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该装置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B.拨动橡皮筋时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C.若要用该装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移动两铅笔之间的距离
D.若要用该装置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可以将橡皮筋快速拨动
2.有一种“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
3.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4.下列成语中反映声音音色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的物理知识,下列游玉对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声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声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6.同一检测器测得发声体A和B的声音数据如图,0至t1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A每秒振动的次数不变
B.发声体A和B被检测到的响度相同
C.发声体A的音调变高
D.发声体A和B发声时振动幅度一定相同
7.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8.生活中经常用 “高”“ 低”来描述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
B.男低音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
C.“低声细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
D.“请不要高声喧哗”中的 “高”指声音的响度
9.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
10.科学家在研究大象之间的交流时,先录下象群交流时发出的声音,然后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结果发现有些声音正常播放时听不到,2倍速度快速播放时就可以被听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些大象发出的声音正常播放时人听不到,是因为这些声音太小了
B.2倍速快速播放录音时,声音的音调变高了
C.2倍速快速播放录音时,声音的响度变大了
D.2倍速快速播放录音时,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快了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2.用柳条制作“柳笛”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游戏。折下嫩绿的柳枝,抽出其中的白杆儿,用圆圆的皮儿可制作出一支支“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细而短的“柳笛”与粗而长的“柳笛”吹出声音的 ___________是不同的。
13.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鸟鸣器发声是由空气______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______归为一类。
14如图是同一示波器上出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可以识别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声音特性是否相同。
(1)左右看音调: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波峰越多,音调越高。甲、乙、丙三种声音的音调______;
(2)上下看响度:上下长度越长,响度就越大甲、乙、丙三种声音的响度______;
(3)波形看音色:甲、乙、丙的波形不同,三种声音的音色______。
15.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dB逐渐变为20dB。此过程中,手机所测到的声音是通过 _____传来的,此声音的振幅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声源振动的频率 _____,声速 _____。
三、实验题
16.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______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 (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_ 有关;
(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_____ (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 _______ (选填“强”或“弱”);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_______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_______ ,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 _______ 有关。
17.小师妹内功心法已练至第三层,师傅送她逍遥古琴。小师妹希望早日练成号称“琴音十三绝”的本门绝技,好早日与大师兄琴萧合并,笑傲江湖!她在练习时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于是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师姐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并进行实验: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雪山蚕丝 55 1
B 雪山蚕丝 55 0.5
C 雪山蚕丝 80 1
D 神羊肠衣 ① 0.5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们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二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______。
(4)选择编号B和C两种规格的琴弦,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三,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2.B3.C4.B5.D6.B7.B8.B9.A10.B
11.升高 响度
12.空气柱 音调
13.振动 音调 笛子
14.相同 相同 不同
15.空气 变小 不变 不变
16.快 高 振动的快慢 小 弱 快慢 幅度 听者离声源的距离或听者自身耳朵的灵敏度
17.控制变量法 A C 55 不能 没有控制琴弦长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