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8张PPT。科学学业考试分析报告诊断反思感悟一、试卷结构和特点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错误归因与教学对策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2013年温州市科学学业考试分析一、试卷结构和特点(一)试卷结构1.试卷内容、要求和题型分布 考试内容的分值分布情况 (約50%)(約35%)(約15%)(約40%)(約15%)(約15%)(約30%)2.能力层次分布近80%试题能力立意第16题,“高氯酸爆炸”——基本反应类型;
第22题,“温州水上台阁”——浮力计算等;
第23题,“好奇号”——运动和力的关系;
第24题,“药物阿司匹林”——化学式的计算以及酸的性质;
第27题,“碳单质与生活”——电路分析和光的反射与折射;
第33题,“不同栽培方式对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植物新陈代谢等 ;
第35题,“滴定法测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计算;
第36题,“路灯自动化”——欧姆定律和电路综合分析计算。 命题坚持:“主干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的原则。 1、立足基础,突出核心内容的考查,体现基础性(二)试题特点第28题,“二氧化碳收集方式的对比分析”——基本操作、基本实验能力,操作定义;
第29题,“杏仁对昆虫的毒性作用的研究”——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的目的、得出符合证据的解释的能力;
第30题,“测定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测量策略、对反常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第31题,“研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置对照、控制主要无关变量、对异常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第32题,“研究影响‘影子浓淡程度’的因素”——识别变量、推理、举证解释的能力;
第33(2)题,“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结合相关知识解释探究结果的能力;
第34(2)题,“研究胎压影响刹车距离”——运用文字解释并概述探究结果的能力等。取材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 2、探究向纵深拓展,注重心智技能的考查,体现创新性近几年考点分布与分值制订计划、设计实验解释、检验与评价3、重视体验,关注兴趣,体现实践性。(1)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科学兴趣(第25题图)(2)引入学生研究成果,关注科学实践(3)关注社会热点,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第21题:“雅安地震” 第6题“毒大米事件”第26题“废电池内容物的回收与利用” (4)关注重大科技事件,感受科学魅力第14题 “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第1题“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第2题“绿色炼铁技术”第23题,好奇号火星车4、重视考查整体上对事物的认识,体现综合性例如:22.温州水上台阁是一种供观赏用的龙舟。
(1)台阁的龙头龙尾是由楠木精雕细琢而成。雕刻过程中,楠木 发生的变化是 ▲ 变化。
(2)用桨划水时,桨在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可以将桨看作 ▲ 。(填一简单机械名称)
(3)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在龙舟比赛中,如果以划行的龙舟为参照
物,岸上的房屋是 ▲ 的。
(4)2013年5月,一只规模较大的水上台
阁沉入塘河。打捞人员利用多个气囊使台
阁浮出水面。一个气囊的体积约为30米3,
河水的密度约为1×103千克/米3,则一个
气囊浸没在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 牛。
(g取10牛/千克)(第22题图)第21题“雅安地震” 第23题“好奇号火星车”
第24题“药物阿司匹林” 第25题“温州特产凤尾鱼” 5、关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渗透,体现教育性第35题,“胎压与安全”
第6题“毒大米” 第21题“雅安地震”
第26题“废电池内容物的回收与利用”二、数据统计与分析1.考试整体情况分析考生人数:70446名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2.试题难度、区分度分析三、典型错误归因分析与教学对策6.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48 B.64 C.112 D.160难度值:0.69 区分度:0.68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a)质子数 + 中子数 = 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一)对科学概念理解不到位,知识的系统性不强。14.近期,“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B.DNA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C.DNA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D.DNA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难度值:0.52 区分度:0.49 描述DNA、基因、染色体的关系 (a)20.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难度值:0.75 区分度:0.69 描述食盐的主要用途 (a)21.今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灾区的高度关注。
(1)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形式之一,板块的 ▲ 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2) 5月初,灾区普降暴雨,局部引发山体滑坡。高处滑下的泥石流由于具有巨大的 ▲ 能,对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新的危害。
(3)为了保护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给当地近四万人接种了甲肝、麻疹等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这种方法属于 ▲ 。难度值:0.62 区分度:0.47 举例说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a)势能;重力势能23.2012年8月,“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人类探索火星又迈进了一步。降落伞火星车
着陆器
(1)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选填“恒星”、“行星”或“彗星”)
(2)火星车的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支持
生命存在的证据之一——有机物。有机物
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 ▲ 元素。
