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2.2天气与气候--天气与生活、天气预报与天气符号(选择题二)
一、单选题
(2021·无锡)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2.对于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给出的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帯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3.“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2021·湘西)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假如你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图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
A.带雨伞防下雨 B.添衣保暖
C.戴口革防沙尘 D.携带迷你小风扇防中暑
6.(2020·盐城)如图为盐城市2020年6月27日﹣﹣7月2日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段时间内,盐城天气的特点是( )
A.阴雨天气为主 B.晴朗天气为主
C.风沙天气为主 D.多云天气为主
(2)此段时间内,盐城气温日较差最大为( )
A.2℃ B.4℃ C.6℃ D.8℃
7.(2020·阜新)圆圆同学上学前打开天气 APP,看到当日的天气预报后,准备带上雨伞。下列天气符号中符合当日天气的是( )
A. B. C. D.
8.(2020·湘西)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
A.青藏地区夏季 B.北方地区冬季
C.南方地区夏 D.西北地区冬季
(2)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9.(2020·齐齐哈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10.(2020·昆明)2020年6月29-30日,云南昭通多地连续大暴雨引发山洪。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暴雨的是( )
A. B. C. D.
11.(2020·青岛)信息时代人们查阅天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某日小明通过手机查询的青岛市最近五日的天气信息截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今天”到周四的五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 )
A.6℃ B.9℃ C.10℃ D.5℃
(2)小明是天文观测爱好者,图中日期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12.(2020·临沂)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为我国2020年4月9日的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我国存在霜冻的省区有( )
A.黑龙江 山东 B.西藏 河南
C.内蒙古 贵州 D.吉林 青海
(2)4月9日天气预报中,临沂市的天气符号可能为( )
A. B. C. D.
13.(2020·营口)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下列符号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组合,合理的是( )
A. 出海打鱼 B. 开车出游
C. 户外运动 D. 晾晒衣服
14.(2020·辽阳)下列常用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冰雹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2020·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阳光明媚 B.四季如春 C.狂风暴雨 D.寒风凛冽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16.(2020·绥化)下列常用的天气符号中,表示小雨的是( )
A. B. C. D.
17.(2020·天水)如图是某市某日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6℃ B.中雨转阴
C.西北风4级 D.空气质量状况优
18.(2020·兰州)兰州市7月3日天气状况是“阴有小雨,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26℃”下列天气符号中与所预报天气现象一致的是( )
A. B.
C. D.
19.(2020·福建)霜由地面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下图示意福建省年平均霜日数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霜冻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2)年平均霜日数30天以上的地区分布在( )
A.漳州市、厦门市 B.泉州市、莆田市
C.宁德市、南平市 D.三明市、龙岩市
(3)年平均霜日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中部向四周递减
C.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D.自中部向四周递增
20.(2020·南充)下图为南充市2020年6月某五天的天气预报图,其中阴转多云的日期是( )
A.6月24日 B.6月26日 C.6月27日 D.6月28日
21.(2020·苏州)如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2)给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生活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带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22.(2019·龙岩)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日龙岩( )
A.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23.(2019·天津)《航拍中国》第二季选取浙江、四川、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广东、福建、江苏等七省区作为拍摄对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
A.260万平方千米 B.58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700万平方千米
(2)江苏省的简称是( )
A.闽 B.苏 C.陇 D.浙
(3)据图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轮廓形状
(4)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易遭受暴雨侵袭,以下天气符号表示暴雨的是
( )
A. B. C. D.
24.(2019·巴中) 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农业生产 B.交通 C.人们生活 D.旅游
(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
A. B. C. D.
(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
A. B.
C. D.
25.(2019·日照)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①洪涝 ②干旱 ③寒潮 ④地震 ⑤台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
A.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周三的天气可用 表示
C.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26.(2019·通辽)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27.(2019·无锡)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2019·武汉)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
