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中国(地位)是远古人类的重要 ,中华文明(地位)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特征) ,源远流长。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阶段) 。夏、商、西周(阶段特征)是 。春秋战国(阶段特征)是 ,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秦汉(阶段特征)是 ,(意义)奠定了 的基本模式。
前言导读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中外历史纲要(上)
从分布图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早期人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元谋人
北京人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原始
人群
母系氏
族公社
父系氏
族公社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约170万年前
约70-20万年前
约1万年前
约7000-5000年前
约5000年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5
填填看
元谋人遗址
北京人遗址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分看,说说看
13
二、从部落到国家
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宫殿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层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P4
二、从部落到国家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仰韶、大汶口、河姆渡
龙山、红山、良渚
禹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奴隶制政权。启继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说法。
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
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早期国家的特征之夏
三、商和西周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仰韶、大汶口、河姆渡
龙山、红山、良渚
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超的部分历史记载。
早期国家的特征之商:
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三、商和西周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仰韶、大汶口、河姆渡
龙山、红山、良渚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击败商纣,建立周朝,都城镐京,史称西周
犬戎破镐京,西周灭亡
早期国家的特征之周: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二者互相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封建即封邦建国
分封的对象
分封的目的(区分目的和影响、作用)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
拍案说法:王位该由谁继承呢?
商周时期的土地政策: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继承什么?
课堂练习
1、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 。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和 ,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已经学会 。
2、新石器时代是指以 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 的发展基础。
3、仰韶文化处于 地区,以 等为主要栽培作物。河姆渡文化处于 地区,其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 技术。
4、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①北京人 ②大汶口文化 ③良渚文化 ④元谋人
5、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 ”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 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课堂练习
6、夏朝社会仍然是 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 进行间接统治。
7、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 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
8、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是 。
9、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 ”,形成了“ ”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两个制度解决了 的冲突和矛盾。
10、 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
11、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至 。商和西周的土地性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