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十三章第二节内能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1-7为单选,8题9题为双选)
1.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温度升高是因为铁锤( )
A.把温度传递给铁钉 B.把热量传递给铁钉
C.把内能传递给铁钉 D.对铁钉做了功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会增加
C.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温度升高得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
B.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
C.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4.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量增加
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D.用力将甩炮甩到地上就可以爆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
5.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用锤子敲打钢板,锤子和钢板都变热
D.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6.小明在6月的某日早晨,乘车去郑州,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A.小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小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7.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A.晒太阳感到暖和 B.用蒸笼熘冷馒头
C.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D.锯木头时锯子发烫
8.下列有关课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研究气体扩散时,把密度更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置于下方,可以使现象更具说服力
B.如图乙所示,将两铅柱紧压在一起,挂上重物也掉不下来,因为铅柱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C.如图丙所示,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发现示数变大,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如图丁所示,活塞迅速下压使筒内硝化棉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其内能增大
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
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
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
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二、填空题
10.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气筒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发热,这是由于 使气筒的内能 (第二空选填“减少”或“增加”).
11.“大雪”节气已过,近日天气气温越来越低。上课时,同学们写字的手都快冻僵了,还好同学们都知道将两手相互用力摩擦,慢慢地手便暖和起来,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手的内能;下课时,站在走廊上强烈的太阳光下,整个身体也会慢慢地热起来,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2.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3.从热水瓶中倒出一大杯热水,立即将瓶塞盖紧,瓶塞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倒出热水后进入热水瓶的冷空气与热水发生 ,受热膨胀对外 ,把瓶塞顶出瓶口。
14.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 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 增加。
1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和 ,下列事例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几种都不同的是 (填字母)。
A.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
B.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D.擦划火柴,火柴头着火
三、实验探究题
16.晓松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气压式喷雾器和数字式温度计验证“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关系”(如图)喷雾器中装一定量的水。
(1)先安装好器材,关闭喷雾器的阀门,用数字温度计测出喷雾器内空气的温度,如图(a),手压活塞快速打气,如图(b)。实验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 。
(2)然后,打开喷嘴处的阀门,迅速放出喷雾器内的气体,如图(c)实验现象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c)瓶与(b)瓶比较,水的 (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变 (选填“大”或“小”)。
(3)(a)、(b)、(c)三瓶中的水内能最大的是 瓶。
答案
1-7.DADDCDD 8.AC 9. BC
10.做功;增加
11.做功;热传递
12.热传递;做功
13.热传递;做功
14.温度;内能
15.做功;热传递;C
16.(1)数字式温度计示数变大;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2)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分子动能;小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