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讲义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时 间
课程名称 章节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通论四:连词和介词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在具体的文言文本中区分介词和连词。
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连词 连词是纯粹的虚词。连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有的用在单句内部,用来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或短语与短语;有的连词用在复句中,连接两个分句;有的连词既可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中。 文言文中连词较多,常用的有: 与、及、而、则、以、且、况、抑、虽、然、故、苟、倘、使、第令等 这些连词,有的只连接词和短语(如:与、及),有的既可以连接词、短语,又可以连接句子(如:则、而),有的只能连接句子(如:虽、故)。 举例分析: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 生庄公及共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屦大小同,则贾相若。——《许行》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冯谖客孟尝君》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夫子当路于齐》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王如知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 一、而 连词“而”在文言文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用法也相当灵活,有些用法直到今天的书面语言中还保留着。 连词“而”一般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根据所连接的前后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有三种用法。 (一)用于联合结构 用于联合结构的“而”,表示两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前后成分是动词或形容词或主谓短语。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赵策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醢酸而蜹聚焉。(《荀子·劝学》)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传》)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论语·季氏》) 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用法归纳: 用于联合结构的“而”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短语,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短语,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承接,或事理上有递进关系,“而”可译为“又”、“而且”等。 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短语,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转折关系。“而”可译为“却”、“可是”。 特别说明:关于顺接和逆接 1.顺接,相连的两项在意义上无转折关系,而是相类似或关系密切。例如: 任重而道远。 —— 《论语·泰伯》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 《战国策·赵策》 2.逆接,相连的两项在意义上相反或不相协调。例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论语》 (二)用于偏正结构 用于偏正结构的“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例如: 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捕蛇者说》 (三)用于主谓结构 用于主谓结构的“而”,连接主语和谓语。例如: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其谁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 ——《战国策·赵策》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论语· 宪问》 连词“而”在复句中,连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等。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 ——《史记·魏公子列传》 (转折,是逆接)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货殖列传》 (紧缩复句,因果,也是顺接) 这是两个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以及”。例如: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论语·子罕》 二、与、及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孙子·谋攻》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 ——《郑伯克段于鄢》 (一)区别介词“与”和连词“与” 1.“与”字的前后项互换位置后,是否影响原意。无影响的“与”是连词;严重影响原意的是介词。 如“谷与鱼鳖”的位置互换后,句意没有什么变化,其中的“与”是连词。 汉王与义帝发丧。 ——《汉书·高帝纪上》 句中“与”的前后项如果互换,则意思和原意正好相反,它们中间的“与”乃是介词。 2.“与”字前面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孙膑》 3.介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与”是介词。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三、以 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 “以”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一项动作行为是后一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例如: 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左传·成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晋灵公不君》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以”连接两个形容词,例如: 秦地半天下,主明以严,将智以武。——《史记·张仪列传》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3.“以”连接状语和动词,例如: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4.“以”字连接因果关系的复句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四、则 主要用来连接分句,有时也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根据所连前后成分的意义关系,有以下四种用法: 1.连接动词性短语或条件复句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的顺承,可译为“那么就”。例如: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 告子上》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季氏》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 宣公二年》 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韩非子· 五蠹》 2.连接的前后两项表示发现意外情况,“则” 可译为“原来已经”。例如: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论语· 微子》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 公孙丑上》 3.“则”用在前项中表示姑且承认某种情况,后项则从另一角度予以否认或说出与此相反的情况,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则”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例如: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包胥曰:“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国语·吴语》 4.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可译为“就”或不必译出。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告子上》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 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战国策·赵策》 5.“则”字连接的前项和后项,内容上表示转折,可以译为“却”。例如: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五、虽、然、虽然、然而、然则 (一)虽、然 1.“虽”表示让步,“虽然”;“然”,转折连词。 灌婴虽少,然数力战,乃拜灌婴为中大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楚虽有富大之名,而实空虚;其卒虽多,然而轻走易北。——《史记·张仪列传》 2.“虽”作假设连词:即“虽”字所在分句叙述的情况是一种假设事情。这时“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纵然”,“即使”。例如: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五蠹》 3.转折连词“然”连接段与段、句与句。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才能自进。——《史记·佞幸列传》 (二)虽然 1.“虽然”是连词“虽”和代词“然”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与现代汉语的“虽然”含义不同。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左传·成公三年》 王曰:“善载!虽然,公输般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三)然而 1.先秦汉语里,“然而”是两个词,“然”是指示代词,“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如此,可是”。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韩非子·五蠹》 (四)然则 “然”是指示代词,“则”是连词,表顺接。“然则”是“既然如此,那么”的意思,“然”用来肯定上文所说的情况;“则”表转折,用来转入下文。例如: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 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 ——《楚归晋智罂》 第二部分 介词 介词,是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与动词、形容词发生关系的虚词。 1.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处所、方位、时间、目的、原因、方式、对象、工具、范围、身份等。 2.介词大都从动词虚化而来,能带宾语,不过在句中不作主要谓语,与一般动词有别。 3.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以”“为”“与”“用”“由”“自”“从”等。 一、于(于)(乎) “于”“于”在文献中本是两字,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语音并不同。 “乎”上古与“于”音近,在作介词时,用法与“于”基本相同,此外“乎”还可作语气词。 1.“于”等的介词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引进时间或处所 (2)介绍涉及的对象 (3)引进比较的对象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问于桀溺。——《论语·微子》 王坐于堂上。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公冶长》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国语·勾践灭吴》 郄克伤于矢。——《左传·鞌之战》 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行》 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 2.介词“乎”用法同“于”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孟子·公孙丑上》 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同上)——《孟子·公孙丑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荀子·劝学》 3.注意: (1)被动句中不能用“乎” (2)“对于”不能用“乎” (3)“恶乎”不能用“于” 4.兼词“诸”——之于、之乎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孟子·梁惠王上》 不识有诸?(同上)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 二、以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动词“以”基本义为“用” ( 《说文》:“以,用也。”),例如: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一)介词“以” 主要有以下四种用法: 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用、拿、凭” 。例如: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2.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如: 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国语·越语》 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如: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于”、“在”。例如: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鲁襄公二十六年》) (二)学习介词“以”必须注意两点: 1.“以”的宾语的位置 “以”的宾语一般在“以”之后,但有时出现在“以”字前。有两种情况: 其一,宾语是疑问代词,置于“以”字前。 其二,非疑问代词作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以”前。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2、“以”的宾语常省略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三、为 介词“为”读wèi ,和它的宾语结成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作状语,用法有三种: 1.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可译“被”。例如: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2.介绍行为关联的对象,可译为“给、替、向、对”等。例如: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孟子·梁惠王上》 3.表行为发生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为“ 因”、“因为”。例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四、用、由、自、从 (一)“用” 1.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也可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如: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佞幸传》 (二)“由” 1.在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等方面,和“以、用”同。例如: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新语·尤悔》 2.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例如: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上》 由尧授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三)“自” 1.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是时间的,也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相当于“从”。例如: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书·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