
写作背景
《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纯朴。《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课文中提到了哪几个穷人
桑娜
渔夫
西蒙
一家人
邻居
生活贫穷
去世
孩子
(被收养)
快速默读课文,读准生字,借助思维导图以人物活动和心情变化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桑娜
渔夫
盼夫归来
抱回孩子
商量抚养
得知死讯
思考决定
平安归来
收养孤儿
快速默读课文,读准生字,借助思维导图以人物活动和心情变化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桑娜
渔夫
盼夫归来
抱回孩子
商量抚养
得知死讯
思考决定
平安归来
收养孤儿
渔夫和桑娜一家生活贫困艰难。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毅然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
风暴 糟糕 汹涌澎湃 寒风呼啸 潮湿阴冷 波涛轰鸣
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沉思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忧虑
环境
人物
两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什么?
环境的恶劣
人物内心的不安
默读课文,找到体现他们“穷”的词句,画出来。
“穷”
从“屋内装饰”看出“穷”
“吃、穿”看出“穷”
“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拜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环境描写
勤劳
环境描写有烘托作用,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不过,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善良
品读复杂心理,再识善良品格
浏览第8—11自然段,画出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读一读。(批注:写写桑娜的内心想法)
聚焦描写桑娜心理的句子。
抱孩子时
心跳得厉害
抱孩子后
忐忑不安
心里上上下下,极为不安。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四个“?”
五个“……”
“!”
再读句子,关注省略号,补充想象桑娜的心理,体会桑娜忐忑的原因。
内心矛盾、忐忑不安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吗
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渔夫回来之后,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分角色读第12—20自然段,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
沉默中,桑娜不断地想: 。
聚焦“渔夫的内心”,感受人物形象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你还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
穷人虽然很穷很穷,但他们拥有( )。
桑娜和渔夫有勤劳、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富有”
夫妻俩不顾生活艰难收养孤儿
家中整洁、温馨
桑娜关心生病的女邻居
读一读雨果的叙事诗《穷人》,可将其与本课对比,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