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2.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学习过程:专题一、主要降水类型1.降水: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和 ;(2)空气温度 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3. 科学家降水形成过程中空气上升的原因和形式,把降水分成 、 、 三种主要类型,并在下面示意图下的横线上写出降雨类型名称。 4.降水量一般用 来测量,通常以 为单位。专题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课堂随笔 (1)在图中描出赤道和南、北极圈。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下。(2)在图中描出北回归线。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下,大陆东岸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3)在图中标注“亚欧大陆”。可知,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4)图中A 降水最多,被称为世界“雨极”,此处年降水量多,主要是其位于 山脉的南麓,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地形呈簸箕状,从 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在此受阻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5)规律总结:地区降水量多少影响因素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两极地区中纬度地区沿海海陆位置内陆回归线附近东侧海陆位置西侧、内陆山脉两侧暖湿气流迎风坡地形因素暖湿气流背风坡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