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2.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21·抚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⑤纬度相近,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④>③ B.④>⑤>③ C.③>④>⑤ D.③>⑤>④
(2021·烟台) 夏威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北京的小明计划暑假去夏威夷旅游。读夏威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从北京去夏威夷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海运 D.航空
4.以下物品,小明基本不需要携带的是( )
A.旅行签证 B.羽绒服 C.太阳镜 D.雨伞
5.在夏威夷,小明可以看到或体验到的是( )
①火山地貌 ②海上浮冰 ③热带水果采摘 ④游泳、潜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1·营口)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2021·大庆)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大致由高纬向低纬减
B.北半球同纬度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C.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8.(2021·通辽)读图1和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时候,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部少雨,大陆西部多雨
C.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是附近有寒流经过,还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D.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全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021·枣庄) 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a、b、c三港口结冰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a>c>b B.a>b>c C.b>c>a D.c>a>b
10.d处主要发展乳畜业,其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B.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C.高原山地地形,草场广布 D.种植业发达,提供饲料
(2021·青海)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左图是北半球气温、南半球降水分布示意图,右图是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A处气温数值可能大于0℃
C.南半球降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丰富
12.左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永州)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
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②④
14.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1·内江)如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mm)。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该地一定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6.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为( )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冬季多雨 D.夏季多雨
17.西欧、北欧的居民到该地度假,沐浴温暖阳光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2020·怀化)怀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 探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模拟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数据中缺了夜晚砂石温度,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24℃ B.12℃ C.21℃ D.26℃
(2)该实验原理可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
A.炎热的夏季,孩子们喜欢到游泳池游泳
B.暑假期间,小贝的爸爸带他去雪峰山避暑
C.摄影爱好者老佘3月份在怀化拍摄油菜花,7月份赶到青海湖拍摄油菜花
D.暑假期间,小聪喜欢早上帮父母干农活
19.(2020·湘西)下列关于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内陆地区降水一般多于沿海地区
B.高纬度地区降水一般多于低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气温一般低于高纬度地区
D.青藏高原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四川盆地
20.(2019·山西)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厚 B.厚薄交替变化
C.越来越薄 D.没有变化
(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逐渐增多 B.气温逐渐降低
C.降水逐渐减少 D.气温逐渐升高
21.(2019·三明)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 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低纬度 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 ⑤1月份气温最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 )
A.畜牧业 B.橡胶种植 C.水稻种植 D.棉花种植
22.(2018·德阳)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 )
A.纬度较高 B.纬度较低 C.海拔较高 D.海拔较低
23.(2018·株洲)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下图是欧洲部分城市一月和七月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往东,气温越高 B.越往东,气温越低
C.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 D.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
(2)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24.(2018·绥化)一年之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5.(2018·绥化)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
A.高原地区 B.沙漠地区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26.(2018·龙东)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七月 C.二月 D.八月
27.(2018·大庆)一年中,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8.(2018·宜昌)下列关于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附近地区降水多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1.读图可得,②地的纬度最低,该地在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该地的气温范围是10﹣20℃。故答案为:B。
2.读图可得,③地气温范围是0~10℃,④地的气温是0℃,⑤地的气温范围是﹣20~﹣10℃,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⑤。故答案为:C。
【答案】3.D
4.B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美国概况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价格较贵,运量不大但可以实现点对点运输;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为便宜,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最小;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适合长途大物运输;管道适合流体运输。
3.交通运输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小明从北京去夏威夷,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两地距离远,航空适合长途运输,时间短,故答案为:D。
4.由图可以看出,夏威夷群岛地处热带,暑假去夏威夷没有必要携带羽绒服,因为当地终年如夏,其余三项有必要携带,故答案为:B。
5.夏威夷群岛地处太平洋上,这里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火山地貌;又是热带,可以体验热带水果采摘;同样也可以游泳、潜水等;但看不见海上浮冰,故答案为:D。
6.【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大致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量的分布不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十分稀少。