A.1月 B.7月 C.5月 D.11月
29.(2019·河南)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
A.1月19日 B.1月20日 C.1月21日 D.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
A. B. C. D.
30.(2019·咸阳)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 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
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 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
31.(2019·衡阳)《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 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
A.城市热岛效应 B.全球变暖
C.气温的垂直变化 D.降水的差异
32.(2019·东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长江流域 B.四川盆地 C.闽赣地区 D.粤桂地区
(2)“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3)本次“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发生水灾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33.(2019·湘西)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
A. B. C. D.
34.(2019·海南)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睛转阴,东南风3级
C.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35.(2019·临沂)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
A.周二小雪转大雪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36.(2019·娄底)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透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 )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2)冬季,海南省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 )
A.交通建设 B.观光旅游 C.海上航运 D.对外贸易
37.(2019·德州)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
B.最高气温是37C,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 表示南风四级
38.(2018·昆明)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39.(2018·赤峰)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40.(2018·沈阳)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
A.阴转多云 B.雷阵雨转晴
C.雷阵雨转多云 D.多云转晴
41.(2018·湘西)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
A. B. C. D.
42.(2018·百色)下图是广西某时段天气周报手机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周报,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2)手机截图中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4月 B.7月 C.10月 D.12月
43.(2018·青岛)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2)7月29日至30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44.(2018·聊城)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45.(2018·随州)穿衣指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读图分析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出现沙尘暴、西北风六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30°N附近有中雨,因此当地人们出行要帯好雨具,不适宜户外运动, 也没必要做防晒保护。此时是春季, 没有必要添衣防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都描述的是天气。“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描述的是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4.D
5.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常见的天气符号如下:
4.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图中天气符号为降雪、霜冻,出现这种天气早上出门应该准备添衣保暖。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答案】(1)A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六天中由五天是阴雨天气,因此说此段时间内,盐城天气的特点是以阴雨天气为主,A正确。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27日气温日较差为27℃﹣24℃=3℃,28日气温日较差为26℃﹣23℃=3℃,29日气温日较差为24℃﹣22℃=2℃,30日气温日较差为27℃﹣22℃=6℃,1日气温日较差为27℃﹣23℃=4℃,2日气温日较差为29℃﹣23℃=6℃,此段时间内,盐城气温日较差最大为6℃,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B表示晴,C表示中雨,D表示多云。准备带上雨伞说明要下雨。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8.【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纬度是24.9°N, 因此可以判断该地所在区域是南方地区;该时段最低气温23℃,因此所处季节是夏季。故C符合题意。
(2)根据天气符号可知,星期三有台风;星期四晴天,气温太高;星期六有暴雨,都不适合户外运动。星期五多云较为凉爽,最适合户外运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2)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沙尘暴,C表示晴,D表示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解答即可。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0.【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认识天气,以上四种天气预报符号中,A表示的是雷电天气,B表示的是小雨,C表示的是阴天,D表示的是暴雨天气,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1.【答案】(1)B
(2)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气温的日较差是由当天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可以看出,该地区在今天的气温日较差最大,达到9摄氏度。
(2)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上五天中,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周四,这一在月亮能见度高。
故答案为:(1)B;(2)D;
【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2.【答案】(1)D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时刻,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青海省都存在霜冻,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没有霜冻,D对,ABC错。
(2)由图可知,图中临沂市当天雨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图中A表示晴天,B表示沙尘暴,C表示小雨,D表示暴雨,C对,ABD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13.【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为大雨天气,不适宜出海打鱼;B为雾天,不适宜开车出游;C为雷雨天气,不适宜户外运动;D为晴天,适宜晾晒衣服。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指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符号。
14.【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认识天气,以上四个天气预报符号中,①是中雨,②是雷电天气,③是冰雹天气,④是沙尘暴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符号是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符号。
15.【答案】(1)B
