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人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堂提升训练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知识点1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 1899年,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个状元是( )
A.张謇 B.荣宗敬
C.侯德榜 D.卢作孚
2.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曾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之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之眼光。”他的“兴国之梦”遵循的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 D.民主共和
3.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4.“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生动的写照。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造船业 D.冶铁业
知识点2 社会生活的变化
5. 老照片是研究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下面这幅拍摄于民国时期上海的照片有助于我们研究近代( )
A.交通工具的变革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休闲娱乐的趋向
D.民族工业的发展
6.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 以下文字取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 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
A.民生主义 B.思想解放
C.实业救国 D.外争主权
8. 观察下图,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14—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图
A.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9. 20世纪20年代以后,都市女子结婚时多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婚礼依然以红色为基调,女子结婚时穿红袄戴珠冠,乘红轿。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政府推行风俗改良促进了城市服饰的变革
②西洋风尚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
③近代服饰呈现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
④不同婚服体现了人们身份等级的差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张謇
问题 根据史料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你认为他的主张在当时能否实现“救国” 请说明理由。
1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均属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按要求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解”民族工业发展】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此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释 “析”社会生活变化】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资产阶级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同时,也对陈旧陋习加以改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答案全解全析
1.A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故选A。
2.B 张謇是清末状元,他主张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办厂,B符合题意。故选B。
3.B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对应图中②段,故选B。
4.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故选A。
5.A 通过这幅民国时期上海街景的照片,可以直观地看到当时上海街头有了电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故选A。
6.A “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描述的是留着辫子,满口文言的清代文人形象。而民国时期颁布了剪辫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所以②不符合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
能力提升全练
7.C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中国”可知是实业救国。故选C项。
8.C 由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C符合题意。
9.A 根据题干“20世纪20年代以后,都市女子结婚时多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政府推行风俗改良促进了城市服饰的变革,①符合题意;根据题干“都市女子结婚时多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婚礼依然以红色为基调,女子结婚时穿红袄戴珠冠,乘红轿”可得出西洋风尚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②符合题意;近代服饰呈现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③符合题意;题干不同婚服并不体现人们身份等级的差别,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史料拓展全练
10.主张:“实业救国”。无法实现。 理由: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解析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但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真正富强,所以他的主张无法实现“救国”。
素养探究全练
11.(1)特点:起步晚;在曲折中发展。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原因:鸦片战争打破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推动;南京临时政府法令对陈旧陋习的改造。
解析 (1)由材料一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起步晚;在曲折中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此发展趋势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2)依据“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可知,鸦片战争打破闭关锁国政策;依据“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舶来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可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影响;依据“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更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可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政治变革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依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剪发辫、易服饰等法令,推进社会风气的改良”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法令对陈旧陋习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