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二章《观察生物》实验题(5)【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科学分类题型训练:第二章《观察生物》实验题(5)【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0-10 20:2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试回答:
(1)甲图中,调节_______时能使镜筒缓慢上升,同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内;在转换成高倍镜后,不应再调节的准焦螺旋是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此时视野亮度变________。
(2)乙图中,在显微镜下细胞的数目①_______②(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出现如丙图情况,应将装片向_______方向移动。
(4)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丁图情况,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列举一种即可)。若小明同学表皮撕得较厚,则在视野中观察时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盐我们每天都摄入,爱思考的小明想,低浓度的盐水会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一定量的低浓度盐水;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②甲、乙培养皿分别加入正常的饱满水稻种子5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于25℃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2)结果: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2%,乙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3%;
(3)根据实验结果,小明得出结论:低浓度的盐水不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小华认为
小明的结论并不准确,小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明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__;
(3)观察装片时,要将如图3的视野甲调至视野乙,则还需调整__________(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从而获得清晰的物像;
(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____。
4.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1)本实验中编号为________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放了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观察往往需要借助于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请根据近期我们所做的“制作并观察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一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标号),其中图①中所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2)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如果要将图二中的①转换为②,具体操作是:向___________方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A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_______________,直至视野清晰。
(3)图二中,观察到②现象时,物镜的状态应是图三中的___________(填标号)。
(4)正确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盖盖玻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对蛙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蛙受精卵分成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孵化(其他条件相同),其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1)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每组取30个而不是1个蛙受精卵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据此推断,蛙一般在___________(填“春夏”或 “秋冬”)季节产卵。
7.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____。
①大光圈; ②平面镜; ③小光圈; ④凹面镜
(2)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
(3)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①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⑥
(4)如右图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示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__个。
(5)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__________。
8.下列图示中,图甲内①、②、③表示某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该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2)图甲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图甲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乙中,出现a的原因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5)图乙中,b于视野的右上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向__________ 移动。
9.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76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等面积的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1)量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推测皮肤镜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可能处于哪个年龄段?并说明你的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中国女排北仑主场的吉祥物“圆圆”,其原型是宁波市独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目前它的数量只有350多尾,比大熊猫还稀少,已濒临灭绝。
(1)镇海棘螈在陆上产卵,卵孵化后,幼体再进入水中继续进行个体发育,成体则在陆上生活。它和大鲵同属于____________类动物,受精的产所是_______________。
(2)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是否与其产卵习性有关?中科院的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收集到的60颗镇海棘螈受精卵平均分成6组,在适宜温度下,分别将它们放在陆地上、池水下深1cm、5cm、10cm、15cm、20cm处,一段时间后,比较它们的孵化率。科学家设计的实验可以研究两个问题:
①受精卵在陆上与水中的孵化率是否有差异?
②受精卵在水中的孵化率与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3)镇海棘螈数量稀少、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可能与陆上产卵习性有关外,还可能与其生存环境的变化有关,如:气候异常、_________________等。
11.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A、B、C),并把它们置于阳光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水,应比较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装置;
(2)装置C中水的表面加上一层油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据你所知,种子的萌发除了水分之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2.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同学们想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苔藓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水的能力。请你帮忙完成实验。
(1)提出问题:苔藓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烧杯清水,向里面滴一滴红墨水。
②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倒入少量稀释过的红墨水,编号为A和B。
③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植物,分为两份,一份放入A培养皿,让根与液面接触,而不要让叶片
与液面接触;一份放入B培养皿让根不与液面接触,而叶片与液面接触。
④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中设置B培养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④;②;暗(2)大于(3)右下 (4)盖盖玻片时没有一侧接触水滴;细胞重叠
2.(1)①等量清水 ②避免水稻种子过少而使实验具有偶然性 (3)只用一种植物做实验,结果具有较大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应多用几种植物种子
3.(1)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 C (3)细准焦螺旋 (4)C
4.(1)1 (2)防止喷洒的浸出液的浓度稀释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4)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烟草浸出液度越大对黄豆种子发和幼苗生长抑制作用越明显。
5.(1)①②④③ 生理盐水 (2) 上 细准焦螺旋 (3) ② (4) A
6.(1)温度对蛙受精卵的孵化有影响(合理即可)(2)温度(3)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或避免偶然性(4)春夏
7.(1)②③(2)C(3)B(4)2(5)圆柱体
8.(1)0.9%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2)碘液(或稀碘液)、使细胞染色 (3)①③② (4)③ (5)右上方
9.(1)将测量部位放大,控制测量区域相同(2)总体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3)30-39岁,对表2中4组数据求平均值,结果为140根/厘米2,并与表1对照
10.(1)两栖;体内受精 (2)光照 (3)栖息地遭到破坏
11.(1)A、B(2)防止空气进入水中(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12.(2)苔藓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3)作对照(4)A培养皿中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不变,B培养皿中苔藓植物的叶片变红(5)苔藓植物的根不能吸收水分,水分是苔藓植物根之外的结构吸收的
《观察生物》实验探究训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