(2)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阳光明媚、狂风暴雨、寒风凛冽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受纬度因素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A正确。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B错误。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故C错误。中纬度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6.【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的是晴,B表示的是小雪,C表示的是阴,D表示的是小雨。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7.【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日较差:25﹣19=6℃,故A正确;天气状况是中雨转多云,故B错误;东南风4级,故C错误;该日污染指数53,在51~100之间,空气质量状况良,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
18.【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的是多云,B表示的是雨夹雪,C表示的是晴,D表示的是小雨。故根据题意选D。
【点评】天气符号是指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状况的符号。
19.【答案】(1)B
(2)C
(3)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表示的是雷雨,B表示霜冻,C表示晴,D表示的是台风。故答案为:B。(2)依据福建省城市分布,结合年平均霜日数等值线30天以上的位置,据图可知,年平均霜日数30天以上的地区分布在福建西北部的宁德市和北部的南平市。故答案为:C。(3)在既无指向标,又非经纬网地图中,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图示霜日数点等值线分布图可知,福建年平均霜日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省会为福州。
20.【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6月24日为多云转晴;6月26日为雷电转小雨天气;6月27日为小雨转阴天天气;6月28日为阴转多云,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进行分析解答。
21.【答案】(1)D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解:由图示天气符号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西北风六级,有沙尘暴。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解:如图可知,30°N附近是中雨天气,因此生活在30°N附近的人们,当日出行应带好雨具。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2.【答案】(1)A
(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 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故答案为:B。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3.【答案】(1)C
(2)B
(3)A
(4)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我国的疆域面积分为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其中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海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平米。
(2)江苏省的简称是苏;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陇(或甘)是甘肃省的简称;浙是浙江省的简称。
(3)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较广,降水随着距离海洋的远近,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导致其植被景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4)A表示晴天,B表示暴雨,C表示沙尘暴,D表示小雪。
故答案为:(1)C;(2)B;(3)A;(4)B;
【点评】(1)此题主要是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主体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东西跨经度大,时间差异明显,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为热带,没有寒带。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三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2)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4.【答案】(1)C
(2)B
(3)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5.【答案】(1)A
(2)D
(3)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 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6.【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选项A的符号表示沙尘暴;选项B中的符号表示霜冻,选项C中的符号表示冰雹,选项D中的符号表示台风。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7.【答案】(1)C
(2)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28.【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9.【答案】(1)A
(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可知, 表示雾, 表示西风6级, 表示多云, 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30.【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星期一的气温差异是12摄氏度,是一个星期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出现在午后两点;未来七天以多云和雨天为主,阴天只有一天;该城市气温高,不可能是位于青藏地区的拉萨,因为拉萨终年低温,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在16摄氏度左右。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31.【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32.【答案】(1)D
(2)A
(3)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33.【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题中A项表示阴天,B项表示雷阵雨,C项表示多云,D项表示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中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因此湖南省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4.【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5.【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6.【答案】(1)C
(2)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在20天~30天之间,因此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25天。
(2)交通建设、海上航运和对外贸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观光旅游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季,海南省凭独特的位置、气候等条件,其气候舒适期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海南岛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37.【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A符合题意;
B.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约14时,B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37﹣23=14℃),C不符合题意;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牢记即可。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38.【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39.【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正确的;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又有山脉的阻挡,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不易深入;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标识的时间短,不是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我们身边的地理,这种考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地理的眼光,也体现出了学科的互通性。
40.【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41.【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42.【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星期日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一的天气是晴,星期二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三的天气是阴,星期四的天气是雷雨,星期五的天气是中雨,星期六的天气是大雨,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即选D。(2)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较高,多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夏季(7月为夏季),因此选项B符合。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要牢记表示各种天气状况的符号并加以区分。