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因此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A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有所不同,B错;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C正确;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D错。故答案为:C。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故A错误。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部多雨,大陆西部少雨,故B错误。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是附近有寒流经过,还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故C正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全球气温总体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但也有些地区受陆或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差异,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9.A
10.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牧草的生长条件是气候全年湿润,容易培养出多汁的优质牧草。
9.该图为北美洲北部区域图,b、c位于50°N以南,a位于50°N以北,a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CD错误。b、c基本位于同一纬度,b位于沿海、有暖流经过,c位于内陆平原,冬季寒流可以长驱南下,c降温快,冬季b气温高于c,因此c结冰期长于b,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
10.d位于五大湖附近,“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属于发展乳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A错误。d纬度较高(40°N以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是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B正确。d是平原地形,不是高原山地,C错误。d处气候冷湿,热量较差,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临近玉米带,可以提供饲料,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1.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由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A对;A处气温数值可能小于0℃,B错;南半球降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C错;南极地区降水很少,D错;故答案为:A。
12.由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图全年降水均匀,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全年温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①②③④中,只有①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为:A。
【答案】13.B
14.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3.由图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了绝大部分,等温线比北半球更平直;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的气温变化越大;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在夏季和冬季不一样,故答案为:B。
14.图中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要低很多,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故答案为:C。
【答案】15.A
16.C
17.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15.读图可知,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可以判定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东西半球在此资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为:A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结合气候资料来看,图中1月气温最低,降水多,7月气温最高,降水少,该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典型的冬季多雨。
故答案为:C。
17.据图可知:该地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降水量在20mm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降水量在100mm左右,据此判断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西欧、北欧的居民到该地度假,沐浴温暖阳光的季节应是夏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1)B
(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白天砂石升温快,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夜晚砂石降温快,气温比水低,故最有可能是12℃。故答案为:B。(2)解:由题中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夜晚砂石降温快,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故温度高,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海陆热力性质。炎热的夏季,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在游泳池游泳感到舒适,故A符合题意;BC体现的是地势对气温的影响;D体现的是生活习惯,都与“海陆热力性质”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海洋水体比热大,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降温快。这就使白天同纬度地带上的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白天吹海风。夜晚则相反。同理夏季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通常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的最高温出现在8月份。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9.【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A. 大陆内陆地区降水一般少于沿海地区,A不符合题意;
B.高纬度地区降水一般少于低纬度地区,B不符合题意;
C.低纬度地区气温一般高于高纬度地区,C不符合题意;
D. 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四川盆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答案】(1)A
(2)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21.【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 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22.【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23.【答案】(1)C
(2)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大致呈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1)由图可知,图示气温数据既有最高气温也有最低气温,二者变化情况需分开来看,故AB两项错误;越往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越往东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故选C。(2)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分布是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故选C。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该小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特征,侧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仔细读图逐项解答。
(2)该小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城市位置分析。
24.【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5.【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26.【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7.【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夏季是每年的6、7、8三个月,这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其中陆地气温最高是7月,海洋气温最高是8月。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8.【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叙述错误;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B叙述正确;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C叙述错误;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D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把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2.2.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21·抚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⑤纬度相近,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⑤>④>③ B.④>⑤>③ C.③>④>⑤ D.③>⑤>④
【答案】1.B
2.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1.读图可得,②地的纬度最低,该地在图中①~④四地中,气温最高,该地的气温范围是10﹣20℃。故答案为:B。
2.读图可得,③地气温范围是0~10℃,④地的气温是0℃,⑤地的气温范围是﹣20~﹣10℃,气温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③>④>⑤。故答案为:C。
