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0 14:5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及其特殊用法,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5.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导入。
新课讲授:
一、初读感知
1.播放课文范读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把握感情。
尊君在不 (fǒu)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展示朗读。
三、疏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翻译文章,画出疑难。
2.教师强调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期:约定; ②去:离开;
③乃:才; ④委:丢下、舍弃;
⑤引:拉; ⑥君、家君、尊君。
(2)理解谦辞与敬辞
敬称:对别人——敬:令、惠、高、请、赐、华、贤
谦称:说自己——谦:家、舍、小、老、拙、鄙、犬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谦辞:①敝人 ②卑职 ⑤寡人 ⑧老朽
敬辞:③陛下 ④令尊 ⑥足下 ⑦令郎 ⑨麾下
(3)重点句子翻译
①期日中,过中不至。
太丘与朋友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过了正午还不见朋友来。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听了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门连头也不回。
四、合作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出行,友人迟到责怪陈太丘,并对子骂父,元方据理反驳。
2.你认为元方和客人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元方:懂得诚信,方正,明礼。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把握下列句子朗读的语气
①“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满、恼怒)
②“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怒中不失礼节)
4.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
五、拓展延伸
1.故事《曾子杀猪》。
2. 积累几句有关诚信的名言。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傅(fù) 俄而(é) 雪骤(zhòu)
B. 柳絮(xù) 王凝之(níng) 谢道韫(rùn)
C. 无奕(yì) 差可拟(chāi) 撒盐(sǎ)
D.欣然(xīng) 尊君在不(fǒu) 陈寔(shí)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 与儿女讲/论文义
C. 即公大兄无/奕女 D.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3.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励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莅临
参考答案
1.A(B项,“韫”应读“yùn”;C项,“差”应读“chā”;D项,“欣”应读“xīn”。)
2.D(A .句意: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故划分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句意: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故划分为:与儿女/讲论文义;C .句意:谢道韫不愧是太傅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故划分为:即公大兄无奕/女;)
3. C(C. “笑纳”是请人接受馈赠时说的套语,属于敬辞。这里用在自己身上不得体;)
课堂小结: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元方的言行表现了他明白事理、年少机智、敢于批评大人的精神品格。常言道: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难行。“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连七岁的小孩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重礼守信的人。
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日中不至 无信 讲诚信
对子骂父 无礼 讲礼貌
【课后反思】
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本课是他们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文言文,积累字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关键,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很重要。因此我把重点放在特殊文言词语的积累,句子翻译的方法,文章的朗读等方面。而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知识做了简单的学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