(2)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冬季气温明显偏低,主要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此外夏热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43.【答案】(1)C
(2)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表可知,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转阴。
(2)读表中29日到30日的天气预报可知,20日天气是雷雨转大雨,30日天气是大雨转中雨,风力由4-5级转6-7级。所以市民外出要防雨、防风、防雷电。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常用天气预报符号的含义是答题的关键,属于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不大。
44.【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5号和8号是多云,7号是阴天,6号是雷阵雨。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从图中可知,5日的温差是10℃,6日是8℃,7日的日较差是4℃,8日的是10℃。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45.【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由图中某天的穿衣指数可以看出,这一天适合穿大衣的是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适合穿衬衣,珠江三角洲适合穿短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预报图的解读,属于生活实际应用类知识点,理解穿衣指数的含义是答题的基础。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2.2天气与气候--天气与生活、天气预报与天气符号(选择题二)
一、单选题
(2021·无锡)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2.对于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的生活。可以给出的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帯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3.“气候"和“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答案】1.D
2.C
3.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常见的天气符号:
(2)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读图分析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出现沙尘暴、西北风六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30°N附近有中雨,因此当地人们出行要帯好雨具,不适宜户外运动, 也没必要做防晒保护。此时是春季, 没有必要添衣防冻。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都描述的是天气。“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描述的是气候。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1·湘西)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假如你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图天气符号,明天早上出门应该准备( )
A.带雨伞防下雨 B.添衣保暖
C.戴口革防沙尘 D.携带迷你小风扇防中暑
【答案】4.D
5.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点评】(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最大特点是多变,直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描述某地气候特征通常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2)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常见的天气符号如下:
4.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晴,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故答案为:D。
5.读图可知:图中天气符号为降雪、霜冻,出现这种天气早上出门应该准备添衣保暖。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6.(2020·盐城)如图为盐城市2020年6月27日﹣﹣7月2日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段时间内,盐城天气的特点是( )
A.阴雨天气为主 B.晴朗天气为主
C.风沙天气为主 D.多云天气为主
(2)此段时间内,盐城气温日较差最大为( )
A.2℃ B.4℃ C.6℃ D.8℃
【答案】(1)A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六天中由五天是阴雨天气,因此说此段时间内,盐城天气的特点是以阴雨天气为主,A正确。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27日气温日较差为27℃﹣24℃=3℃,28日气温日较差为26℃﹣23℃=3℃,29日气温日较差为24℃﹣22℃=2℃,30日气温日较差为27℃﹣22℃=6℃,1日气温日较差为27℃﹣23℃=4℃,2日气温日较差为29℃﹣23℃=6℃,此段时间内,盐城气温日较差最大为6℃,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
7.(2020·阜新)圆圆同学上学前打开天气 APP,看到当日的天气预报后,准备带上雨伞。下列天气符号中符合当日天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B表示晴,C表示中雨,D表示多云。准备带上雨伞说明要下雨。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8.(2020·湘西)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
A.青藏地区夏季 B.北方地区冬季
C.南方地区夏 D.西北地区冬季
(2)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
A.星期三 B.星期四 C.星期五 D.星期六
【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纬度是24.9°N, 因此可以判断该地所在区域是南方地区;该时段最低气温23℃,因此所处季节是夏季。故C符合题意。
(2)根据天气符号可知,星期三有台风;星期四晴天,气温太高;星期六有暴雨,都不适合户外运动。星期五多云较为凉爽,最适合户外运动。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柑橘等。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在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异不大。
(2)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9.(2020·齐齐哈尔)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沙尘暴,C表示晴,D表示阴。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读图解答即可。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10.(2020·昆明)2020年6月29-30日,云南昭通多地连续大暴雨引发山洪。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暴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认识天气,以上四种天气预报符号中,A表示的是雷电天气,B表示的是小雨,C表示的是阴天,D表示的是暴雨天气,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1.(2020·青岛)信息时代人们查阅天气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图是某日小明通过手机查询的青岛市最近五日的天气信息截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今天”到周四的五天中,气温日较差的最大值是( )
A.6℃ B.9℃ C.10℃ D.5℃
(2)小明是天文观测爱好者,图中日期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答案】(1)B
(2)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气温的日较差是由当天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可以看出,该地区在今天的气温日较差最大,达到9摄氏度。
(2)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上五天中,最适合夜间观星的是周四,这一在月亮能见度高。
故答案为:(1)B;(2)D;
【点评】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气温随季节的变化,称气温的年变化,在一年中温度有一个月均最高值和一个月均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在7月,最低温在1月;海洋最高温在8月,最低温在2月,南半球刚好相反。
12.(2020·临沂)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为我国2020年4月9日的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我国存在霜冻的省区有( )
A.黑龙江 山东 B.西藏 河南
C.内蒙古 贵州 D.吉林 青海