(2021·烟台) 夏威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北京的小明计划暑假去夏威夷旅游。读夏威夷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从北京去夏威夷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海运 D.航空
4.以下物品,小明基本不需要携带的是( )
A.旅行签证 B.羽绒服 C.太阳镜 D.雨伞
5.在夏威夷,小明可以看到或体验到的是( )
①火山地貌 ②海上浮冰 ③热带水果采摘 ④游泳、潜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D
4.B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美国概况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公路运输速度较快,价格较贵,运量不大但可以实现点对点运输;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为便宜,速度较快,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运量最小;水运运量最大,速度最慢,价格最低,适合长途大物运输;管道适合流体运输。
3.交通运输方式有很多种,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如小明从北京去夏威夷,最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航空,两地距离远,航空适合长途运输,时间短,故答案为:D。
4.由图可以看出,夏威夷群岛地处热带,暑假去夏威夷没有必要携带羽绒服,因为当地终年如夏,其余三项有必要携带,故答案为:B。
5.夏威夷群岛地处太平洋上,这里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有火山地貌;又是热带,可以体验热带水果采摘;同样也可以游泳、潜水等;但看不见海上浮冰,故答案为:D。
6.(2021·营口)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降水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大致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量的分布不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十分稀少。
故答案为:C
【点评】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7.(2021·大庆)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大致由高纬向低纬减
B.北半球同纬度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C.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因此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A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气温有所不同,B错;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C正确;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D错。故答案为:C。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8.(2021·通辽)读图1和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时候,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部少雨,大陆西部多雨
C.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是附近有寒流经过,还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D.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全球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时候,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故A错误。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东部多雨,大陆西部少雨,故B错误。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的原因是附近有寒流经过,还有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故C正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全球气温总体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但也有些地区受陆或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会有差异,故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受纬度因素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素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1·枣庄) 下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a、b、c三港口结冰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a>c>b B.a>b>c C.b>c>a D.c>a>b
10.d处主要发展乳畜业,其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B.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C.高原山地地形,草场广布 D.种植业发达,提供饲料
【答案】9.A
10.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牧草的生长条件是气候全年湿润,容易培养出多汁的优质牧草。
9.该图为北美洲北部区域图,b、c位于50°N以南,a位于50°N以北,a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CD错误。b、c基本位于同一纬度,b位于沿海、有暖流经过,c位于内陆平原,冬季寒流可以长驱南下,c降温快,冬季b气温高于c,因此c结冰期长于b,A正确,B错误。故答案为:A。
10.d位于五大湖附近,“城市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属于发展乳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A错误。d纬度较高(40°N以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是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B正确。d是平原地形,不是高原山地,C错误。d处气候冷湿,热量较差,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临近玉米带,可以提供饲料,D错误。故答案为:B。
(2021·青海)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左图是北半球气温、南半球降水分布示意图,右图是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关于左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A处气温数值可能大于0℃
C.南半球降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丰富
12.左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1.A
1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别,通常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而在山地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为海拔每升高一千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10°到20°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20°到30°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30°到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0°到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70°到90°为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而10°到25°大陆东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25°到3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5°到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分布于大陆的内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山脉。
11.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由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A对;A处气温数值可能小于0℃,B错;南半球降水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C错;南极地区降水很少,D错;故答案为:A。
12.由气候统计图可知,该图全年降水均匀,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全年温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①②③④中,只有①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为:A。
(2021·永州)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小
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不一样
A.①② B.①④ C.③② D.②④
14.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答案】13.B
14.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3.由图可以看出,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了绝大部分,等温线比北半球更平直;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表示的气温变化越大;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在夏季和冬季不一样,故答案为:B。
