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2.1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锦州)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大风降温 B.风和日丽 C.四季如春 D.阴有小雨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大风降温、风和日丽、阴有小雨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021·无锡)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3.对于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给出的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帯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4.“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答案】2.D
3.C
4.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2.读图分析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出现沙尘暴、西北风六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30°N附近有中雨,因此当地人们出行要帯好雨具,不适宜户外运动, 也没必要做防晒保护。此时是春季, 没有必要添衣防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都描述的是天气。“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描述的是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21·营口)下列词语中描写气候的是( )
A.长冬短夏 B.暴风骤雨 C.阳光明媚 D.寒风凛冽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都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状况,区别是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天气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四句词语中,长冬短夏表示的是气候特征,暴风骤雨、阳光明媚和寒风凛冽表示的是天气特征,故答案为:A。
【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渗透到人们和每一个生活领域,关注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必备。
(2)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6.(2021·昆明)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阳光明媚 D.四季如春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A.风和日丽强调天气现象,A选项错误;
B.狂风暴雨强调天气现象,B选项错误;
C.阳光明媚强调天气现象,C选项错误
D.四季如春表示气候,D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比较:
天 气 气 候
概念 人们经常用 阴晴 、 风雨 、 冷热 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指一个地区 短时间 里的 大气状况 。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 。
区别 短 时间,时刻 变化 。 长 时间,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 变化不大 。
(2021·湘西)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假如你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图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
A.带雨伞防下雨 B.添衣保暖
C.戴口革防沙尘 D.携带迷你小风扇防中暑
【答案】7.D
8.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常见的天气符号如下:
7.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图中天气符号为降雪、霜冻,出现这种天气早上出门应该准备添衣保暖。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2020·湘西)下列表述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暴风骤雨 D.风和日丽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暴风骤雨;风和日丽描述的都是天气;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0.(2020·赤峰)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明天大风降温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赤峰地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明天大风降温”、“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赤峰地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寒冷干燥”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1.(2020·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阳光明媚 B.四季如春 C.狂风暴雨 D.寒风凛冽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答案】(1)B
(2)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阳光明媚、狂风暴雨、寒风凛冽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受纬度因素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A正确。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B错误。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故C错误。中纬度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2.(2019·赤峰)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解: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形容的是春天的气候特征。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3.(2019·娄底)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透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 )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2)冬季,海南省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 )
A.交通建设 B.观光旅游 C.海上航运 D.对外贸易
【答案】(1)C
(2)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在20天~30天之间,因此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25天。
(2)交通建设、海上航运和对外贸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观光旅游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季,海南省凭独特的位置、气候等条件,其气候舒适期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海南岛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4.(2019·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累风骤雨 D.阴转多云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B.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C.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D.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5.(2018·昆明)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电闪雷鸣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16.(2018·赤峰)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正确的;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又有山脉的阻挡,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不易深入;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标识的时间短,不是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我们身边的地理,这种考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地理的眼光,也体现出了学科的互通性。
17.(2018·龙东)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晴空万里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暴风骤雨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气候;晴空万里、暴风骤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也是指近地面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行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8.(2018·宜昌)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阴转多云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故四季如春是描述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描述气候的词语,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答题的基础,难度不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2.1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锦州)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大风降温 B.风和日丽 C.四季如春 D.阴有小雨
(2021·无锡)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3.对于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给出的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帯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4.“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5.(2021·营口)下列词语中描写气候的是( )
A.长冬短夏 B.暴风骤雨 C.阳光明媚 D.寒风凛冽
6.(2021·昆明)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阳光明媚 D.四季如春
(2021·湘西)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8.假如你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图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
A.带雨伞防下雨 B.添衣保暖
C.戴口革防沙尘 D.携带迷你小风扇防中暑
9.(2020·湘西)下列表述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四季如春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暴风骤雨 D.风和日丽
10.(2020·赤峰)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明天大风降温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赤峰地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寒冷干燥
11.(2020·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阳光明媚 B.四季如春 C.狂风暴雨 D.寒风凛冽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12.(2019·赤峰)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2019·娄底)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透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 )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2)冬季,海南省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 )
A.交通建设 B.观光旅游 C.海上航运 D.对外贸易
14.(2019·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累风骤雨 D.阴转多云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少于极地地区
B.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少于内陆地区
C.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
D.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15.(2018·昆明)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暴风骤雨 C.四季如春 D.电闪雷鸣
16.(2018·赤峰)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17.(2018·龙东)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晴空万里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暴风骤雨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8.(2018·宜昌)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风和日丽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阴转多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大风降温、风和日丽、阴有小雨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通常用阴晴雨雪来表示,是时刻在变化的,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答案】2.D
3.C
4.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2.读图分析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出现沙尘暴、西北风六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30°N附近有中雨,因此当地人们出行要帯好雨具,不适宜户外运动, 也没必要做防晒保护。此时是春季, 没有必要添衣防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都描述的是天气。“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描述的是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都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状况,区别是气候表示的是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天气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四句词语中,长冬短夏表示的是气候特征,暴风骤雨、阳光明媚和寒风凛冽表示的是天气特征,故答案为:A。
【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天气渗透到人们和每一个生活领域,关注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必备。
(2)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6.【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A.风和日丽强调天气现象,A选项错误;
B.狂风暴雨强调天气现象,B选项错误;
C.阳光明媚强调天气现象,C选项错误
D.四季如春表示气候,D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的比较:
天 气 气 候
概念 人们经常用 阴晴 、 风雨 、 冷热 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指一个地区 短时间 里的 大气状况 。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 天气平均状况 。
区别 短 时间,时刻 变化 。 长 时间,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 变化不大 。
【答案】7.D
8.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常见的天气符号如下:
7.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8.读图可知:图中天气符号为降雪、霜冻,出现这种天气早上出门应该准备添衣保暖。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暴风骤雨;风和日丽描述的都是天气;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0.【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明天大风降温”、“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属于天气;“赤峰地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冬季寒冷干燥”描述的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1.【答案】(1)B
(2)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阳光明媚、狂风暴雨、寒风凛冽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受纬度因素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A正确。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B错误。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故C错误。中纬度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2.【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解:气候指的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述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景象,形容的是春天的气候特征。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3.【答案】(1)C
(2)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在20天~30天之间,因此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25天。
(2)交通建设、海上航运和对外贸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观光旅游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季,海南省凭独特的位置、气候等条件,其气候舒适期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海南岛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4.【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气候是大气的多年的平均状态,四季如春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累风骤雨,阴转多云,描述的是天气;B符合题意。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c.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5.【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16.【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正确的;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又有山脉的阻挡,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不易深入;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标识的时间短,不是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我们身边的地理,这种考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地理的眼光,也体现出了学科的互通性。
17.【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气候;晴空万里、暴风骤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也是指近地面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行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研究气候的科学是气候学,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18.【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故四季如春是描述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描述气候的词语,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答题的基础,难度不大。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