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 10 月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答案:C “我”是看到妞儿的年龄、穿着、饮食。想到日本入侵者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变
得心平气和。
2.答案:D“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激烈的矛盾”错误。
3.分析下列句子所蕴藏的复杂感情。(4 分)
(1)①“我”感受到女孩子对日本人的厌恶,不想让她失望,鼓励女孩。(1 分)
②“我”对抗日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决心。(1分)
(2)虽然袜子被冲走了,但是冲不走“我”对山地生活的回忆和对姑娘的怀念(1 分),
军民之间的深厚情义不会冲散(1分)。
4.孙犁的小说常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6分)
①《山地回忆》有意避开了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斗场景,叙写出战争的诗情画意和人情
美,给读者以绵长的回味。
②《山地回忆》淡化情节,不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而是打破小说传统的艺
术结构,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串通起来,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散文式结构。
③多次出现的“袜子”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袜子的坚实牢固象征着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符合诗化小说重意象重象征的特点。
④作者刻画人物,从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动作中,显示其个性特点和精神风貌,从而折射环境和
时代的面影。
⑤小说文笔清新活泼,笔墨干净利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每点 2 分,任写 3 点得满
分)
5.答案:D(应为“即使”)
6.答案:A(B 应为岐山南面;C“越三月”意为到了三月;D“就是”过于绝对,还为了表
达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是国家兴旺的根本所在)
7.(1)答案: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然后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
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踩分点:“为”“其”“以为”;句意通顺 1 分)
(2)答案: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
(踩分点:遗”“斯”“始”;句意通顺 1分)
8.本文是怎样围绕“喜”字来展开行文思路的。
①开头借历史典故说明“亭以雨名,志喜也”,开门见山。
②接着叙述建亭的经过,然后转笔写雨:从旱到望,由雨而喜。于是放开笔墨写喜:官吏相
庆,商贾相歌,农夫欢欣,忧者喜,病者愈。
③再叙宾客在亭上饮宴欢庆场面,全用主客对话,气氛热烈,说明久旱逢雨对于安定民生、
治理社会的重大意义。(每点 1 分)
9.答案:C 乐景写哀
10.任举“酒”的诗句两例(每例 1 分,共 2 分)并分析其意象内涵(每例分析 2 分,共 4
分)。
11.(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3)采采芣苢 薄言捋之
(4)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12. D 开天辟地”是指以前从未有过,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天换地”指彻底改变了面貌。
一般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翻天覆地”指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五彩缤纷”表示颜色
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规模宏伟。
13. ①句中“初心永不褪色、坚如磐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本体都是初心,喻体
是褪色、磐石,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永远不变,本色依旧,坚固得不可动摇。②
使用设问,引人注意,引发人们对如何保持初心的思考,使前后衔接紧密自然,同时强调了
我们党与时俱进、自我革命的作风及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评分意见:每点 2分,能写出比喻、设问的基本效果分别给 1分,能结合材料分析分别给 1
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4.从革命时期的延安整风到党的十八大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广大党员
的初心在一次次集中教育中得到锤炼,在一次次回望历史中得到激励。
分析:这个句子有两处毛病:一是语序不当,“从党的十八大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到革命时期的延安整风”,这个语境自然是按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应是“从革
命时期的延安整风到党的十八大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二是不合事理,
整个语段都是讲党的初心不变,“改观”一词明显违背原意,与上下文的意思不一致,可以
改为“锤炼”“磨练”“锻炼”“强化”等。
评分意见:两处毛病各占两分,“改观”一词的修改较为灵活,改为“锤炼”是最恰当的,
其他符合语意的也可。
15.答案:A 《左转》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
与“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是因果关系,B、C 两项的叙述对象是“美
学效果”,因此排除 B、C两项。再比较 A、D 两项,前者说“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
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后者说“会导致紧张与悠闲的美学效果参差错落”,前者明确了因果关
系,与括号前的句子衔接更紧密,此确定答案为 A。
16.①愈使用“闲笔”
②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
③“闲笔”不闲
(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2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 10 月联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5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 (16分)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
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
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 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这种蓝的颜色,不知道
该叫什么蓝,可是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这
种颜色,我就叫它“阜平蓝”或是“山地蓝”吧。
他这身衣服的颜色,在天津是很显得突出,也觉得土气。但是在阜平,这样一身衣服,织染既是不容易,穿
上也就觉得鲜亮好看了。阜平的天气冷,山地不容易见到太阳。那里不种棉花,我刚到那里的时候,老大娘们手
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
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
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
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
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 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
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
“你怎么骂人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
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
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
“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
“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
“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 现在
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
我笑了。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 1页(共 5页)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
“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是装卫生!你们尽笑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
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 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
去。
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 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 ”她
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
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 ”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
的。”(1)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 ”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
“你说什么 ”
“说什么 ”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 不会求人做一双 ”
“哪里有布呀 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
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
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
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
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
“怎么沾了我的光 ”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
“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
“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
