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无答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同步教学资源】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基础案+升华案+巩固案,无答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03 22:23:05

文档简介

专题八 第3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用2分钟)
【使用说明】
1.依据大成目标认真自学,精读教材并完成基础案,疑点用红笔做好标记;
2.规范书写,保证质量,完成导学案;
3.建议1课时。
1、革命前夜的“火星”——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俄国已经过渡到 阶段,俄国资本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软弱的垄断资本对 和 有很大的依赖性;
(2)俄国各种矛盾尖锐: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主观条件:俄国 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
2、帝国大厦的坍塌及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过程:
①二月革命: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
性质: 民主革命 。
作用:推翻了 。
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和 (监督性的)。
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 转变的任务。
④七月事件:结束了 局面;表明革命和平发展不可能。
⑤十月决议:提出武装起义。
⑥十月革命: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 。
(2)十月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历史意义:①国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 创造了重要前提。
②国际: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探究一: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1871年起义   图二 1917年攻打冬宫
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3)图一与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点?
探究二 十月革命的意义
漫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问题 (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是指什么事件?清扫的对象有哪些?
(2)“列宁同志清扫地球”他扫到中国来了吗?怎样理解这一句话?
(3)这幅漫画说明了十月革命的什么作用?
一 选择题
A级
1.列宁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列宁这句话的本意是(  )
A.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2.某博客在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文章中,涉及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
D.“斯大林模式”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3.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   )
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4.右图是1953年2月14日我国发行的一套标题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很快就收回,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受到苏联政府的强烈抗议
B.斯大林去世,中苏关系破裂
C.印刷质量太差
D.十月革命时不能称苏联
5.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中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
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
B级
6.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B.发动革命以推翻沙皇政权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
①走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②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胜 ③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结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C级
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A.颁布了《四月提纲》
B.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C.颁布了《土地法令》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哪些方面证明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①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③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唯一途径 ④资本主义是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05年俄罗斯政府首次在苏联解体后举办了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你认为俄罗斯重新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可能是(  )
A.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认识实现了思想统一
B.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道路
C.十月革命在俄国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
D.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12.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一 非选择题
C级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材料四 
攻打冬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
(3)材料三的内容属于列宁发表的何种文件?它为俄国无产阶级提出了怎样的历史任务?
(4)材料三与材料四有何内在联系?材料四反映了俄国哪场革命?其性质怎样?
答案:
【课堂小结】(2分钟)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3.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基础案
(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方法:十月革命的过程可以抓住“二”、“四”、“七”、“十”几个关键字进行理解记忆。
升华案(15分钟)
(展示、点评、点拨)
温馨提示:学会比较区别巴黎公社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思考提示:全面理解掌握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对俄国、中国等国及整体世界)。
巩固案(20分钟)
(课堂自主完成,再进行展示点评)专题八 第2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用2分钟)
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难点)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重点)
【使用说明】
1.依据大成目标认真自学,精读教材并完成基础案,疑点用红笔做好标记;
2.规范书写,保证质量,完成导学案;
3.建议1课时。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第一国际
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再次掀起高潮,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
② 及时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同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2)成立的时间: 。
(3)成立的地点:英国 教堂。
(4)灵魂人物: 。
(5)指导思想: 。
(6)主要斗争:①反对各国 统治和压迫斗争
②反对 的各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
(7)成立的意义:成为各国 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使 联合起来了。
2、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
(1)成立的背景:普法战争, 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3月18日革命
(2)成立时间: 年3月28日
(3)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②民主选举和监督。
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4)性质: 政权。
(5)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未达到 的程度。
②缺乏统一的 领导。
③没有 指导。
④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5)历史意义:是 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验宝贵,教训深刻,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3、第二国际的斗争——第二国际成立
(1)背景: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高潮,改良主义、 等思潮泛滥。
(2)成立时间: 年7月14日 。
(3)成立地点: 。
(4)特点:组织松散,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 泛滥。
(5)结果:修正主义日益占据上风, 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探究一: 巴黎公社革命。
  图一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图二 
问题: (1)图一表现的政权性质如何?
(2)出现图二一幕的原因何在?
探究二: 巴黎公社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 观点一:有人认为,巴黎公社“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说明。
观点二:有人认为,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问题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在巴黎市政厅广场举行的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1)信息:该图片反映了公社成立的盛况。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推翻了梯也尔政权。 3月26日,巴黎公社进行了普选,一大批工人、社会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参加了巴黎公社领导机构。3月28日,在市政厅广场举行公社成立大会,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
(2)价值:这张图片对感受巴黎公社成立的气氛,体会当时工人阶级的创举有重要的意义。
 
一 选择题
A级
1.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2.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 ②人民民主 ③人民公仆 ④工农联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图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伟人和一件大事。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伟人直接领导了该事件
C.事件否定了伟人的观点 D.事件丰富了伟人的学说
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级
5.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
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的成立
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
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
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7.下图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这主要反映了(  )
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创始人 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
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D.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8.巴黎公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留下了最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指(  )
A.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新的国家机器
B.成立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民主选举和监督公职人员
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C级
11.下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指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的人物的学说
12.“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指(  )
A.资本主义大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B.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未激化 D.第一国际未能起到领导作用
二 非选择题
13.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洲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洲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4)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的20年内作过什么积极的努力?
【课堂小结】(2分钟)
1.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成立概况及特点。
2.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基础案
(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温馨提示:本课重点掌握巴黎公社革命这一部分。
升华案(15分钟)
(展示、点评、点拨)
解题提示:图二中展示的是1871年5月27日傍晚,最后的147名公社战士同敌人拚死斗争,他们高呼着“公社万岁”的口号,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温馨提示: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的背景及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等思考分析。
巩固案(20分钟)
(课堂自主完成,再进行展示点评)专题八 第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用2分钟)
1.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难点)
2.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熟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重点)
【使用说明】
1.依据大成目标认真自学,精读教材并完成基础案,疑点用红笔做好标记;
2.规范书写,保证质量,完成导学案;
3.建议1课时。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 ;英国 ;德国 起义。)
③理论基础:英国 、德国 、英法的 。
主观条件:马克思、 的个人实践和理论研究。
2、马克思主义诞生
(1)标志: 的发表;
(2)时间: 年2月。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阐明了 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②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制定了党的策略原则;
③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4)《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①标志着 的诞生;②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探究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探究二: 为什么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设想是“空想”而非“科学”的?
一 选择题
A级
1.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
2.马克思曾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这主要说明巴黎公社( )
A.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世界政治历史舞台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是在历史条件成熟的形势下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4.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是19世纪初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高峰和总结
C.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D.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军事上犯了致命的错误
B级
6.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史实中无法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B.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C. 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道路 D.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
7.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人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
A.又想创立科学理论 B.只想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 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
A.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C.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D.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0.右边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一事件使这一人物的理论第一次变为现实
B.这一事件不能体现这一人物的思想
C.这一人物直接领导着这一事件
D.这一事件丰富了这一人物的学说
C级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利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象是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不是无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二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二中,马克思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的运动?
(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的20年内作过什么积极的努力?
【课堂小结】(2分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
基础案
(课前自主学习10分钟)
温馨提示: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升华案(15分钟)
(展示、点评、点拨)
思路点拨:请从社会经济、阶级条件、思想条件三个方面思考。
温馨提示:请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生活时代的阶级矛盾、经济发展特征及所提出理论的特征等方面思考。
巩固案(20分钟)
(课堂自主完成,再进行展示点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