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科学入门 纠错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科学入门 纠错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0 20:1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上科学纠错作业1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A组 夯实基础
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 B. C. 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 B.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
C.加热试管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D.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
3.2022年4月,兰溪的考生们参加了科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考试中需要使用胶头滴管。下列关于胶头滴管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挤出空气 B.取液后倒置 C.滴加液体 D.使用后归位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科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块状固体的取用 C. 液体的滴加 D. 用纸槽取用粉末
5.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③⑥ C.②④ D.③④⑤
6.经过测量,《科学》教科书的长度约为26 cm,那么,在此测量的过程中“公认
的标准量”是指(  )
A.书 B.所用的尺 C.26 cm D.1 m
7.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10.5厘米=10.5厘米×10毫米=105毫米
B. 10.5厘米=10.5厘米×100=105毫米
C. 10.5厘米=10.5× 1/100米=0.105米
D. 10.5厘米=10.5厘米÷100厘米=105毫米
8.下列长度中最接近10cm的是(  )
A.手掌的宽度 B.科学课本的宽度 C.普通钢笔的长度 D.篮球的直径
9.如图所示为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测量结果分别
为(  )
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
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
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
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
10.小柯用一把刻度尺测得课桌的长度为1.2345m,若用同一把尺测科学书的长度,
下面四个数据中合理的是( )
A. 2.76dm B. 276mm C. 27.6cm D. 276.1mm
11.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锥体高度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乙_____cm;丙_____cm。
13.小徐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本书厚度为8.90厘米,这本书共有178页。那么每张纸的厚度为___  
B组 能力提升
14.10.我国在纳米技术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1.62×108nm最可能是( )
A.四层楼的高度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 C.练习本的长度 D.一座山的高度
15.一位同学想测量自己教室黑板的长度,他利用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出长度是3.95米。你认为黑板的实际长度是( )
A.大于3.95米 B.小于3.95米 C.等于3.95米 D.不能确定
16.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周长(  )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17.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物体长为0.980米,之后发现这把尺比标准米尺长了0.002米,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是______
18.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直径为7.2mm;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钢管的外径,如图所示.由此得钢管外径是______cm,钢管壁的厚度是______mm
(扫码听题)
(17题) (18题)
19.小杭同学学习了长度测量做了下列两个实验:
(1)用如图甲方法测得的硬币直径为______厘米。
(2)如图乙所示,是一个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该位置时,针筒内部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厘米,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20.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
(1)Ⅰ:如图是酒精灯的火焰的示意图,如图的火焰中的①是______;②是_____。
Ⅱ: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该小组同学对该研究的结果产生疑虑,老师对该小组同学对该问题质疑的胆量表示赞赏,同时告诉该小组同学由于外焰与外界大气充分接触,燃烧时与环境的能量交换最容易,热量散失最多,酒精灯加铁丝网或防风罩有利于外焰温度的提高。
21.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1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2.(如图)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扫码听题)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书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答案
C 2、D 3、D 4、D 5、B 6、D 7、C 8、A 9、D 10、D 11、C
12、1.3 1.40 1.70 13、1.0mm
C 15、A 16、D
17、0.982m 18、1.30 2.9 19、(1)1.85(2)(2.98—3.05)都可
外焰 内焰
21、(1)A;C(2)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d=
(3)A,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