(2)4月9日天气预报中,临沂市的天气符号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1)D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时刻,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青海省都存在霜冻,山东省、河南省、贵州省没有霜冻,D对,ABC错。
(2)由图可知,图中临沂市当天雨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图中A表示晴天,B表示沙尘暴,C表示小雨,D表示暴雨,C对,ABD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13.(2020·营口)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下列符号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组合,合理的是( )
A. 出海打鱼 B. 开车出游
C. 户外运动 D. 晾晒衣服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为大雨天气,不适宜出海打鱼;B为雾天,不适宜开车出游;C为雷雨天气,不适宜户外运动;D为晴天,适宜晾晒衣服。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指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符号。
14.(2020·辽阳)下列常用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冰雹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往往通过认识天气预报符号来认识天气,以上四个天气预报符号中,①是中雨,②是雷电天气,③是冰雹天气,④是沙尘暴天气,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符号是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的符号。
15.(2020·宜昌)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阳光明媚 B.四季如春 C.狂风暴雨 D.寒风凛冽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D.中纬度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答案】(1)B
(2)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阳光明媚、狂风暴雨、寒风凛冽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受纬度因素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A正确。同一时间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B错误。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故C错误。中纬度沿海迎风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A;
【点评】(1)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2)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16.(2020·绥化)下列常用的天气符号中,表示小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的是晴,B表示的是小雪,C表示的是阴,D表示的是小雨。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7.(2020·天水)如图是某市某日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6℃ B.中雨转阴
C.西北风4级 D.空气质量状况优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某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日较差:25﹣19=6℃,故A正确;天气状况是中雨转多云,故B错误;东南风4级,故C错误;该日污染指数53,在51~100之间,空气质量状况良,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
18.(2020·兰州)兰州市7月3日天气状况是“阴有小雨,最低气温15℃,最高气温26℃”下列天气符号中与所预报天气现象一致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的是多云,B表示的是雨夹雪,C表示的是晴,D表示的是小雨。故根据题意选D。
【点评】天气符号是指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雨雪等天气状况的符号。
19.(2020·福建)霜由地面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下图示意福建省年平均霜日数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霜冻的天气符号是( )
A. B. C. D.
(2)年平均霜日数30天以上的地区分布在( )
A.漳州市、厦门市 B.泉州市、莆田市
C.宁德市、南平市 D.三明市、龙岩市
(3)年平均霜日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中部向四周递减
C.自东南向西北递增 D.自中部向四周递增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表示的是雷雨,B表示霜冻,C表示晴,D表示的是台风。故答案为:B。(2)依据福建省城市分布,结合年平均霜日数等值线30天以上的位置,据图可知,年平均霜日数30天以上的地区分布在福建西北部的宁德市和北部的南平市。故答案为:C。(3)在既无指向标,又非经纬网地图中,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根据图示霜日数点等值线分布图可知,福建年平均霜日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常见于天气预报之中,是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标示、定义、表现方式、使用方法等。 标准适用于全国公众气象服务天气符号的静态表现方式。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福建省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省会为福州。
20.(2020·南充)下图为南充市2020年6月某五天的天气预报图,其中阴转多云的日期是( )
A.6月24日 B.6月26日 C.6月27日 D.6月28日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6月24日为多云转晴;6月26日为雷电转小雨天气;6月27日为小雨转阴天天气;6月28日为阴转多云,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进行分析解答。
21.(2020·苏州)如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2)给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生活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带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答案】(1)D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解:由图示天气符号可知,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西北风六级,有沙尘暴。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2)解:如图可知,30°N附近是中雨天气,因此生活在30°N附近的人们,当日出行应带好雨具。故答案为:C。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2.(2019·龙岩)读下图“福建省龙岩市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所属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日龙岩( )
A.晴转多云,适合户外活动 B.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
C.气温日较差等于10℃ D.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
【答案】(1)A
(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日天气可描述为多云转晴,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10℃;福建龙岩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日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冬季。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该日龙岩多云转晴,气温较低,注意穿衣保暖;气温日较差10 2=8℃;最低气温在0℃以上,不会出现大范围冰冻灾害。故答案为:B。
【点评】(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有小部分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中热带季风气候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3.(2019·天津)《航拍中国》第二季选取浙江、四川、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广东、福建、江苏等七省区作为拍摄对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 )
A.260万平方千米 B.58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700万平方千米
(2)江苏省的简称是( )
A.闽 B.苏 C.陇 D.浙
(3)据图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由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造成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轮廓形状
(4)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易遭受暴雨侵袭,以下天气符号表示暴雨的是
( )