(3)火星车着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后减速
下降。在减速直线下降过程中,只受到阻力
F1和火星引力F2的作用,此时F1 ▲ F2。(填大小关系)24.阿斯匹林的主要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9H8O4),具有抑制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功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1)乙酰水杨酸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 乙酰水杨酸具有酸性,若在其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呈 ▲ 色。
(3)人体内的血小板有何作用? ▲ 。知道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a)难度值:0.70 区分度:0.64 写了红骨髓或白细胞的功能,或血红蛋白的功能;控制血流量、抑制血液流动、堵住血管受伤地方、修复伤口、伤口结疤。 一、以生活概念代替科学概念【错误诊断】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归因分析】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以讲授概念代替学生对概念的主动建构 以练习取代对概念的系统复习 “做题的机器” 理解肤浅系统性差 【教学对策】重视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 基于前概念解构迷思概念建构科学概念概念复习中要善于利用:概念辨析相近对比反例判断“变式”训练“概念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间的联系还原为生活原形引发矛盾冲突
实验获得直接体验
17.下列电表示数为1.4V的是
A B C D难度值:0.76 区分度:0.57 识别电压表 (a)(二)答题习惯不佳,严密性不够。30.气体的密度容易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为了测量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二:往烧瓶中装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并将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测出整个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1克。
步骤三:取一个集气瓶,用记号笔在适当位置做标记,将水注入集气瓶到标记处,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0毫升。再将集气瓶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等待收集。
步骤四:打开活塞,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开始收集气体。调节集气瓶在水中的上下位置,当集气瓶内、外的液面相平且刚好达到标记处时(如图),暂停反应。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再收集9瓶气体。
步骤六:称出反应后发生装置的总质量为m2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
▲ 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 。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 。难度值:0.11 区分度:0.21 密度的测量策略(b)m/V;(m2- m1)/ V0; (m2- m1)/9 V0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
▲ 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 。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 。难度值:0.39 区分度:0.58 针对变量的性质采取合适的测量策略(b)使每次得到的氧气体积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通过该实验,测得氧气的密度是
▲ 克/毫升。
(2)步骤四中,控制集气瓶内、外液面保持相平的目的是 ▲ 。
(3)如果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良,将对测得的密度值有何影响?请说明理由: ▲ 。难度值:0.33 区分度:0.57 说明反常结果的不可靠 (c)理由错误或不能结合实际分析或逻辑混乱。 “延迟判断”31.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问题与分析】 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A试管呈蓝色,而B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他想:为什么B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B试管中液体碱性太弱。在老师的帮助下,检验了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没有变质,且B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B试管没有出现蓝色做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3)▲ 。区别与预测结果不一致并作出简单的解释(b) 难度值:0.22 区分度:0.22 先加唾液与淀粉反应,后加入氢氧化钠不起作用了;NaOH浓度不够; 碘液浓度不够; 淀粉太少了;
唾液浓度高了; NaOH溶液变质等。 33.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A、B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乙两种方式栽培(如下图):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时测量植株的高度,结果如下图所示:(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 ▲ 。(2)试推测,植物A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 ▲ 。举证解释探究结果的能力(c)难度值:0.41 区分度:0.59 乙方式中营养物质或无机盐不够;
营养物质被平分;
植物疏密不同,争夺阳光。 【错误诊断】 一、粗心大意,不按要求作答。
二、不关注过程分析,仅凭自己已有经验作答。
三、不注意对问题指向的分析,仅凭自己主观感觉作答。【归因分析】 一、答题习惯差。
二、缺乏老师有效的指导有关。重答案轻分析
以“旧答案”代替“新回答”
以“旧方法”代替“新做法”
以“旧观念”代替“新思路”习惯养成,方法引导。【教学对策】 一、切实给学生减负,精选习题,精练精讲。
二、精指导,即指导如何读题获取有用信息、如何检索
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如何组织应答语言等。
三、巧用“变式”加深巩固,同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2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性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三)探究深度不足,理解不够。(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 。
