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某中学的数学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是如何领会新课程标准进行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1、 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教学共分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这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轴和有序数对的基础上引进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它的建立,使代数的基本元素(数对)与几何的基本元素(点)之间产生一一对应,实现了认识上从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发展,构成更广阔的范围内的数形结合、互相转化的理论基础。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并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初步理解坐标平面内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关系,并能熟练地由点求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理解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能力目标: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是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一维到多维等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合作交流意识。通过介绍笛卡尔创立直角坐标系的背景知识,激励学生敢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由坐标描点。
2.教学难点:由坐标描点以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二、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中对于不同的内容应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坐标系的产生过程,由于是本节课的难点,可采用探索发现法;对于坐标系的相关概念,由于其难度不大,且较为琐碎,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阅读,因此可采用指导阅读法;对于由点求坐标、由坐标描点,由于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应采用小组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先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积极思考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类比、发现、归纳”过程,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被动学会”变成“主动会学”。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数轴上(一维)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生活中确定平面内(二维)的点的位置的方法,再与数轴上的点加以类比,从而引出平面内的点的表示方法,同时在学习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教具】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本节课将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教具为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程序 导 学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思考。如图,是我市市区地理位置示意图。你是如何确定各个地点的位置的?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发现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发表个人意见的勇气。 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和同学老师谈谈自己的想法。 在引进概念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给学生提供现实背景及生活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亲生经历体会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复习旧知探索研究、 如何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数轴如何画 有哪些要素 (3)类似于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 学生踊跃回答:用数轴。(2)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考虑有序数对。 复习旧知,体现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类比着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的方法,寻找一种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培养探索精神.以及数学思维品质。
介绍历史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介绍法国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他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教材是线索,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投身科学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 作 交 流 探 索 新知 (1)此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6第一段内容。(2)学生阅读后,由学生试着说说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概念。(3)用多媒体展示解释每个概念。(4)多媒体展示由坐标系的点写出坐标及由坐标描出点。(5)解决情境问题,用坐标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由老师给定直角坐标系)。 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允许相互讨论),同时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再进行合作交流。由学生能看着平面直角坐标系说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原点,象限,横坐标,纵坐标,点的坐标等概念。小组合作,探索如何用刚学的知识解决这情境问题。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掌握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的技能,领悟平面上点与有序数对的关系。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巩固新知强化训练 (1)写出图中A、B、C、D、E、F各点的坐标。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内。(2)在如图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① (0 , 6), (-4, 3), (4 , 3) ②(-2 , 3), (-2 , -3), (2 , -3), (2 , 3)(3) “标点”与“报坐标”比赛。 (1)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点的坐标和象限。(2)画出的图形象房子,感觉数学的魅力。(3)学生参与“标点”与“报坐标”比赛。 老师给出鼓励,让学生大胆尝试,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对新知识的领悟应用能力。第(2)题通过画图,可在应用坐标系知识的同时感受美丽图形的魅力,通过新颖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此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第(3)题的比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且巩固了新知,激励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应用延伸探究思考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给出直角坐标系,让学生说出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后,总结归纳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表示为(x,0)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表示为(0,y) 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对坐标平面上的点的规律性的认识。
归纳小结整理反思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明:学生分组小结,各组代表发言交流体验,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赞扬。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2、如何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 由点求出坐标。3、x轴,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x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纵坐标为0y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横坐标为0。 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自己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置作业 形成技能 必做题:课本P50 2,3,5课外思考:我们已经知道确定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方法有多种,请你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确定汪洋大海中发出求救信号的遇险船只。 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巩固知识。课后思考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分析
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地保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亮相”,并予以肯定鼓励;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选做题作业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板书设计
平面直角坐标系
概念 小结
坐标轴上点的特征
我从以上几方面谈了我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的有关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