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学编号
40131
) (
班级:
姓名: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章末 问题研究
该不该引藏水入疆
[热点缘由]
藏水入疆是个有争议、有挑战的话题。自然资源区际调配工程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经过充分论证。在中学阶段,不需要引入更多分析,因此这里不是讨论“要不要”(必要性)“能不能”(可行性)的问题,而是只从“该不该”(合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简化了问题,另一方面更关注问题的本质。需要学生结合本章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区域影响,综合利弊,开放讨论是否应该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区域联系综合思维的养成。
[活动目标]
1.通过材料,了解藏水入疆饮水工程路线的位置,并明确沿线的地理环境特征。
2.结合材料,理解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对新疆环境和发展的有利影响。
3.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总结藏水入疆饮水工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4.结合材料,理解藏水入疆引水工程存在的潜在问题。
5.结合具体案例,正确选择引水工程路线,并能从利、弊两个方面客观评价引水工程对调出地、调入地和沿线地区产生的影响。
[活动步骤]
自学参考
1.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优缺点
(1)优点:①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可自流引水。
②调出区位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的上游,水质好。
(2)缺点:①调出区位于河流上游,水量有限。
②沿线经过多条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工程量大。
2.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积极影响
(1)社会效益:改善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为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补充水资源,促进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
(3)生态效益:增加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的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以及生态用水,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3.藏水入疆引水工程面临的问题
(1)引水工程沿线经过多条断裂带,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大型水利工程会诱发地质灾害。
(2)引水工程沿线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引水工程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3)新疆蒸发能力强,降水量少,一旦排水不畅,很容易出现土地盐渍化问题。
(4)调出区水量有限,引水工程会导致调出区河流径流量减少。
问题探究
资料一 构想引水路线
如果引藏水人疆,需要从西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段取水,输水到新疆(图4.40)。图示路线是构想的一条引水路线。
资料分析
1.可以选择最短的穿越青藏高原的路线吗
2.该条调水路线联通哪些主要河流 经过哪些主要地貌单元及省级行政区
3.调水工程的修建,对新疆的环境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资料2 藏水入疆饮水工程的潜在问题
人疆引水工程可能会存在一些潜 在问题。下面列出的是专家的部分质疑和担忧。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带有多条断裂带,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大型水利工程会诱发地质灾害。沿线穿越我国生态脆弱区 和重点保护区,流经多个流域,跨越多个自然景观带,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新疆蒸发能力强、降水量少,一且排水不畅,很容易出现土地盐渍化问题。
资料分析
1.归纳材料提出的藏水入疆引水工程的潜在问题。
2.除上述问题外,藏水入疆引水工程还可能面临哪些难题
问题探讨
假设藏水人疆引水工程的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都能解决,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讨论该不该引藏水人疆。
目标检测
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有学者提出将西藏的水调往西北地区的设想。读藏水北调工程设想线路示意图,完成1~2题。
1.设想中的藏水北调工程以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有( )
①可自流到西北 ②水源充足
③距离较短 ④水质洁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工程建成后对西北地区经济建设的意义有(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促进农业增产
C.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D.缓解荒漠化进程
人民网刊登过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读图,完成3~4题。
3.“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主要是因为该地( )
A.降水多,水量大B.地势高,引水自流
C.人口少,移民少D.纬度低,气候温和
4.“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相对欠缺 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条件复杂 D.气候条件恶劣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却仅拥有全国1/5的水资源,西北地区仅占全国水资源的4%。2018年,“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引发热议,基本目标是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调水60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全年平均水量580亿立方米)至新疆等干旱区,发展2亿亩的灌区和牧场,建20万平方千米的绿洲,以此彻底改善西北干旱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该工程全长6 188 km,主体工程投资约4万亿,建设周期约10年,建成后可向1.5亿人提供就业机会。“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
(1)判断“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分析该工程对受水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3)分析在平原地区采取“开明渠”方式输水的利与弊。(任选一方面作答即可)
学后总结
参考答案
自主学编号31
问题探究:一。1.不可以。穿越青藏高原引水人疆虽然路线短,但是青藏高原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同时该路线还要经过昆仑山等高大山脉,沿途地势起伏大,可谓困难重重,且没有现有河道或运河可以利用。
2.经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黄河、黑河入新疆。经过青藏高原、橫断山脉、四川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等地貌单元,经过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
3(1)社会效益:改善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为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补充水资源,促进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
(3)生态效益:增加新疆及沿线缺水地区的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以及生态用水,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城市环境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和漏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缓解地面沉降。
二1(1)引水工程沿线经过多条断裂带,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大型水利工程会诱发地质灾害。
(2)引水工程沿线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3)新疆蒸发能力强,降水量少,一旦排水不畅,很容易出现土地盐渍化问题。
2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都是国际性河流,处理不当会引发国际纷争;由于地形和气候复杂,技术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对各河流下游已建工程的效益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投资巨大,回收周期长;新疆地质条件复杂,多处是盐碱地,藏水人疆带来的水将溶解这些固态盐而成为盐碱水,一旦这些盐碱水流过绿洲,不但不会解决当地缺水的问题,反而会导致沙漠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
三问题探讨答案:支持藏水人疆工程建设。藏水入疆扩大绿洲、牧场面积,促进农业发展,为新疆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用水,改善新疆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缓解地区间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反对藏水人疆工程建设。该路段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断层发育,开挖随大,维修、养护困难;对调人区及沿途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且修复困难;水源输出地涉及多条国际河流,协调难度大。
目标检测:1.D 2.B 解析:第1题,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环境好,水质洁净,降水丰富,冰川融水较多,水源充足;该工程线路经过横断山区,水不可能自流;雅鲁藏布江位于西藏南部,距离西北地区较远。故选D。第2题, 读材料可知,该工程要往我国西北地区调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就是水源,所以工程建成后可以促进西北农业增产。故选B。
3A 4C 解析:第3题,作为取水点,最关键的保证条件应是水源的充足供应,“红旗河”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主要是因为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水量大。其他原因如地势、移民、气候温和等都不是取水点的必备条件,据此选A。第4题,读图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沿线主要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极大地限制了调水工程的实施,C对。
5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且夏季工农业用水量大,需水量大;水源调出区夏季降水丰富,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大,故该工程设计调入水量最多的季节是夏季。第(2)题,对受水区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引水调入能够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从而为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保障;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第(3)题,如果回答利,主要从施工难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气候改善等角度分析。如果回答弊,则从运输过程损耗大、导致沿线地区水循环紊乱以及水质污染的角度回答。
答案:(1)夏季。理由: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且夏季工农业用水量大,需水量大;水源调出区夏季降水丰富,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可调水量大。
(2)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保障;有效控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有利于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
(3)利:明渠施工简单,修建成本低;明渠蒸发量大,可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可发展旅游。
或弊:明渠水分蒸发损耗大,下渗严重,会抬升沿线地区地下水位,使矿物盐分不断累积,引起盐碱化;水质易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