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17:59:1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鲁甸期末)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 B.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完全一样
C.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2021七上·营口期末)下图为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
通过图,我们可以直观的认识到(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表面21%是陆地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天圆地方
3.(2021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海边观察从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说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下降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2021年4月,我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从天宫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圆柱体 B.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地方
5.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本初子午线
(2021七上·玉林期末)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下图示意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不规则球体 C.扁球体 D.椭球体
7.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8.(2021七上·岳池期中)假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  )
A.20小时 B.40小时 C.200小时 D.400小时
9.(2021七上·茂名期中)图中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水的行星
10.(2021七上·普宁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在天空西方落下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 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太阳、月亮的形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21七上·铁西期中)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C.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图片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12.(2021七上·平原月考)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综合题
13.(2017七上·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材料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环球航行线路如下图。
材料三:经过科学的测量,地球并不是正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 ,极半径为6 357千米。
(1)根据材料一,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样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地球是一个球体吗?我们应学习航海家麦哲伦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二、三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
(4)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说明大地不是平面,而是球体,请你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规则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和B叙述错误;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故选D。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正确,不能反映地球的运动,A错误;无法得出陆地的面积多大,B错误;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地球形状的错误认识,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A正确。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海平面下降无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答案】4.B
5.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4.由图可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不是圆柱体,也不是正方体,“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对地球的不正确认识,故答案为:B。
5.从天宫看地球,能看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天空中的白云,不能看到经纬网,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是不存在的,是人为地设置上去的,因此看不到本初子午线。故答案为:D。
【答案】6.B
7.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6.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故选B。
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古代有盖天说(天圆地方)的说法③;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②;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为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①;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③②①,C正确、ABD错。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假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40000÷100=400小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9.【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图中实验显示,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这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0.【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519- 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在天空西方落下只能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月亮的形状都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图片。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直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只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和地球形状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2.【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3.【答案】(1)天圆地方。
(2)是的;不畏艰难险阻的探险精神。
(3)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4)①入港的船,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恰好与此相反;
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登高望远。(可以是其他答案,举两个例子即可)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⑴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如图),于是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⑵根据材料二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要树立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⑶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是使人一看就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⑷①入港的船,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恰好与此相反;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登高望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形状的探知过程。
(1)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而质朴的观念来解释的。实践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
(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3)赤道略鼓(赤道半径6378km)两极稍扁(极半径6357km)
(4)地球形状的其他证据:从归航的轮船看陆地的小山.用傅科摆证明.
用月食现象证明.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方北极星的高度不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鲁甸期末)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 B.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完全一样
C.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 D.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规则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A和B叙述错误;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4万千米,C叙述错误,D叙述正确。故选D。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2.(2021七上·营口期末)下图为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
通过图,我们可以直观的认识到(  )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地球表面21%是陆地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天圆地方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C正确,不能反映地球的运动,A错误;无法得出陆地的面积多大,B错误;天圆地方是古人对地球形状的错误认识,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3.(2021七上·汽开区期末)在海边观察从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到船身,该现象说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海平面下降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A正确。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和海平面下降无关,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2021七上·牡丹江期末) 2021年4月,我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从天宫看太空,可以欣赏不一样的星空和地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天宫看到的地球形状是(  )
A.圆柱体 B.球体 C.正方体 D.天圆地方
5.下列地理事物无法从天宫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本初子午线
【答案】4.B
5.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4.由图可知,从天宫空间站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球体,不是圆柱体,也不是正方体,“天圆地方”是古代人们对地球的不正确认识,故答案为:B。
5.从天宫看地球,能看到地球上的海洋、陆地、天空中的白云,不能看到经纬网,地球表面的经纬网实际是不存在的,是人为地设置上去的,因此看不到本初子午线。故答案为:D。
(2021七上·玉林期末)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下图示意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  )
A.正球体 B.不规则球体 C.扁球体 D.椭球体
7.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认识过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6.B
7.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6.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正确、ACD错。故选B。
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古代有盖天说(天圆地方)的说法③;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②;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为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①;按时间先后排序为③②①,C正确、ABD错。故选C。
8.(2021七上·岳池期中)假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  )
A.20小时 B.40小时 C.200小时 D.400小时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假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沿赤道行驶一圈,大约需要40000÷100=400小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9.(2021七上·茂名期中)图中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  )
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局
D.地球是水的行星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 图中实验显示,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这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0.(2021七上·普宁期中)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在天空西方落下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 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太阳、月亮的形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519- 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在天空西方落下只能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月亮的形状都不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的形状。
11.(2021七上·铁西期中)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C.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图片
D.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图片。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直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只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和地球形状无关。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在科学不很发达的情况下,有“天圆地方”的说法,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通过观察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2.(2021七上·平原月考)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反映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二、综合题
13.(2017七上·钦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材料二: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环球航行线路如下图。
材料三:经过科学的测量,地球并不是正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 ,极半径为6 357千米。
(1)根据材料一,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样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地球是一个球体吗?我们应学习航海家麦哲伦什么精神?
(3)根据材料二、三描述一下地球的形状。
(4)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自然现象都可以说明大地不是平面,而是球体,请你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答案】(1)天圆地方。
(2)是的;不畏艰难险阻的探险精神。
(3)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4)①入港的船,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恰好与此相反;
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登高望远。(可以是其他答案,举两个例子即可)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⑴古代的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作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如图),于是有“天圆地方”的说法。
⑵根据材料二可知: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要树立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⑶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形形状。现在,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是使人一看就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⑷①入港的船,先望见桅杆,后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恰好与此相反;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登高望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地球形状的探知过程。
(1)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而质朴的观念来解释的。实践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
(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不仅开辟了新航线,还通过他的探险船队进行的探险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个圆球。
(3)赤道略鼓(赤道半径6378km)两极稍扁(极半径6357km)
(4)地球形状的其他证据:从归航的轮船看陆地的小山.用傅科摆证明.
用月食现象证明.北半球不同纬度的地方北极星的高度不同.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