14.图中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要低很多,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故答案为:C。
(2021·内江)如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mm)。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该地一定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6.该地降水季节分配为( )
A.全年多雨 B.全年少雨 C.冬季多雨 D.夏季多雨
17.西欧、北欧的居民到该地度假,沐浴温暖阳光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5.A
16.C
17.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点评】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15.读图可知,图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可以判定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东西半球在此资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为:A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结合气候资料来看,图中1月气温最低,降水多,7月气温最高,降水少,该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典型的冬季多雨。
故答案为:C。
17.据图可知:该地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降水量在20mm左右,1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降水量在100mm左右,据此判断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西欧、北欧的居民到该地度假,沐浴温暖阳光的季节应是夏季,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2020·怀化)怀化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完成“ 探究水陆热力性质差异 ”的模拟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数据中缺了夜晚砂石温度,你认为夜晚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24℃ B.12℃ C.21℃ D.26℃
(2)该实验原理可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 )
A.炎热的夏季,孩子们喜欢到游泳池游泳
B.暑假期间,小贝的爸爸带他去雪峰山避暑
C.摄影爱好者老佘3月份在怀化拍摄油菜花,7月份赶到青海湖拍摄油菜花
D.暑假期间,小聪喜欢早上帮父母干农活
【答案】(1)B
(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白天砂石升温快,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夜晚砂石降温快,气温比水低,故最有可能是12℃。故答案为:B。(2)解:由题中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夜晚砂石降温快,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故温度高,该模拟实验可以用于说明海陆热力性质。炎热的夏季,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在游泳池游泳感到舒适,故A符合题意;BC体现的是地势对气温的影响;D体现的是生活习惯,都与“海陆热力性质”无关。故答案为:A。
【点评】(1)海洋水体比热大,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降温快。这就使白天同纬度地带上的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即白天吹海风。夜晚则相反。同理夏季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通常北半球陆地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的最高温出现在8月份。
(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9.(2020·湘西)下列关于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内陆地区降水一般多于沿海地区
B.高纬度地区降水一般多于低纬度地区
C.低纬度地区气温一般低于高纬度地区
D.青藏高原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四川盆地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A. 大陆内陆地区降水一般少于沿海地区,A不符合题意;
B.高纬度地区降水一般少于低纬度地区,B不符合题意;
C.低纬度地区气温一般高于高纬度地区,C不符合题意;
D. 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气温一般低于四川盆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0.(2019·山西)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越来越厚 B.厚薄交替变化
C.越来越薄 D.没有变化
(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降水逐渐增多 B.气温逐渐降低
C.降水逐渐减少 D.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1)A
(2)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21.(2019·三明)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 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低纬度 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④A 地降水比 B 地多 ⑤1月份气温最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 )
A.畜牧业 B.橡胶种植 C.水稻种植 D.棉花种植
【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气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 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 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22.(2018·德阳)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 )
A.纬度较高 B.纬度较低 C.海拔较高 D.海拔较低
【答案】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23.(2018·株洲)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气温年较差。下图是欧洲部分城市一月和七月气温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越往东,气温越高 B.越往东,气温越低
C.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 D.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小
(2)影响图中城市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答案】(1)C
(2)C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气温的变化受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在全球大致呈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分布规律,欧洲西部受大西洋西风的影响明显,海洋性特征显著。(1)由图可知,图示气温数据既有最高气温也有最低气温,二者变化情况需分开来看,故AB两项错误;越往东气温的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越往东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故选C。(2)由图可知,图中城市气温分布是越往东气温年较差越大,这是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而形成的,故选C。
故答案为:(1)C;(2)C。
【点评】(1)该小题考查气温的变化特征,侧面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不大,要求学生仔细读图逐项解答。
(2)该小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是常考的重要考点,有一定难度,需结合所给城市位置分析。
24.(2018·绥化)一年之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5.(2018·绥化)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
A.高原地区 B.沙漠地区 C.北极地区 D.南极地区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26.(2018·龙东)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七月 C.二月 D.八月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7.(2018·大庆)一年中,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夏季是每年的6、7、8三个月,这时候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正午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其中陆地气温最高是7月,海洋气温最高是8月。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28.(2018·宜昌)下列关于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附近地区降水多
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A叙述错误;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B叙述正确;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C叙述错误;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D叙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把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答题的基础,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