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3.2 海陆变迁 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3.2 海陆变迁 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09 17:55:2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3.2 海陆变迁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鲁甸期末)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平洋的面积在逐渐缩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震和火山运动的结果 B.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C.海平面升降的结果 D.人类活动的结果
(2021七上·济宁期末)大千世界皆地理,分析下列地理实例,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海平面上升导致海陆变迁
B.乙图反映了地壳变动导致海陆变迁
C.丙图反映了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D.甲、乙、丙海陆变迁都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3.图甲中,板块A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4.(2021七上·营口期末)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2021七上·顺城期末)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  )
A.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地区
C.大陆内部地区 D.大洲交界地区
6.(2021七上·顺城期末)下列地理现象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气候变暖 B.潮起潮落
C.修建跨海大桥 D.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7.(2021七上·顺城期末)读下图荷兰的围海大坝,此图反映了(  )
A.地壳变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B.海平面下降导致的海陆变迁
C.不能反映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2021七上·长春期末)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有人说几千万年以后B所在海域会成为新的大洋,原因可能是(  )
A.板块间发生碰撞 B.板块间发生张裂
C.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D.当地降水量增加
9.A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D.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0.(2021七上·依安期末)成语“沧海桑田”说明了(  )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B.陆地和海洋是永恒不变的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大海可变成农田
(2021七上·汝南期末)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下图是“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12.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还需警防(  )
A.洪涝 B.海啸 C.旱灾 D.火灾
13.(2021七上·朝阳期末)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
A.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多火山地震国家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C.位于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D.这里岛国众多
14.(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在广西发现石燕(一种海洋生物)化石
B.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植物
C.南极大陆地下有煤
D.咸海湖的面积在收缩
15.(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现象因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是(  )
①地中海不断缩小②红海不断扩张③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④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
16.(2021七上·集贤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
(2)图中“←→”表示两个板块发生   ,常常形成海洋或裂谷;“→←”表示两个板块发生   ,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预测A处的海洋面积将会变   (填“大”“小”)。
(3)我国位于B   板块、C   板块和D   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17.(2021七上·依安期末)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A   B   C   D   E   F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中国位于   。(填字母)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是   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①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发生碰撞(填板块的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太平洋被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所包围,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在逐渐缩小,B正确;地震和火山运动、海平面升降不会造成太平洋面积缩小,人类活动对太平洋面积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答案】2.C
3.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2)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读图可知,甲图反映的是地壳运动导致的海陆变迁,乙图反映的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陆变迁,丙图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故选C。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甲中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A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图中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包括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A
【点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由太平洋板块与周期其他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主要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6.【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中海在不断缩小,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A、B、C选项叙述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7.【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导致,其次人类活动也可以导致海陆变迁,如图所示的荷兰拦海大坝就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答案】8.B
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8.图中B是位于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红海,因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几千万年以后会形成新的海洋,与其余三项叙述无关,故答案为:B。
9.读图可知,A地中海处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无关。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海洋在地壳运动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陆地也有可能变成海洋,这说明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沧海桑田”说明了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与其余三项叙述无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答案】11.A
1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1.结合图示来看,大洋洲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地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无关。故答案为:A。
12.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伴随其它灾害,因为新西兰是岛国,四面环海,此次新西兰的地震可能引发海啸灾害,地震一般不会引起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海边发生地震不用担心火灾,故答案为:B。
13.【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构造运动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多火山、地震也是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A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错误;板块内部构造运动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故B错误;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带为多个板块交界处,故C正确;岛国的多少不是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原因,故D错误。综上,答案选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4.【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以上四个例子中,“在广西发现石燕(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海面,便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故A正确。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植物是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故B错误。南极大陆地下有煤是大陆漂移的证据,故C错误。咸海湖的面积缩小是人类活动导致注入咸海的水越来越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15.【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①正确;红海面积扩大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②错误;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③正确;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的,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6.【答案】(1)稳定;活跃
(2)张裂;碰撞;小
(3)亚欧;印度洋;太平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图中“←→”表示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海洋或裂谷;“→←”表示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预测A处的海洋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将会变小。
(3)我国位于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D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7.【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D;A
(3)环太平洋
(4)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即D,中国位于亚欧板块,即A。