A. B. C. D.
【答案】(1)C
(2)B
(3)A
(4)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我国的疆域面积分为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其中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海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平米。
(2)江苏省的简称是苏;闽是福建省的简称;陇(或甘)是甘肃省的简称;浙是浙江省的简称。
(3)由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植被类型的差异,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较广,降水随着距离海洋的远近,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导致其植被景观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4)A表示晴天,B表示暴雨,C表示沙尘暴,D表示小雪。
故答案为:(1)C;(2)B;(3)A;(4)B;
【点评】(1)此题主要是考查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主体大部分位于北半球,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明显,东西跨经度大,时间差异明显,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为热带,没有寒带。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三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2)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4.(2019·巴中) 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农业生产 B.交通 C.人们生活 D.旅游
(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
A. B. C. D.
(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
A. B.
C. D.
【答案】(1)C
(2)B
(3)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5.(2019·日照)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①洪涝 ②干旱 ③寒潮 ④地震 ⑤台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
A.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周三的天气可用 表示
C.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 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6.(2019·通辽)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选项A的符号表示沙尘暴;选项B中的符号表示霜冻,选项C中的符号表示冰雹,选项D中的符号表示台风。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7.(2019·无锡)读下列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的天气符号中,适宜出游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①是沙尘暴,②是台风,③是晴天,④是雷电,故晴天适合出游。(2)树木和草地是地表的保护层,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使大气清晰,如果人类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图中明显增多的天气是沙尘暴。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28.(2019·武汉)如图是武汉某时段的天气预报手机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预报情况,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 )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四
(2)根据气温状况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
A.1月 B.7月 C.5月 D.11月
【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周一阴,周二小雨,周三、周四多云,人们出门需要携带雨具的是周二,故选:B。(2)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不太高,偶尔有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春秋季(5月为春季),7月气温高,1月和11月气温较低,因此选项C符合,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9.(2019·河南)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
A.1月19日 B.1月20日 C.1月21日 D.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
A. B. C. D.
【答案】(1)A
(2)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空气质量和污染指数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可知, 表示雾, 表示西风6级, 表示多云, 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30.(2019·咸阳)据某市天气预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星期一气温日较差最大 B.每天最高温都出现在正午12时
C.未来七天以阴天为主 D.该市很可能是拉萨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由图中天气预报图可以看出,星期一的气温差异是12摄氏度,是一个星期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一般情况下,每天的最高气温是出现在午后两点;未来七天以多云和雨天为主,阴天只有一天;该城市气温高,不可能是位于青藏地区的拉萨,因为拉萨终年低温,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在16摄氏度左右。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31.(2019·衡阳)《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 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 )
A.城市热岛效应 B.全球变暖
C.气温的垂直变化 D.降水的差异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即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表明城市的气温高于外围乡村,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A
【点评】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其实就是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市区由于受到人为热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气温普遍比较高,因此气流就会膨胀上升,形成了低压,而周边的郊区与城市相比较,气温就很低了,因此气压高,于是气流就从郊区流向城市,故而就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32.(2019·东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
A.长江流域 B.四川盆地 C.闽赣地区 D.粤桂地区
(2)“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3)本次“ 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
A.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多暴雨,发生水灾
C.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答案】(1)D
(2)A
(3)A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本次“ 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行,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华南属于典型的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每当每年3月至4月时,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岭南形成准静止锋,使华南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期间有小雨或大雾,回南天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开始在物体表面凝结、起水珠。
33.(2019·湘西)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在湖南省发生的概率较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题中A项表示阴天,B项表示雷阵雨,C项表示多云,D项表示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在中国,有两大沙尘暴多发区,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因此湖南省发生概率较小的是沙尘暴。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4.(2019·海南)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
