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同步练习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同步练习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0 13:4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4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同步练习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2分)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能反映湿热特点的是
A.B.
C.D.
2.(本题2分)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
A. B.
C. D.
(本题4分)读某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3.(2分)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A.城市,这里人口密集 B.乡村,这里有河流
C.城市,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4.(2分)该聚落地处( )
A.雪峰连绵的高原 B.地表崎岖的山区
C.干旱缺水的荒漠 D.一望无际的平原
5.(本题2分)下列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当中的中国传统聚落是( )
A.塞纳河岸 B.威尼斯城 C.丽江古城 D.五大连池
6.(本题2分)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7.(本题2分)人类历史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A.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区
B.峡谷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C.气候炎热的森林里
D.海洋运输便利的近海地区
(本题4分)读下列四幅建筑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8.(2分)代表伊斯兰教建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2分)属于热带传统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本题2分)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11.(本题2分)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  )
A.水源充足 B.山地崎岖 C.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12.(本题2分)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20分)
13.(本题2分)周末小宇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甲村及附近山区研学考察。下图为甲村及附近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宇所在的山体部位A处是_____,他想攀登B山顶,请帮他推测山顶高度在______米之间。图中河流流向为_____,小宇发现C河段水流速度比D河段快,其原因是_____。小宇考察了村庄甲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在甲村生活了30多年的王叔叔接受了小宇的采访,他对小宇说:“跟10年前比,这条河清澈多了,湖面也增大了!”小宇记录了当地村民采取的让这里“山更青水更绿”的做法,请你试着写出两条:_____,_____。
14.(本题2分)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15.(本题2分)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________。
16.(本题2分)地名可以从_____上反映出来。在北京30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的范围和性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后,北京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将原来郊区农村的一部分,纳入城区范围之中。但是,原来郊区农村的地名却被保留下来,如中关村、魏公村、明光村和北太平庄等地名。
17.(本题2分)世界文化遗产:意大利的________、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岸、巴西的________、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山西省的________、安徽省的________和西递等。
18.(本题2分)聚落一般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有________________等。
19.(本题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老铁路天堑变通途
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中老昆万铁路正式全线开通运营,届时昆明至万象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图1为中老铁路途径地区地形示意图,图2为南欧江水电站示意图,图3为“澜沧号”文创手提袋示意图。
老铁路沿途景观中属于乡村聚落的是____(填选项),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
20.(本题2分)聚落的形态往往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有的呈________分布,有的呈________分布。
21.(本题2分)读世界灯光影响图,结合上表格,观察灯光密集区域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____
22.(本题2分)聚焦特征。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景观千差万别,区域特征独具特色。读图判断区域名称,并填写该区域主要特征。
景观图片 区域名称 区域特征
甲 黄土高原 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严重
乙 澳大利亚 被誉为“________”
丙 欧洲西部 支柱产业是________
丁 中东 _________资源丰富
三、解答题(共56分)
23.(本题1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 _________聚落,图中乙表示_________聚落。
(2)下列哪些区域适合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_________ 。
A.热带雨林地区B.温带河流沿岸的平原C.沙漠地区D.南极地区
(3)下列聚落中需要保护的是 _________ 。
A.北京现代建筑群B.意大利威尼斯水城
C.九台普通农村聚落D.美国的别墅区
24.(本题20分)地理探究: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材料一: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其类型、形态、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材料二:江西省聚落分布示意图(图1)、西藏自治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图2)、新疆某聚落传统民居景观图(图3)
(1)图1中的阴影地区聚落较为稀疏,主要是受________的影响。
(2)图2中的聚落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图3中民居墙体厚度大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5.(本题20分)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该类聚落一般规模较________(大、小),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
(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C
6.A
7.A
8.A 9.C
10.C
11.B
12.D
13. 山脊 700~800 自西北向东南 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流速快 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植树种草 垃圾分类投放
14.东北三省冬季降雪多,积雪厚,民居房顶坡度大,利于清除积雪。
15.①水源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⑤地形平坦
16.路标和当地的地图
17. 威尼斯城 巴西利亚 平遥古城 宏村
18. 城市 乡村 平遥古城(或云南丽江、皖南古村落)
19. B 建筑密度小
20. 条带状 团块状
21.灯光越密集区域,经济越发达
22. 水土流失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服务业 石油
23.(1)乡村;城市
(2)B
(3)B
24. 地形 沿河谷分布 河谷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更适宜人类居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保温隔热(其他合理答案合理也可)
25.(1)乡村;城市
(2)乡村;小;C
(3)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