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唱歌
《猛听得金鼓响》教学设计
课题 《猛听得金鼓响》 单元 4 学科 音乐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该剧讲述了穆桂英因宋君刻薄寡恩,不愿出征。余太君劝其以御外侮为重,穆桂英重披战甲,率军出征的故事。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到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猛听得金鼓响》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第一句“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是从板上起唱的,第二句“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是过板起唱的。这个唱段适合独唱。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能有韵味的演唱《猛听得金鼓响》,能创编锣鼓经并使用打击乐器演奏出节奏为唱腔创作一个出场的音乐片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3、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艺术表现: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创意实践: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文化理解:走进国粹京剧,了解基本知识,增进对京剧艺术的热情之情。
重点 有韵味的表演和演唱《猛听得金鼓响》。
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它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它发端于“四大徽班”进京,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京剧基础知识。 同学们知道被称为中国国粹的是什么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京剧的行当:(1)“行当”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简称“行” 。(2)行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角色形象的分类,二是表演技能的分类。(3)生、净、丑(也有女性)指男性人物,旦指女性人物 。生:老生,指上了年纪的人,其中有老人,也有中年和壮年;小生,扮演青少年男性,人物形象基调是清秀英俊,儒雅倜傥。旦: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净:净,俗称“花脸”,男性。化妆极为夸张,发音方法比生行浑厚,高亮,动作造型刚劲有力,抑扬顿挫。丑: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文丑以做工为主,武丑以武打为主 。2、京剧的乐器(1)京胡:拉弦乐器。属胡琴的一种,主要用于京剧伴奏。(2)二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3)月琴:弹弦乐器。音箱呈满圆形,琴颈短小。(4)鼓板:鼓板为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的组合,为戏曲乐队的指挥乐器。3、京剧的四大功夫:唱(唱腔)、念(念白)、做(表演技巧)、打(武打动作)。4、京剧的唱腔:西皮唱腔:一般较为明快高亢、刚劲挺拔。二黄唱腔:一般较为沉郁缠绵、稳健浑厚。 学生了解京剧的行当。你知道什么是京剧的“行当”吗?学生听老师讲解“行当”的含义。你能说说四大行当哪个行当是男性人物,哪些是女性人物吗?生行当分为老生和小生,还有武生。你试着说一说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你知道这些名称的旦角都表现的什么样的女性形象吗?净角从外观我们就能分辨出,你知道这个角色表现的人物特点吗?丑角表现的人物特点是怎样的?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你知道这些乐器的结构特点和音色特点吗?你知道京剧的四大功夫都指的是什么吗?你知道京剧的唱腔分为几种吗?唱腔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了解京剧的行当相关知识,知道什么是行当,行当的分类,各行当代表的人物是怎样的。能够通过人物的装扮、唱腔、表演动作等信息区分四大行当的类别。积累京剧行当相关知识。通过此环节,使学生能够认识京剧的乐器,知道这些乐器的名称和音色特点。积累我国民族乐器相关知识。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京剧的四大功夫。积累京剧唱腔名称和特点相关知识。
新知讲解《猛听得金鼓响》 选段介绍: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讲的是:余太君辞朝后,不问朝政......欣赏选段: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思考梅派唱腔特点:音色圆润明亮、位置比较靠前、尾音呈抛物线甩音复听选段:教师播放选段音频并讲解——西皮唱腔此唱段的唱腔属于西皮中的流水板式,简单来说流水板式跟拍的形式很像,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有板无眼,速度稍快。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吊嗓开声模唱《猛听得金鼓响》。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原唱音频唱一唱此选段并讲解:穆桂英正准备改换戎装,耳边听得擂鼓之声,立刻想起当年奋勇杀敌的情形。这一唱段有豪气冲天之势,充分表现了穆桂英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教师播放伴奏音频指导学生跟伴奏唱选段并讲解:表现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军豪气冲天之势的一句是:我一剑能挡百万兵。唱这一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学生听老师对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故事情节介绍。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梅派唱腔特点?学生再次欣赏此选段并回答:唱段使用了何种唱腔?学生跟随音频做节拍练习。吊嗓开声,逐句演唱《猛听得金鼓响》。学生跟着原唱音频唱一唱此选段并回答:这个唱段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6、学生跟着伴奏音频完整的演唱些唱段并回答:整段唱词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军豪气冲天之势 了解故事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学生根据刚才学习的京剧的唱腔来分辨,检验学生对京剧唱腔的掌握情况。试着模仿感受京剧的唱腔。根据故事情节表现的情绪特点,跟着原唱唱来体会京剧的唱腔。6、用合理的情绪来表演这个唱段,检验演唱成果。
课堂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并分发乐器给选段伴奏。 用这段节奏创作表演《猛听得金鼓响》出场,用下面三种乐器演奏这段节奏。 把课堂推向高潮。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不仅欣赏了名家的演唱,还学唱了一个传唱度非常高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由衷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京剧、热爱京剧,共同把中国古老而绚丽的文化传承下去。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