“够了。”
“够干什么了 ”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
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
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
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
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2)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
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 2页(共 5页)
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
“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 ”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
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1949 年 12 月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讲述“我”与阜平乡农民一家之间的互帮互助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情。
B.文章的末尾,大伯要买红布和黄布回家做新旗,不仅因为这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事,更因为大伯对新中国
的成立感到无比的欢欣和热爱。
C.原文中面对女孩的斥责“我”感到愤怒与挂火,但考虑到得罪了老百姓对部队影响不好“我”就心平气
和了下来。
D.斥责“我”时的严厉、承诺做袜时的坚定、织布时的利落体现出妞儿是一个伶牙俐齿、内心火热、聪明
勤劳的山地女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叙述故事,由阜平乡下来的农民代表的穿着引发回忆,回忆结束后又回到故事起点接
续叙述。
B.文章第三自然段写阜平特有的风土人情,意在强调山地人民艰辛的生存环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又烘托出
他们无私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
C.文中画线句运用“扭”“登”“浸”等一系列的动作细节描写,将女孩俏皮活泼、率真可爱的形象刻画得栩
栩如生、跃然纸上,两人之间的紧张气氛也被灿烂的笑容化解了。
D.小说以故事情节的连贯、缜密和完整取胜,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小
说的艺术结构。
3.分析下列句子所蕴藏的复杂感情。(4 分)
(1)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2)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4.孙犁的小说常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或“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
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
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
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
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
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 3页(共 5页)
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选自《苏东坡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既而弥.月不雨 弥:满
B.以属.客.而告之 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
C.而盗贼滋炽. 炽:猖獗
D.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虽:虽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此事,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有此意。
B.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北面下了麦雨,因此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C.旱三月后,甘霖连降三日,旱情顿时解除,寥寥几笔勾抹,一幅万民欢乐图便展现出来。
D.亭子以“喜雨亭”为名,又歌颂此事,就是为了表达上天对百姓的厚爱。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4 分)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4 分)
8.本文是怎样围绕“喜”字来展开行文思路的。(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9-10 题。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片前三句点出了节气环境,深秋天高气爽、菊花泛黄、重阳将近,一个“情伤”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中的“绿蚁”指新酿的酒,因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
C.“那堪永夜,明月空床”句由古诗“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化用而来,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
差异,哀景写哀,其哀倍增。
D.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了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表现了词人对亲人
及往事的无比怀念。
10.“酒”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其情感内涵丰富,有怡情助兴的,有抒发愁情的,有抒发人生、现实无奈
的,请再举两例有“酒”这一意象的诗句,并结合诗句分析其情感内涵。(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小题,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3)《《芣苢》中,描写女子顺着茎成把采取车前草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4)《插秧歌》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表现雨中劳作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4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从建党的 ,到新中国成立的 ,到改革开放
的 ,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展开百年 画卷,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是鲜明底
色;回望艰辛创业历程,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初心历久弥坚。
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如何确保初心永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 4页(共 5页)
不褪色、坚如磐石?我们党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不断为初心注入时代内涵、提供丰富养分。从党的十八大后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到革命时期的延
安整风,广大党员的初心在一次次集中教育中得到改观,在一次次回望历史中得到激励。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
党,对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问题,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以解决,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
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坚决割除一切滋生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
提高中,我们党对初心的坚守更加自觉、对使命的担当更加坚定。
1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天辟地 翻天覆地 改天换地 波澜壮阔
B.改天换地 翻天覆地 开天辟地 五彩缤纷
C.改天换地 开天辟地 翻天覆地 五彩缤纷
D.开天辟地 改天换地 翻天覆地 波澜壮阔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6题。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体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左传》开启
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
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 ① ,
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 )。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 ② 。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
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
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
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细笔”不细, ③ ,《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
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B.形成的美学效果是紧张与悠闲相结合的。
C.这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因此而形成。
D.会导致紧张与悠闲的美学效果参差错落。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分)
四、写作 (5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关“生涯规划”这个话题,有人认为人生无需规划,因为时代发展过快,未来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一
切随缘;也有人认为,人生是需要规划的,只有规划的人生才能向预想的方向发展,收获成功。
对此,作为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你有什么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角度自选,自拟题目。 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 800 字。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 5页(共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