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0 17: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包括海陆分布及其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等三部分内容。
海陆分布及其特点:教材从文字和图片两方面说明了它,使学生一目了然地认识到把地球说成“水球”的依据。当然因人类自古以来居住在陆地上,故将人类的家园说成是“地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七大洲:湘教版本的教材没有从大陆等基本概念来讲,所以老师这边有必要先给学生简单介绍大陆,大洲,岛屿的区别,然后在用一张世界地图来引出七个大洲的名称、位置、面积大小和重要的分界线。教材通过东西半球等一系列图使学生认识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洲际分界线和七大洲的轮廓。
四大洋:教材首先说明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大洋和海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它们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水深等的差别。然后介绍四大洋的位置及基本概况,同时通过图表说明四大洋的面积。最后介绍海峡及其作用。
2、本节课的结构为: 海陆比例
1.海陆分布及其特点:
海陆分布
大洲、大陆、岛屿的概念
世界的海陆分布: 2.七大洲: 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洲际分界线
洋、海、海峡的概念
3.四大洋 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3、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上节课《认识地球》的延续,也能承上启下地联系下节课《世界的地形》知识,起到桥梁作用,是学习地理的最基础的知识。
4、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②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②培养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论证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5、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具体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用经纬线来确定)。
6、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七大洲分布的拼图课件,人手一个小地球仪,一张白纸,铅笔。
教师:制作课件;教学用地球仪若干个。
二、说教法
1、全班在四大组的基础上各分两小组成为八小组,各组竞争,并以它为主,多法配合(适当用到小组竞争和个人竞争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营造学习气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而本节课识记的内容较多,有难度的较少,故以个人主动学习和小组竞争更为恰当,让学生在好奇心中学习,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产生长久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但单纯以它是不够的,还必须靠启发式等多法配合。
2、图表教学:通过对各种图表的了解、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本节课的课件也分别以世界海陆分布图为背景,目的是加快学生在脑中形成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的空间观念。
3,课件互动教学:充分利用课件中的教学互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好动、好胜的特点,本课以做课本的活动题和完成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活动环节的形式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学生在做活动的同时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通过查找、搜寻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论证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四、教学过程:
〖老师〗上课前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同学门拿出自己的地球仪,然后把地球仪轻轻的向上抛出,然后用手接住它,看看你的大拇指是落在地球仪的海洋上还是陆地上,共抛十次,把你的结果统计出来。
(投影)水球?地球?图片
师:(引导设问)那么我们把这座星球称为水球好吗?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
生:(探究交流)还是叫做地球好,因为人们住在陆地上。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对海陆面积的大小有了更深的了解。)
情景:(投影)海陆分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各集中分布在哪个半球?
生: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南半球,因此,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师:“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不过具体的百分比是71%的海洋,29%的陆地。
问题一:关于七大洲
[环节一: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一:(投影)陆地照片
情景对话:
师:对于人类来说,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哪个与我们的关系更密切?
生:陆地。
师:陆地被海洋包围,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分别叫做什么?
生:大陆、半岛、岛屿。
师:请大家观察图片,分别概括出什么叫大陆、半岛、和岛屿?
生: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散步在海洋、湖泊的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半岛是大陆伸向海洋的凸起部分。
师:大陆和他周围的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那么谁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几个大洲呢?
生:七大洲。
情景二:(投影)七大洲图片
情景对话:
师:世界上有哪七个大洲呢?
生: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师:一一点击教学课件,出现七个大洲的轮廓图和文字说明,再配以老师的讲解。(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学生来黑板上点击,向同学们介绍)。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面积大小吗?
生: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第二大的是南美洲,第三大的是北美洲,……
师: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来看科学数据。
生:面积最大的是亚洲,第二大是非洲,第三是北美洲,第四是南美洲,第五是南极洲,第六是欧洲,最小的是大洋州。
情景三:(投影)七大洲轮廓图
师:为了方便记忆每个大洲,我们来观察他们的轮廓。老师觉得北美洲的轮廓像一只松鼠,南极洲的轮廓像一只仙鹤,你们觉得呢?
生:亚洲的轮廓像一只螃蟹,北美洲的轮廓像一只袋鼠,……
师:刚才我们对大洲的轮廓做了了解,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各大洲的位置。
(学生们观察图)
师: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点击图片,在座同学说出点击的是哪一个大洲。
(三四名同学到前面考大家)
情景四:(投影)大洲的分界线图
师:有些大洲是相连的,那么他们之间是以哪条山脉、河流或者运河为界呢?
生:(观察图)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师:完成课本30页的活动题。
(讲评30页的活动题并对答案)
问题二:四大洋
情景一:(投影)四大洋图片
师:刚才我们对大洲的位置和分布做了详细的了解,在大洲外这么广阔的区域是什么呢?
生:大洋。
师: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大洋,你们知道哪四大洋吗?
生:太平洋、印度洋……
师:请大家观察图片,我们来比较四大洋的面积。
生: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第二大是印度洋,第三是大西洋,……
师:我们来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
情景二:(投影)四大洋面积图
师:那么大家再重新排列一下。
生: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第二是大西洋,第三是印度洋,最后是印度洋。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四大洋的位置。请几位同学再上前考大家。
(学生认真读图,请三四名同学上前点击图片)
情景三:(投影)你知道如下的事情吗?
师:印第安人是如何到达美洲的?
师:老师坐船到欧洲的德国,要经过哪几个大洋?
生:印第安人经过大西洋到达美洲。
生:老师坐船要经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情景四:(投影)再次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请学生们点击图片,在座同学抢答)
活动题;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到讲台,在多媒体电脑前进行拼图游戏。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做了详细的了解,那么有关于七大洲人文地理的情况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当中会逐步的学习。
板书展示
一、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⒈海洋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占全球面积的29%。
⒉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二、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从大到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洲界线:亚洲和欧洲,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PAGE