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默写
1.意象类的考查。
(1)衾,古代指被子。在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__________”只表示保暖之意;而杜甫以“__________”,写出了布被的又旧又破,因为屋漏偏逢连夜雨,使原本不冷的八月变得凄冷起来;而同处八月的岑参,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取人物的居住、睡眠、穿衣等生活场景表现了对“胡天八月”的特殊感受。
(2)在古代,“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可以作为战争中的通讯工具,参见“烽火戏诸侯”,可以引发诗人的灵感。“烟”,既可指狼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指水雾、雨雾,如“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色类的考查
(1)辛弃疾对词的一大贡献就是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表现女性柔婉之美的词有了昂扬的血性男儿之美,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最典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以诗文解诗文。
(1)《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诗有以诗言理的特点,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的哲理相似。
4.对诗句表现手法的理解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阿房宫便会迷失方向,以侧面描写的方式突出了建筑的错综复杂。
(2)李白在《蜀道难》中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写了蜀道之上险峻瑰丽的山川,如“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水流湍急、瀑布飞泻的气势。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4)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上文“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从对诗句的理解角度进行考查。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想到当初周瑜建功立业时“__________”的年少英俊形象,感慨自己“__________”,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
(2)《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它们都印证了我国“择吉”的古老习俗。
(3)李清照《一剪梅》中“__________”从客观景物和主观感受来表现秋的到来;“__________”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独上兰舟”等相拍合。
6.(1)“杜鹃(子规)”是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等。
(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音乐感染力的经典描写,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箫声的强烈感染力。
(3)“雁”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比如唐代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4)“酒”是诗词中不可或缺的意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写词人洒祭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消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作者出于对李蟠尊师的赞赏,而写下这篇文章赠给他。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客”看到苏子“愀然”后描述二人坐船、饮酒的美好状态。
(3)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高瞻远瞩,不惧眼前困局。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搁个杯子当船就会粘住不动,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道理。
(2)《蜀道难》中,李白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先民们开通蜀道的历史。
(3)沧海,指大海,因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而得名。“沧海”作为一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描写水气笼罩江面,波光与星空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2)《种树郭橐驼传》中,老人树种得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3)古人常借笛声表达思绪,寄托情感,如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化用《诗经 陈风 月出》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___________”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革命烈士刘朝阳被敌人严刑拷打,视死如归,敌人问其何以不肯变节,他以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答,表达了坚守信仰、纵死无悔的心志。
(2)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怀古伤今的手法,感叹六朝繁华不再,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3)《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______________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鹃”又叫杜宇、布谷、子规等,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用于表达悲苦、哀怨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绝不改变他美政治国的理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王羲之在文章里批判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世风,其实是暗写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直接点出诗题意象,又写出一夜未眠,次日一早听到买花声音传入耳畔的诗句是“________”和“________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的文章主旨重大、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忆了先辈开辟事业的艰辛。
(3)曹操《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矜》,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名篇名句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秦王统一中国的大业,交代了兴建阿房宫的背景。
(2)《过秦论》中描绘诸侯用珍宝土地招揽天下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诗经》为例提出了“发愤著书”的观点。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明的同学李华,在这次语文考试中考好了,于是他天天沉浸在此乐中,小明见状,在好友的笔记本上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有关秦朝灭亡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点是对自己的奢华与对群众残暴,正如《阿房宫赋》里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曲《赤伶》歌词有“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其中“乱世”一词也在古诗中常见,请写出一句描写“乱世”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扬州慢》中,姜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扬州的昔日繁华反衬如今的荒凉景象。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借助“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来表达忧劳兴国,安乐亡身的道理。
(3)古人常以杜鹃鸟作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将之作为“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以衾拥覆 布衾多年冷似铁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衾”“覆”“入”“幕”“裘”“薄”。
古诗词中有许多经典的意象,复习备考时,考生要注意通过意象串起诗词的背诵默写。
2.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戈”“萧”“尽”。
3.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晦朔”“蟪蛄”“畏”“缘”。
4. 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冥”“豗”“砯”“壑”“箫”。
5.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水自流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华”“筮”“咎”“藕”“簟”“零”。
6. 又闻子规啼夜月 杜鹃啼血猿哀鸣 望帝春心托杜鹃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尊还酹江月 往往取酒还独倾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幽壑”“嫠”“蓬”“尊”“酹”。
7.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嘉、贻、扁、匏樽、属、缘。
8.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覆、坳、芥、摧、栈、钩。
9.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横、顺、致、鸥、盟。
10.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跬、至、诵、窈窕、钉、磷磷、庾。
11.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潦倒新停浊酒杯 往往取酒还独倾 一尊还酹江月 大风扬积雪击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跬、至、潦、浊、倾、尊、酹。
12.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犹”“残”“予”“渺”“兮”。
13.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蜉蝣、渺、粟、衰、凝、作。
14.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无以至今日 无以终余年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如“善”“犹”“仰”等。
15.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陵”“绡”“尝”“臾”“迷”“托”。
16.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犹”“惩”“固”“虚诞”“彭殇”“妄作”“巷”。
17.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暴霜露 斩荆棘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指”“迩”“暴”“荆棘”“衿”“悠”。
18. 六王毕 四海一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饶”“致”“底”“愤”“作”。
19.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锱铢。
20. 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示例二: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王国维《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
示例三: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白居易《江上送客》)
示例四: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荠、逸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