(3)图中显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是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这是因为这两大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①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据图分析可知,它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3.2 海陆变迁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鲁甸期末)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太平洋的面积在逐渐缩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地震和火山运动的结果 B.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C.海平面升降的结果 D.人类活动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组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太平洋被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所包围,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在逐渐缩小,B正确;地震和火山运动、海平面升降不会造成太平洋面积缩小,人类活动对太平洋面积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21七上·济宁期末)大千世界皆地理,分析下列地理实例,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反映了海平面上升导致海陆变迁
B.乙图反映了地壳变动导致海陆变迁
C.丙图反映了人类活动导致海陆变迁
D.甲、乙、丙海陆变迁都是地壳运动引起的
3.图甲中,板块A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答案】2.C
3.B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2)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读图可知,甲图反映的是地壳运动导致的海陆变迁,乙图反映的是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陆变迁,丙图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故选C。
3.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甲中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A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B。
4.(2021七上·营口期末)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答案】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图中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B。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2021七上·顺城期末)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  )
A.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地区
C.大陆内部地区 D.大洲交界地区
【答案】A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包括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A
【点评】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由太平洋板块与周期其他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主要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
6.(2021七上·顺城期末)下列地理现象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气候变暖 B.潮起潮落
C.修建跨海大桥 D.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中海在不断缩小,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A、B、C选项叙述现象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7.(2021七上·顺城期末)读下图荷兰的围海大坝,此图反映了(  )
A.地壳变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B.海平面下降导致的海陆变迁
C.不能反映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主要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导致,其次人类活动也可以导致海陆变迁,如图所示的荷兰拦海大坝就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海陆变迁。
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2021七上·长春期末)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有人说几千万年以后B所在海域会成为新的大洋,原因可能是(  )
A.板块间发生碰撞 B.板块间发生张裂
C.极地地区冰川融化 D.当地降水量增加
9.A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D.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8.B
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8.图中B是位于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红海,因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几千万年以后会形成新的海洋,与其余三项叙述无关,故答案为:B。
9.读图可知,A地中海处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无关。故答案为:D。
10.(2021七上·依安期末)成语“沧海桑田”说明了(  )
A.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B.陆地和海洋是永恒不变的
C.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D.大海可变成农田
【答案】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海洋在地壳运动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陆地也有可能变成海洋,这说明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沧海桑田”说明了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与其余三项叙述无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2021七上·汝南期末) 2021年3月5日,新西兰北岛以北海域连续发生3次7级以上地震。下图是“新西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新西兰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震频发,这两大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12.新西兰周边海域发生地震时,还需警防(  )
A.洪涝 B.海啸 C.旱灾 D.火灾
【答案】11.A
1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1.结合图示来看,大洋洲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地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灾害,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无关。故答案为:A。
12.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伴随其它灾害,因为新西兰是岛国,四面环海,此次新西兰的地震可能引发海啸灾害,地震一般不会引起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海边发生地震不用担心火灾,故答案为:B。
13.(2021七上·朝阳期末)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
A.有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多火山地震国家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C.位于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
D.这里岛国众多
【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构造运动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多火山、地震也是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A项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错误;板块内部构造运动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地震,故B错误;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带为多个板块交界处,故C正确;岛国的多少不是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原因,故D错误。综上,答案选C。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4.(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在广西发现石燕(一种海洋生物)化石
B.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植物
C.南极大陆地下有煤
D.咸海湖的面积在收缩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迁的,以上四个例子中,“在广西发现石燕(一种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海面,便形成了陆地,是海陆变迁的证据,故A正确。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植物是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故B错误。南极大陆地下有煤是大陆漂移的证据,故C错误。咸海湖的面积缩小是人类活动导致注入咸海的水越来越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海陆变迁就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为海洋,即我们所说的沧海桑田。海陆变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壳的变动,如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类化石;二是海平面的升降,如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三是人类活动主要是填海造陆,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15.(2021七上·凤山期末)下列现象因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是(  )
①地中海不断缩小②红海不断扩张③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④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①正确;红海面积扩大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②错误;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③正确;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挤压形成的,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二、综合题
16.(2021七上·集贤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多火山、地震。
(2)图中“←→”表示两个板块发生   ,常常形成海洋或裂谷;“→←”表示两个板块发生   ,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预测A处的海洋面积将会变   (填“大”“小”)。
(3)我国位于B   板块、C   板块和D   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答案】(1)稳定;活跃
(2)张裂;碰撞;小
(3)亚欧;印度洋;太平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图中“←→”表示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海洋或裂谷;“→←”表示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预测A处的海洋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面积将会变小。
(3)我国位于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D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7.(2021七上·依安期末)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的名称:A   B   C   D   E   F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中国位于   。(填字母)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是   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4)①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发生碰撞(填板块的名称)。
【答案】(1)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D;A
(3)环太平洋
(4)印度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即D,中国位于亚欧板块,即A。
(3)图中显示,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是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这是因为这两大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①处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据图分析可知,它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