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56分)
1.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更接近气体
B.液体表现出各向异性
C.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与固体类似,主要表现在固定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
D.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快
2.如图1所示,金属圆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图2中的哪一 个(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论是何种液体,表面张力总是要使液体表面收缩
B.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在液面的切面上,与设定的分界面垂直
C.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没有斥力,只有引力
D.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分布较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液体尽可能在收缩它的表面积
C.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分子势能
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要比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紧密些
5.在天平的左盘挂一根铁丝,右盘放一砝码,且铁丝浸于液体中,此时天平平衡,如图3所示,现将左端液体下移使铁丝刚刚露出液面,则( )
A.天平仍然平衡
B.由于铁丝离开水面沾上液体,质量增加而使天平平衡被破坏,左端下降
C.由于铁丝刚离开液面,和液面间生成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张力使天平左端下降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
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
7.在以下事例中,不能用液体表面张力来解释的 是( )
A.草叶上的露珠呈圆球形
B.油滴在水面上会形成一层油膜
C.用湿布不易擦去玻璃窗上的灰尘
D.油瓶外总是附有一层薄薄的油
8.下列有关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
B.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
C.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有表面张力
D.用滴管滴液滴,滴的液滴总是成球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
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水的密度比沙的密度小,为什么沙漠中的风能刮起大量沙子,而海洋上的风却只带有少量的水沫?
10.把一根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缝衣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为什么?
第一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
得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三、计算题
9.
10.
第一节 液体的表面张力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D
3.ABD
4.BC解析: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体现为引力,因此分子势能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B、C正确,D错误;由于液体分子间距离稍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且引力和斥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液体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增大,液体表面张力减小,A错误.
5.C解析:铁丝在刚离开液面时,和液面之间形成一层膜,膜中分子密度小、分子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对铁丝产生向下的拉力作用,使天平左端下降.
6.C解析: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液体分子力可认为为零,则表面层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
7.B解析:要抓住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再结合实例的具体现象去分析,液体的表面层由于与空气接触,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呈引力作用,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这个力就是表面张力,结合四个例子看,只有B中油膜不是收缩而是扩散,所以B选项不能用表面张力的理论来解释.
8.BCD解析: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收缩,由于表面张力,被压弯的液面收缩,使小昆虫浮在水面上;由于表面张力使液滴收缩成球形.
三、计算题
9.见解析 解析:由于海水水面有表面张力的作用,水珠之间相互吸引着,风很难把水珠刮起,只能形成海浪,所以海洋上的风只带着少量的水沫.而沙漠中的沙子却不一样,沙粒之间作用力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风很容易刮起大量沙子.
10.见解析 解析:当针放在水面上把水面压弯时,仍处于水的表面层以上,就好像放在弹性薄膜上一样,作用在针上的力有:(1)重力,竖直向下;(2)水面的托力.由于水面的表面张力的作用使被压弯的水面收缩,有使它力图恢复原来的水平状态的趋势,它们的合力使弯曲水面对针产生竖直向上的托力.(3)水面压弯后水产生静压力′.结果,缝衣针就在重力、水面托力、水的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不沉没.
第三节 液晶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1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8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60分)
1.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是一种晶体
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液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
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D.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液晶
3.下列有关液晶的一些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
B.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化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所加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呈液晶态
B.利用液晶在温度变化时由透明变混浊可制作电子手表、电子计算器的显示元件
C.有一种液晶,随温度的逐渐升高,其颜色按顺序改变,利用这种性质,可用来探测温度
D.利用液晶可检查肿瘤,还可以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
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5.液晶是不稳定的,外界影响(如温度、电场等)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 ,改变 .
6.电子手表中常用的液晶显示元件是两电极间将 涂成文字或数码,加上适当 ,透明的 变得混浊了,文字或数码就显示出来了.
计算题(本题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根据液晶的什么性质可以探测温度,又可以检查肿瘤?
第三节 液晶
得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答案
二、填空题
5. 6.
三、计算题
7.
第三节 液晶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D解析: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A、B错误;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CD正确.
点拨: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它既不同于一般液体,也不同于晶体,其存在具有特殊性.
2.B解析: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既具有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有电场时电子手表中的液晶不是发光,是使光线不能通过,A、C错误,B正确;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存在液晶态,D错误.