(2)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 ▲ 。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 。难度值:0.44 区分度:0.58 理解设置对照的意义(c) 起对照作用;与AB对照,得出相应的结论;
排除实验干扰,使结论更可靠;避免发生偶然性;
对照,使实验更准确。难度值:0.66 难度值:0.61 控制无关变量(b) “数量相同”、“活跃”等题目中已经出现了的量;表述不规范,没有答到主要变量这个点上 。主、次之分31.为了探究酸碱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明利用蒸馏水、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请你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和问题分析。
【实验设计】应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实验(c) 将变量转为化可量度的方法 (c)1ml碘液和1ml唾液;唾液;1ml唾液;唾液和清水。 控制变量一致;静置不做任何处理;添加物质。 32.----,具体实验如下:
步骤一:在屏两侧距屏1米处各点亮一盏25
瓦灯,观察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相同。
步骤二:将右侧25瓦灯换成40瓦灯,观察到
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不同。
步骤三:保持左侧25瓦灯的位置不变,移动右侧40瓦灯,直到两侧屏上影子“浓淡程度”一样时,记录相关数据。(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灯的功率”和“屏上影子离灯距离”哪个因素对影子“浓淡程度”影响更大?判断并说明理由: ▲ 。难度值:0.16 区分度:0.22 灯的功率影响大,灯的功率比影子离灯的距离的变化(或变化速度或增加值或差值或改变量)大”。 概述并解释探究结果(b)第五册作业本P3111.学习了动能以后,小明收集到甲、乙、丙3个运动物体的有关数据列在下表中,请你阅读分析后回答:(1)你认为在决定物体动能的因素中,影响较大的是哪一因素?【错误诊断】 一、控制变量的意识淡薄,控制变量的目的没有真正理解。
二、设置对照实验流于形式。
三、评价、举证、解释能力欠缺。 【归因分析】 一、以“讲”代“做”,学生缺少真正的体验。 二、课堂容量过大,真正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不足,
致使探究草草过场,体验不深。 三、探究目标没细化、落实无规划,形式重复有余,
深层挖掘不足。 四、以练习替代复习,缺少系统梳理和方法指导。 【教学对策】 一、教师要明确探究到底要落实哪些目标。应依据
《课标》(《考试说明》),细化、操作化和规
划探究目标。 二、探究要“真”。要让学生真正参与,亲自体验。 三、探究要“精”。教师应根据实际条件和教学目标,
精选有代表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精心完成,
把探究做到位。 四、对于低年级学生,探究需要教师适当的示范。 五、探究需要阶段梳理、方法强化。 (四)说理题解答方向迷茫,关联点答不够。27.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等,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钻石是一类金刚石,其璀璨夺目的效果离不开切割加工技术。下图乙是不同加工方式所得的钻石样品及其检验的光路示意图。在相同光照条件下,从正面观察,哪种钻石样品最亮?请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 。只说明反射光最多,而没有指明光线的中间传播及从哪一面射出等要素;只说明A的光线较多。36.小明想对小区路灯进行自动化管理,设计电路如下图所 示。其中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闭合开关S1,当光照度降低时,光敏电阻R2的阻值增大,其两端电压也随之变大,当电压达到3伏时,开关S2就自动连接ac,使路灯L点亮。反之,当光照度增强到一定值时,开关S2就会自动连接ab,使路灯L熄灭。(3)控制电路中的电池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需定期更换,否则会导致路灯比平常天色更暗些才能点亮。请说明理由: ▲ 。主要错误是找不到关键点及之间的逻辑关系。难度值:0.28 区分度:0.69 【错误诊断】 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联点。 二、关联点答不到位。 三、关联点之间的逻辑表达混乱。 【归因分析】 评价规则不清楚
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和训练【教学对策】 一、老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说理题(开放题)的评
价规则,作适当的训练,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的
答案让学生比较评价,学会区分不同回答的差异。 二、给予必要的解题方法指导,比如,如何寻找问
题起点和终点之间关联点等。 三、在平时课堂上重视学生举证、解释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充足时间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
辨析不同方法的优劣。 终点 起点?光照度减小光敏电阻增大 电源电压降低R2分压增大趋势 R2的设定电压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研究中考,把握教学,真正给学生减负。“稳”在哪里?
“变”可能会在哪里?
“难度”——要学到什么程度?2、重视直接体验,关注科学兴趣。做好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改进成功率低、实验现象不明显、耗时长的演示实验。增设能够突破难点、启发思维、激发兴趣的演示实验。3、做“实”探究,做“透”探究。“实”——目的清晰、行动实在、指导到位。“透”——小步骤逐一落实,循序渐进,阶段总结。4、“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并重。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大致能表述。
基本计算、基本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技能要熟练掌握。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3种探究技能以及综合探究能力要规划训练,循序渐进。5、以“整体认识事物”的理念设计复习课。(1)整体认识“概念”“DNA” “功”二要素
大小:W=F·s
单位
快慢:P=W/t
做功伴随能量转化
功是能的量度主要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性状特征
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
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亲代的DNA通过繁殖传递给子代以“豆浆机”为主题的复习课豆浆机内部构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功电功率电功率的测量质量重力压强电路连接方式改变内能的方法电热器电动机物质组成性质、用途谢谢!!“探究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教学1、识别“自变量”和“因变量” 2、交流实验思路并设计记录表格 3、实验操作收集证据 4、数据处理得出结论5、讨论与交流:
(1)比较哪个方案更好?
(2)变式:如果要研究苹果的重力与其形状的关系,该如何设计方案?动手动脑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