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3课时 比的应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RJ
目录
01
情境导入—引“探究”
知识链接—构“联系”
02
新知探究—习“方法”
03
05
作业布置---拓“延伸”
达标练习---活“应用”
04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3.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在解决按比分配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应用意识。
重 点
核心素养
难 点
课前引入
学习小积累
洗洁精是一种浓缩液,在使用时要用水进行稀释,否则会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
洗洁精洗涤餐具时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1.将洗洁精用水稀释成200~500倍,浸泡时间2分钟~5分钟,用海绵或抹布擦洗后,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2.洗洁精直接倒在海绵或抹布上,蘸取少量水后擦洗餐具(注意戴上橡胶手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洗洁精,日常生活清洁用品。快速去污、除菌的作用,时常使用可以确保居家卫生,避免病菌传染。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分数的基本性质
( )
( )
5
4
( )
( )
4
5
1.兴趣小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5∶4。
女生
“1”
4份
男生
5份
女生
4份
男生
5份
“1”
分数的基本性质
2.兴趣小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5∶4。
男生人数是全组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组人数的 。
( )
( )
5
9
( )
( )
4
9
占
5
9
全组人数“1”
男生
女生
占
4
9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3
1∶4
1∶5
1∶3
1∶4
1∶5
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阅读与理解
500 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
要求的是……
1∶4表示浓缩液与水的体积比。
要求的是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1∶4
1∶4
浓缩液占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小丽这样想:
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
1∶4
1∶4
浓缩液占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小明这样想:
=100(mL)
=( )(mL)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
浓缩液有:500×
水有:500×
4
1+4
400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回顾与反思
1∶4
浓缩液占的份数
水占的份数
浓缩液体积∶水的体积
=( )∶( )
=( )∶( )
100
400
1
4
要清楚1∶4到底是哪两个量的比。
答:浓缩液有______mL,水有______mL。
100
400
李阿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 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方法一:比与除法的关系
方法二:比与分数乘法的关系
总份数:4+1=5 (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浓缩液有:
水有:
1+4
4
400
解题步骤:
①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一份是多少;
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解题步骤:
①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② 利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通过分层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掌握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练习
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两种方法分别解答)
方法一:
每份是:303÷(51+50)=3(人)
男婴:3×51=153(人)
女婴:3×50=150(人)
方法二:
男婴:303× =153(人)
女婴:303× =150(人)
答:上月新生男婴153人,女婴150人。
课堂练习
可以用1份蜂蜜和9份水来冲兑蜂蜜水。一个杯子的容积是200 mL,冲兑一满杯这样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
每份蜂蜜水:200÷10=20(mL)
需要蜂蜜:20×1=20(mL)
需要水:20×9=180(mL)
答:需要蜂蜜20 mL,需要水180 mL。
学以致用
一个旅行团坐橡皮艇漂流。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一共有56人。其中有多少名游客?多少名救生员?
游客∶56× =49(名)
答:其中有49名游客,7名救生员。
救生员∶56× =7(名)
学以致用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答:一班应栽23棵树,二班应栽22棵树,三班应栽25棵树。
46+44+50=140
一班∶70× =23(棵)
二班∶70× =22(棵)
三班∶70× =25(棵)
提升拓展
5.用120cm的铁丝做了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求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120÷4=30(厘米)
30÷(3+2+1)=5(厘米)
长:5×3=15(厘米)
宽:5×2=10(厘米)
高:5×1=5(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和5厘米。
拓展提升
6.王伯伯家的菜地共800 m2,他准备用 种西红柿,
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
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答∶西红柿的面积是320 m2,黄瓜是320 m2,茄子是160 m2。
800× =320(m2)
(800-320)× =320(m2)
(800-320)× =160(m2)
生活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