3.BCD解析:液晶分子既有排列的有序性,又可以自由移动.
4.BCD解析: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呈液晶态,故A错.
二、填空题
5.分子排列的改变 物理性质
6.液晶 电压 液晶
计算题
7.见解析 解析:有一种液晶,温度改变时会改变颜色,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液晶的颜色就发生改变;当温度降低时,又按相反顺序改变颜色,液晶的这种性质,可以用来探测温度.
在医学上用来检查肿瘤,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液晶,由于肿瘤部分的温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温度不一样,液晶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第二节 毛细现象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90分钟
100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1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80分)
1.在图1中,液体浸润固体的是( )
图1
2.关于浸润和不浸润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水银是浸润液体,水是不浸润液体
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成凸形
C.如果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
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
3.下列不是毛细现象的是( )
A.水银温度计里液柱的升高
B.自来水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进皮管中
C.自来水笔里墨水自动流到笔尖上
D.水从植物根部被输送到树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能下降
C.在建筑房屋时,在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加强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D.麦田里如果要减少地下的水分的蒸发,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这样可以减弱毛细现象
5.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因为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将成椭球状,所以说水银是一种不浸润液体
B.液体对固体是否发生浸润现象,是由液体和固体两者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C.在人造卫星中,由于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一个固定着的容器中装有浸润其器壁的液体时,必须用盖子盖紧,否则容器中的液体一定会沿器壁流散
D.当液体和固体接触时,发生浸润现象还是发生不浸润现象,关键取决于固体分子对附着层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比液体内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吸引力大些还是小些
6.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的形状是图2中 的( )
图2
7.液体和固体接触时,附着层具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 )
A.附着层里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
B.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C.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斥力
D.固体分子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引力比分子之间的引力强
8.用内径很细的玻璃管做成的水银气压计,其读数比实际气压( )
A.偏高
B.偏低
C.相同
D.无法判断
二、计算题(本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毛笔插入水中,笔毛就散开,拿出来后笔毛就合拢在一起,试解释这一现象.
第二节 毛细现象
得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计算题
9.
第二节 毛细现象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C
2.D 解析:浸润和不浸润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液体与固体的性质,故A错.当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时,附着层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使液体表面有扩张的趋势,表现为浸润现象,反之表现为不浸润现象,故B、C错,D正确.
3.ABC 解析:水银温度计液柱的升高是热胀冷缩的结果,不是毛细现象;自来水笔从墨水瓶中吸入墨水,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与毛细现象无关;自来水笔里的墨水自动流到笔尖上,是重力与笔尖振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毛细现象;水从根部被输送到树叶,是毛细现象.
4.ABD 解析:浸润液体附着层受到固体分子的引力大于液体对附着层分子的引力,使附着层分子距离小于平衡时距离,附着层分子间体现为斥力,有扩张趋势,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液体则相反,因此A、B正确;地基上铺油毡或沥青厚纸,切断了砖与地面间的毛细管,减少毛细现象,C错误;锄地时,切断了地层的毛细管,减少毛细现象的发生,从而减少地下水分的蒸发,D正确.
5.BCD 解析:水银不浸润玻璃,但可能浸润其他固体,所以A错,B正确.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人造卫星上,如果液体浸润其器壁,液体和器壁的附着层就会扩张,沿着器壁流散,故必须盖紧,C正确.D选项正确说明了发生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微观原理,故选B、C、D.
方法点拨:浸润与不浸润是由液体和固体共同决定的.液体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扩张,不浸润固体附着层面积要收缩.产生的条件是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吸引力关系,由此可加以分析判断.
6.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成球形.
7.AB 解析:首先从题设中看出液体对固体来说是不浸润的,而后再对附着层里液体分子的作用进行研究,在出现不浸润现象时,在附着层里出现了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即引力.
8.B 解析:水银对玻璃是不浸润的,由于内径很细,则可发生毛细现象,对液柱起压低作用,所以水银柱高度降低,示数偏低,则B正确.
二、计算题
9.见解析 解析:毛笔插入水中后,每根纤维都受各个方向相同的水的作用力,笔毛相当于只受自身弹力的作用,故呈散开状态;拿出水面后,外层的笔毛受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总要使其表面收缩至最小,因而会收拢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