A.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睛转阴,东南风3级
C.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5.(2019·临沂)下表为临沂市某一周的天气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周中,临沂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周二 B.周三 C.周四 D.周五
(2)据上表,以下天气播报正确的是( )
A.周二小雪转大雪 B.周三晴转多云,气温回升
C.周五有雾,不利于户外运动 D.周六多云,有沙尘天气
【答案】(1)C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气温日较差即当天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通过计算,周四9-(-3)=12℃,在这一周中气温日较差最大。选项C符合题意。(2)周二雾转小雪选项A错误。周三晴转多云,但气温比周二低,不能算回升,选项B错误。周五有雾,能见度低,微风扩散条件不利,有利于污染物积累,不利于户外运动,选项C正确。周六雾转多云,选项D错误。
【点评】(1)气温日较差亦称气温日振幅,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2)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6.(2019·娄底)气候舒适度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体现不同天气,气候条件下人体的舒透状态。读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 )
A.15天 B.20天 C.25天 D.30天
(2)冬季,海南省明显受益于气候舒适期的产业活动是( )
A.交通建设 B.观光旅游 C.海上航运 D.对外贸易
【答案】(1)C
(2)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冬季气候舒适期天数等值线图,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在20天~30天之间,因此广州冬季气候舒适期的天数可能是25天。
(2)交通建设、海上航运和对外贸易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观光旅游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因此冬季,海南省凭独特的位置、气候等条件,其气候舒适期长,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往海南岛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天气是指短时间内,比如几分钟内或者几天内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以及阴晴、冷暖等。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比如几个月内或者数百年内温度、降水、风、日照等气象要素以及天气过程的统计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37.(2019·德州)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
B.最高气温是37C,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 表示南风四级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
A.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A符合题意;
B.最高气温是37℃,出现在周日约14时,B不符合题意;
C.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37﹣23=14℃),C不符合题意;
D.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的符号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记,牢记即可。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38.(2018·昆明)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39.(2018·赤峰)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汇入河流,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是正确的;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又有山脉的阻挡,所以来自海洋的湿润夏季风不易深入;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夏季风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天气;标识的时间短,不是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我们身边的地理,这种考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和理解能力,同时要有地理的眼光,也体现出了学科的互通性。
40.(2018·沈阳)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
A.阴转多云 B.雷阵雨转晴
C.雷阵雨转多云 D.多云转晴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41.(2018·湘西)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42.(2018·百色)下图是广西某时段天气周报手机截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天气周报,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2)手机截图中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4月 B.7月 C.10月 D.12月
【答案】(1)D
(2)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星期日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一的天气是晴,星期二的天气是多云,星期三的天气是阴,星期四的天气是雷雨,星期五的天气是中雨,星期六的天气是大雨,人们出行最有可能使用雨具的是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即选D。(2)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读图可知,该地此时段气温较高,多阴雨天气,因此可判断为夏季(7月为夏季),因此选项B符合。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要牢记表示各种天气状况的符号并加以区分。
(2)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冬季气温明显偏低,主要是海陆因素造成的。
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此外夏热也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43.(2018·青岛)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大雨转中雨 B.中雨转小雨 C.小雨转阴 D.小雨转多云
(2)7月29日至30日市民外出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防晒 B.防风 C.防雨 D.防雷电
【答案】(1)C
(2)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读图表可知,该地7月31日的天气状况是小雨转阴。
(2)读表中29日到30日的天气预报可知,20日天气是雷雨转大雨,30日天气是大雨转中雨,风力由4-5级转6-7级。所以市民外出要防雨、防风、防雷电。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牢记常用天气预报符号的含义是答题的关键,属于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不大。
44.(2018·聊城)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答案】(1)B
(2)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1)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从图中可知,5号和8号是多云,7号是阴天,6号是雷阵雨。
(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从图中可知,5日的温差是10℃,6日是8℃,7日的日较差是4℃,8日的是10℃。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天气预报符号的解读,属于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
45.(2018·随州)穿衣指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下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由图中某天的穿衣指数可以看出,这一天适合穿大衣的是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适合穿衬衣,珠江三角洲适合穿短袖。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天气预报图的解读,属于生活实际应用类知识点,理解穿衣指数的含义是答题的基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