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0 10: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
(3)传不习乎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选文④意在强调什么的重要性?
4.选文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断4处)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好 之 者 不 如 乐 之 者。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B.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
C.可以为师矣(可以:能够) D.博学而笃志(志:志向)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学”和“习”是一个意思,对于知识来说,就是要多学习。
B.孔子认为巩固知识很重要,“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
C.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认为能够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
D.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9.如何理解曾子所说的“忠”和“信”?讲求“忠”和“信”对现代人有什么特殊意义?
二、对比阅读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何子少好读书,遇有异书,必厚赀①购之,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每巡行田陌,必挟策以随。或如厕,亦必手一编。所藏书四万卷,涉猎殆遍。盖欲以揽求王霸之余略,以揣摩当世之故。一遇事之盘错难解者,即傅②以古义合之。而有不合,则深湛思之,竟日继以夜。
(选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序》)
【注释】①赀(zī):价格。②傅:凭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不思则罔 罔 ____________
(2)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__
(3)或如厕 或:____________
(4)涉猎殆遍 涉猎: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撤衣食为费,虽饥冻不顾也。
12.关于时间,【甲】 文中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阐述了____________的道理。因为这一道理,【乙】 文中的何子“每巡行田陌,必挟策以随”“或如厕,亦必手一编”,这样的行为表现了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3.【甲】【乙】两文共同阐述了怎样的读书态度?请简要概括。
班级组织“跟着古人学交友”的专题话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
1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也是“四书”之一。
C.【甲】文中的“家君”是敬辞,指的是对方的父亲。
D.【乙】文中曾子的话说明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
(2)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
(3)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______
(4)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在与朋友相处时,我们应该遵循哪些交友原则?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论语》选段,完成各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三省吾身___________ (2)传不习乎_____________
(3)足食_______________ (4)去兵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传/不习乎 C.民/无信不立 D.必不得已而/去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1.【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其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十二章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22.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为了 B.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C.与善人居 善:品行高尚 D.即与之化矣 化:融合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24.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B.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C.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D.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25.甲乙两文都谈到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参考答案:
1. 按时 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好的方面,优点 2.(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3.意在强调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4.比喻,以流水的日夜不停和一去不复返喻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C 7.①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疑惑。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8.A 9.“忠”是办事尽心尽力,“信”是诚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讲求“忠”和“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10.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坚定 有时候 粗略地浏览 11.(1)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2)(他为此)缩减衣食(用度的开支)作为(购书的)费用,即使忍饥挨冻也不在乎。(意见对即可) 12. 时光飞逝 珍惜时间 13.爱好读书;乐学忘艰;勤思博学;惜时刻苦。
14.C 15. 约定 舍弃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16.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大意对即可) 17.示例:交友要讲诚信,曾子每天要反省自己“与朋友交”是否讲诚信,《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也告诉我们和朋友交往时要讲诚信;交友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告诉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的道理,是很快乐的事。(大意对即可)
18. 自我反省,检查; 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充足,富足; 去掉; 19.D 20.(1)替别人办事有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
(2)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任,那么国家就站立不住了。 21.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一: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人之本,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要讲诚信。示例二:只有诚信我们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被朋友相信,被社会认可。
22.A 23.(1)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24.D 25.示例:交朋友要讲诚信,要和品质高尚的人做朋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