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0 07: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今天中午真热啊!
是啊,不过早晨来的时候还挺凉呢。
生活小体验
光影对吗?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更 热
直射
斜射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A
B
C
D
E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何处最少?



N
S
角度不同.太阳光线散布面积不同
● c
● b
太阳高度角:
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
a>b >c
a>b >c
太 阳 光 线
● a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 ,太阳辐射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 。
最大
最强
降低
探索规律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思考:在等量的太阳辐射下,A、B两处太阳高度角哪个大?哪处获得热量多?
A处
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示意
请你来判断

哪个方向正确?
A
B
观察与思考
一个地方的黑夜和白昼为什么会交替出现?
太 阳 光 线
假如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吗?
比一比 赛一赛
太 阳 光 线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黑夜
白昼
面对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南极看地球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3、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 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 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 现象。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逆时针
顺时针
昼夜交替
概 念
旋转中心
方 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产生的现象
自西向东
24小时(一天)
地 轴
产生昼夜更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地球自转
观察与思考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什么形状?方向怎样?周期?
1、地球的运动状态那一个是正确的?
2、地球公转是直着身子转,还是斜着身子转?
A
B
观察比较

地球公转是斜着身子转。使得太阳有时直射南半球,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产生了四季。
问: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多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o的固定角。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 的交角。
自西向东
一年
季节变化
66.50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a
b
c
d
A
B
C
D
00
900N
900S
23.5°S
23.5°N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点是在
什么范围之间移动?
(23.5°N——23.5°S: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直射几次?
一次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几次?
两 次
23.5°S
23.5°N
B
C
D
A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B
A
C
D
观察与思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吗?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赤道
3.21或9.23
全球昼夜平分
北回归线
6.22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回归线
12.22
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
南极圈
66.5°N
66.5°S
春分和秋分
夏至
冬至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一年当中,赤道上昼夜长短也在变化吗?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一年之中两极地区也会出现昼夜长短的变化吗?
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A.春分:3月21,太阳直射在赤道 ,北半球昼夜 ;
B.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50N) ,北半球昼 夜 ;
D.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23.50S) ,北半球昼 夜 。
C.秋分:9月23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昼夜 ;
等长或平分
长 短
等长或平分
短 长
随堂练习
3月21日 春分
6月22日
夏至
9月23日 秋分
12月22日
冬至
你能说说重庆今天昼夜长短情况吗?
昼短夜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②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
是___月___日。
6 22
③我们居住的重庆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
短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④ ________地区昼夜平分。
赤 道
①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
是___月___日。
12 22
随堂练习
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赤道地区除外);使中纬度地区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形成五带。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
概念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绕转的中心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产生的现象 产生昼夜交替、时差
地球绕太阳的
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季节变化、五带
地球的公转
00
90°N
23.5°S
23.5°N
66.5°N
66.5°S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温带
南寒带
90°S
阳光直射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极昼极夜
极昼极夜
探索与归纳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地球上的五带
北回 归线
南 回 归 线
北极 圈
南极 圈
23.50S
900S
23.50N
00
66.50S
66.50N
900N
赤道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天文特征
有太阳直射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气候特征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热 带
地球的五带
1、根据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
五带: 、 、 、 、 ;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
3、热带有 现象;寒带有 现象。
太阳热量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
极昼极夜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非洲
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欧洲绝大部分位于哪一个带?
欧洲
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个洲?
南极洲
重庆属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吗?
那一个季节昼长夜短?
重庆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讨论:
夏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高?哪里气温低?
冬季,吐鲁番与秦皇岛比较,哪里气温高?哪里气温低?
为什么?
纬度相同的地方,
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
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
在中纬度地区,
海洋和陆地的最高气温月(海洋8月.陆地7月).最低气温月(海洋2月.陆地1月)也不同。
总结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讨论:
夏季,人们在水中为什么会感到
凉爽?
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
和陆地上的温度为什么会不同呢?
海陆性质差异
性质
受热慢 散热慢
受热快 散热快
升温快,气温高
降温快,气温低
升温慢,气温偏低
降温慢,气温偏高
陆地 海洋
影响 夏季
冬季
总结
靠近海洋的地方温差小,受海洋的影响,升温慢、降温慢;远离海洋的地方,受海洋影响小,升温快,降温快。
纬度相同的地方 陆地 海洋
夏 季
冬 季




活动:P83
总结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海洋
最高气温月
最低气温月
8月
7月
2月
1月
活动:P83
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地出现得迟。
降水: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
远离海的地区降水少
近海背风地区降水少
地形与气候
某山地阴坡与阳坡气温日较差比较( C)
地点
阴坡
阳坡
1月
4月
7月
10月
年平均
5.9
9.0
6.5
10.8
5.8
10.4
6.5
9.9
6.2
10.0


济南
泰山
总结: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
地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坡向与气候
A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而B地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坡向与气候
思考:
为什么A地降水多,B地降水少?
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
总结
同纬度地区比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降低0.6 C
已知A地(山顶)与B地(山麓)的垂直高差是5000米,B地的气温为20 C,请问?A地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
气候现象 主要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 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 的地方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 而东侧降水稀少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因素
海拔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讨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良性影响有哪些?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恶性影响有哪些?
市区
郊区
郊区
A
A
B
B
效 果 检 测
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气候要素是 和 。
答案:
降水
气温
影响气候的因素
有 、 、 、 。
答案: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一般在寒流经过的沿海地区,气温较 ,降水较 。
答案:


我国江西庐山为什么是夏季避暑胜地?
A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我国黑龙江省北部为什么冬季漫长、多冰雪;海南岛南部则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英国伦敦位于50°N以北,冬季海港不结冰;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40N°以北,冬季海港却全封冻了。这是什么原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降水多,西部内陆地区降水少,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是?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洋流因素
C
B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