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2022-2023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错题集(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2.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分散
3.为了避免教室内学生上课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下面的方法合理有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带上耳罩 B.老师讲课声音大一些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
4.下列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捡查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D.蝙蝠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不能听到次声波,是由于次声波的响度低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
D.“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报地震、台风
B.防噪耳塞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噪声监测仪可以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7.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总书记发言的声音不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B.总书记的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整个表彰大会主要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D.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波是一种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
B.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碎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可以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11.如图是声现象的四个情景,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球反复弹起,这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使用同一小锤,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C.丙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丁图:利用骨传导可以让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重新听到声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
13.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所用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小一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让每一个学生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4.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主人。通常我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拍打鼓面,我们听到声音的______不同,“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_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5.示波器可以将声音转换成图形,显示出来。如图所示为同一示波器显示的四个声音的波形图,由此可判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音色与其它不同的是______。
16.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km。(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7.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
(2)“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登陆火星成功是全球瞩目的一件大事,是中国人的骄傲。火星车上的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这是因为______。
18.通常我们把频率高于 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9.如图,小倩在课室拨动钢尺,钢尺在10秒内振动了100次,那么该钢尺的振动频率是______Hz,虽说钢尺振动可以产生声,小倩______听到(选填“能”“不能”)。
20.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21.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___(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
22.关于声现象:(1)如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340 空气(25℃)346 软木500 煤油1324 水1497 海水1531 铜(棒)3750 大理石3810 铝(棒)5000 铁(棒)5200
①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至少写出两条)______、______;
②真空中的声速是 ______。
(2)小明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 ______的振动引起的。
②吹 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③如果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响声是由 ______的振动引起的,敲击 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23.请认真阅读下列实验报告,并完成其中的空白部分: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用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1)___________。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实验设计 (2)___________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知道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方法是(3)___________。
分析与论证 (4)___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振幅影响的是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而我们听到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4.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加大敲打的力度,使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发现泡沫球弹起得更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用力敲击256Hz的音叉,听其发出的声音,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512Hz的音叉,则后者发出的声音_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说明音调主要由声音的_______决定。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25.某研究小组利用一些长短、粗细和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紧程度一致。
(1)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琴弦的粗细、_________、松紧程度相同,改变_________;应选择琴弦___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_________的关系;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_________的问题。
(4) 他们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___(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2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___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
27.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80
F 铜 100 0.76
G 铁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0.89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2)如果选用编号为A、D、F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_____。小华分别拨动这三根琴弦,用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测出编号为A的琴弦发出的声音频率最高,编号为F的最低,则他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相同,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不同的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表中有个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则表格中所缺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根琴弦进行实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A
6.C
7.D
8.A
9.A
10.C
11.B
12.C
13.B
14.音色 响度 响度
15.丙 乙
16.信息 3
17.振动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20000
19.10 不能
20.超声波 不能
21.小 好 强 海绵 响度 传播过程中
22.介质种类 温度 0 空气柱 G 瓶子和水 A
23.距离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转换法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4.振动 振幅 音调高 频率 便于观察音叉的振动 转换法
25.材料 琴弦的长度 a、d 粗细 没有控制琴弦的材料相同 a、c
26.发声体在振动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7.ABC 二 琴弦越长,则音调越低 1.02 同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